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及地表水现状监测

2020-05-18赵李李

江西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则环境质量环境影响

赵李李

(江苏紫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1 前言

环境现状调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主要针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等要素开展环境影响现状监测,并需严格按照现行各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相应要求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为后续的环境影响预测提供真实可靠的本底数据,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并能为“三线一单”的判定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主要针对大气及地表水两个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进行评述,其中地表水现状监测仅评述水污染影响型的项目。

2 大气环境影响现状监测

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将大气评价等级划分一、二、三级评价,根据项目源强及项目特点判定项目的等级,根据等级不同监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三级评价只需列出基准年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给出达标区判定即可;一二级评价除了给出达标区判定,其他因子还需要补充调查数据,数据尽可能在评价范围内搜集近三年的历史监测数据(引用),如搜集不到相应数据则需要补充监测。补充监测仅针对其他污染物。其中基本因子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所列的六项因子(SO2、NOx、PM10、PM2.5、CO、O3),其他因子为除六项基本因子之外的特征污染物。

2.2 补充监测方案的制定

①点位的选择:按照导则要求是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1-2个点,可以在厂址处选择一点,在下风向敏感点选择一个点。最好测两个点,也可以测一个点,如果只测一个点应该选择下风向敏感点,并用图件表示。

②监测因子:根据工程分析初步判定的污染因子中除了六项基本因子外的特征因子,有环境质量标准的均需要选择监测,注意不要漏监测因子。

其中这里的质量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导则附录D中所列因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所列因子。敏感物质有一些自己的监测方法:如二噁英等,也需要进行补充监测。不要忘记还要同时监测监测期间的气象要素(天气状况、气温、气压、风速、风向)。

③监测频次:选择有代表性的7天,导则要求是污染较重季节。

采样时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08版导则二级评价的监测要求,每天的监测时段为02、08、14、20时。其他因子一般监测的是小时值及一次值,标准有日均值的需要监测日均值。具体取样时间按照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一般小时值是每次采样不少于45分钟。

④监测方法:需要监测单位在监测报告中给出,根据监测因子对应的质量标准给出的监测方法或采用其他推荐的方法,环评报告需要在文本中注明。

2.3 结果表达

①达标区判定:需列出基准年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

②针对一级评价还需要进行评价范围内或者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统计及评价,需要统计分析基准年365天的逐日数据。包括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时段及监测结果等内容。样表见表1。

表1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

③补充监测

按照导则附录C.3.进行统计,样表见表2、表3。

表2 其他污染物补充监测点位基本信息

表3 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④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计算

大气一级评价的项目,需要计算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为后续环境影响预测提供背景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相应计算方法如下:

对采用多个长期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同时刻各监测点位的浓度平均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ρ现状(x,y,t)—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x,y)在T时刻环境质量现状浓度,μg/m3;

ρ现状(j,t)第j个监测点位在t时刻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包括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μg/m3;

n—长期监测点位数。

对采用补充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不同评价时段监测低浓度的最大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对于有多个监测点位数据的,先计算相同时刻各监测点位平均值,再取各监测时段平均值中的最大值。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ρ现状(x,y)—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及网格点(x,y)环境质量现状浓度,μg/m3;

ρ监测(j,t)第j个监测点位在t时刻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包括1h平均、8h平均或日平均质量浓度),μg/m3;

n—现状补充监测点位数。

3 地表水环境影响现状监测(水污染影响型)

3.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主要根据废水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对地表水评价等级划分为一、二、三级A、三级B四个评价等级。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该根据不同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时段要求开展,应优先采用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的水环境状况信息,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照不同等级对应的评价时段要求开展现状监测,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一级、二级评价时,应调查受纳水体近3年的水环境质量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

其中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附录C的要求布设原则如下:

(1)水质监测断面布设:应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在拟建排污口上游应布设对照断面(宜在500m以内),根据受纳水域水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设定控制断面。控制断面可结合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水环境控制单元区划情况,直接采用国家级地方确定的水质控制断面。评价范围内不同水质类别区、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水环境敏感区及需要进行水质预测的水域,应布设水质监测断面。

(2)水质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应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的规定执行。

(3)采样频次:每个水期可监测一次,每次同步连续调查取样3~4d,每个水质取样点每天至少取一组水样,在水质变化较大时,每间隔一定时间取样一次。水温观测频次,应每间隔6h观测一次水温,统计计算日平均水温。

3.2 监测方案的制定(针对河流)

(1)断面的选择:

①评等级为三级B的项目,一般在接管污水处理厂排口所在河流上游500m(对照断面)及下游1000(控制断面)处布设监测断面;

②其他评价等级的项目在纳污水体上游500m、下游1000m处、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大概排污口下游2000m处及各水质功能不同的水域设置断面、水环境敏感区、水文变化处等设置监测断面以及预测所需断面。

③项目雨水排口纳污河流排口处布设一个监测断面,作为本底值参考。

(2)监测因子:根据工程分析初步判定的污染因子监测,不要忘记同步监测水文要素:水温、河宽、水深、流速等有关水文要素。

(3)监测频次:按照导则要求的各评价等级的评价时期进行监测,三级B的项目不考虑监测时期。

每个时期可监测一次,每次3~4天。

(4)监测方法:需要监测单位在监测报告中给出,根据监测因子质量标准给出的监测方法或采用其他推荐的方法。环评报告需要在文本中给出。

3.3 结果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监测断面或点位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采用水质指数法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1)一般性水质因子(随着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的指数计算公式:

Sij=Cij/Csj式中:Sij为第I种评价因子在第j断面的单项污染指数;Cij为该评价因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mg/L);Csi为该评价因子相应的评价标准值。

(2)溶解氧(DO)

SDO,j=DOs/DOjDOs≤DOf

式中: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超标;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制,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一;

T—水温,℃。

PH值的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SpH,j——水质参数pH在j点的标准指数;

pHj——j点的pH值;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通过以上方法对项目纳污水体的水功能区水质的达标状况进行评价,给出评价时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结论,明确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超标因子、超标程度,分析超标原因。对于超标河流需要给出区域整治的方案。

4 结论

本文总结了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及地表水两个要素的现状监测技术导则要求、归纳了补充监测方案的制定方法及现状监测的结果表达方法,为环评工作现状监测提供一定的帮助。环境影响现状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调查方法对环评结论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导则环境质量环境影响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