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PKC、CRP、PTX3的影响

2020-05-18肖柏成彭守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丹红丁苯脑血管

肖柏成,彭守仙

(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 51808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方法的单一化、用药的局限,使得急性脑梗死不易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在治疗方面具有显著地位。国内外有较多关于丹红注射液单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报道[1-4],但应用丹红注射液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丁苯酞具有缓解血管痉挛等多种作用,在脑血管相关疾病上应用广泛[5-7]。但关于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报道极少。蛋白激酶C(PKC)、C反应蛋白(CRP)和正五聚体蛋白3(PTX3)与脑血管相关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水平变化能够间接反映和评估疾病的预后情况[8-10]。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探究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PKC、CRP、PTX3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确诊;(2)入院前未经任何药物治疗,且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病,认知障碍等患者;(2)妊娠或哺乳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1.23±10.32)岁;病情程度:轻度24例,中度24例,重度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23±10.98)岁;病情程度:轻度23例,中度24例,重度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及病情严重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入组患者均常规对症治疗,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给予患者吸氧,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抗血小板聚集、脑血管扩展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丹红注射液(厂家为石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10 mL/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666Z02802)静脉注射治疗,一次4 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缓慢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丁苯酞注射液(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 mL/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0299),静脉滴注100 mL/次,每日1次,持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2组患者疗效 治疗效果测评准则,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90%;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45%~90%;有效:临床症状得到基本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16%~4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16%。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PKC、CRP、PTX3水平测定 于晨起空腹收集患者用药前后各5 mL时前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测定,PKC、CRP、PTX3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测定。

1.3.3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 ESS评分:包括定向力、语言、意识水平、视野及凝视、面瘫等14个项目,评分0~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差。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患者洗澡、进食等项目,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佳。

1.3.4不良反应 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等。

2 结 果

2.1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2组患者PKC、CRP、PTX3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PKC、CRP、PTX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KC、CRP、PTX3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PKC、CRP、PTX3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同时期相比,aP<0.05;与治疗前相比,bP<0.05。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改善,且观察组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时期相比,aP<0.05;与治疗前相比,bP<0.05。

2.42组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3 讨 论

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采取脑保护、降纤、抗凝栓、对血小板凝聚的抵抗性治疗及溶栓治疗手段。传统的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常常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丁苯酞由于前述的各种优势,在脑血管相关疾病上应用广泛[11-12]。但关于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较少。

本研究采用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提示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有效率比单纯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佳。PKC是一种细胞质酶,在未受刺激的细胞中,PKC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呈非活性构象。一旦有第2信使的存在,PKC将成为膜结合的酶,它能激活位于细胞质的酶类,参与生化反应调控,参与基因表达调控,是一种多功能的酶。有研究表明[13],PKC被激活时,小鼠的基底动脉持续性痉挛收缩,从而表明PKC作为信号传递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RP是在机体组织损伤和出现炎性反应时,升高的蛋白质,其作用主要在于清除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有研究表明,CRP与脑血管相关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14]。PTX3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炎性标志物,其在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或组织损伤等病理情况下呈高表达。国外研究表明,PTX3参与脑血管的损伤,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损伤和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5]。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8.00%);对于PKC、CRP、PTX3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2组患者的PKC、CRP、PTX3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组患者PKC、CRP、PTX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KC、CRP、PTX3水平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结果提示,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KC、CRP、PTX3水平。治疗前,各组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相当,治疗后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与对照组相当(10.00%),2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4 结 论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清PKC、CRP、PTX3水平。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同时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研究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丹红丁苯脑血管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