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铅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2020-05-18

江西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因子

余 静

(江西南大融汇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优化,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入规划完善的工业园区,城郊、城中遗留下来大量可能存潜在环境风险的场地,然而未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或修复的场地,再利用时可能存在健康与生态隐患,场地土层中所含的迁易污染组分对地下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本次调查选择某铅蓄电池企业疑似污染场地为调查对象,依据HJ 25.1—2019中调查原则、内容和程序,初步采样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研究该污染场地不同区域土壤和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以期为该含铅污染场地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地转让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铅蓄电池企业场地概况

该电池企业占地约105亩,2009年建成铅酸蓄电池生产线,主要产品为铅蓄电池,原厂区设有2个化成车间、1个制酸车间、1个正板涂片车间、1个负极涂片车间、4个仓库、1个铅渣暂存库、1个污水处理区、及其他公辅建筑。企业于2013年停产,其后厂区闲置。

图1 厂区平面布置图

2 场地环境污染识别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期间地块内无任何铅酸蓄电池及极板生产设备,停产迹象明显。地表无危险固体废物等铅酸蓄电池及极板生产废料堆放,但化成车间中的化成室内部残留若干白色结晶状颗粒物。

污染场地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通过对该场地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布局、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方式等相关资料分析及场地从业人员访谈,初步确认该场地部分区域土壤存在疑似污染的可能性,主要内源污染途径为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原、辅材料的遗散及三废排放与处理过程所致,外源污染途径为场地南侧橡胶公司污染源通过飘尘等途径横向扩散,对场地内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故选取该地块主要的特征因子为铅、砷、镉及硫酸盐等。

3 采样点布设和样品分析

3.1 采样点布设

调查范围约合105亩(70000m2),其中,生产区面积约为50190平方米,生活区面积约为19810平方米。

⑴土壤采样点布设

根据场地原生产设施布局及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重金属污染的工艺节点分布,并结合导则布点要求,布点网格为40m×40m,确定采样点。场地内共设置采样点位27个,其中生产区内24个,场外空白对照点位3个,生活区随机设置3个土壤采样点。

初步调查监测以表层土壤为重点采样层,设定每个点位采集至少4个土壤样品,设定每个点位0~1m采集2个土壤样品,1~3m采集1个土壤样品,3~5m采集1个土壤样品(不同土壤层交界处及土壤样品颜色有明显变化处必须取1个样)。

⑵地下水采样点布设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在场地内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井(GW1~GW3)。在场地外西南侧、南侧地下水水流向的上游布设2个参照点(GWZ1~GWZ2)。

3.2 现场分析

土壤样品分层采样后立即将样品装入密封的容器,以减少暴露的时间,对采集的土壤样品使用便携式快速测定仪对土壤中重金属铅进行初步检测筛查,采集初步筛查中读数较高的土壤样品,以待送回实验室检测分析。土壤样品取回后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去除杂质,按规范用四分法处理土壤,用研钵研碎过60目标准筛,混匀后检测。

地下水样采集前,先规范建井、洗井,地下水样品的温度、pH值在现场测量获得并记录好。采集后的地下水水样均迅速灌装入专用样品瓶中,放入冷藏箱中保存和转运。

本次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地下水采样、送检样品量汇总情况,详见表1。

表1 现场采样品量、送检样品量基本情况

4 监测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污染因子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导则推荐的标准指数法,

Pi=Ci/Si

(1)

式中:Pi为单项污染指数;

Ci为污染物的实测值,mg/kg;

Si为污染物的标准值,mg/kg。

4.2 土壤污染因子评价标准准

评价标准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4.3 结果分析

⑴地下水监测结果

本次初步调查共采集5个点位的地下水样品(含2个背景点位),采集的有效地下水样品数共5个(含2个背景样品),地下水监测因子有铅、汞、砷、镉、铬(六价)等36项因子,其中检出因子18项,未检出因子18项,检出率为50%。

表2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节选) 单位:mg/kg

场地内地下水与上游对照点检测数据相比较,场地内地下水因子六价铬最大占率为0.22,对照点六价铬的占标率为0.18,无明显差异,疑似污染地块内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II类标准要求,说明该场地内地下水受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小,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⑵土壤监测结果

该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共检测45项,其中重金属6项、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39项。检出因子6项,未检出因子39项,其中重金属检出率为85.71%,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检出率为0。

表3 采样监测结果表(节选重点关注因子铅) 单位mg/kg,pi为无量纲

图2 各区块重金属因子占标率分布况图

图3 铅渣暂存库不同土壤深度重金属因子铅占标率分布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各分区重金属监测因子占标率均小于1,六价铬因子未检出,场地内土壤质量现状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表1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铅渣暂存库的铅占标率明显高于厂区其他区域以及厂外对照点,分析原因,铅渣暂存库是铅渣暂存的地方,日常暂存时铅渣会对其下土壤表面产生污染,但是铅渣一般会及时清理,故只有表层土壤铅占标率较高。

各区域铜、镉、汞占标率较低,各区域砷的占标率较高,但与厂外对照点砷的占标率相差也不大。

5 结论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合疑似污染场地的历史生产资料、生产车间布局,依据相关技术导则、标准和规范,对其布点取样监测与评价,主要结论如下:本次调查属于第二阶段初步取样与污染确认,该场地出让后用地性质由三类工业用地变更为一类工业用地,由采样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评估场地内生产区域受到原生产影响较小,所有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因子没有超过GB36600-2018规定的表1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不需要开展进一步采样和监测即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猜你喜欢

重金属污染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影响因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再生水回灌中DOM对重金属迁移与保留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