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经济薄弱地区中老年人群肥胖情况调查

2020-05-18任蒋磊王振平何秋惠董佳怡苏益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脂率丰县肥胖率

任蒋磊,王振平,边 塞,何秋惠,董佳怡,汪 瑾,陆 慧,沈 冲,苏益民,周 明

·营养健康促进·

徐州经济薄弱地区中老年人群肥胖情况调查

任蒋磊1,王振平2,边 塞1,何秋惠1,董佳怡1,汪 瑾1,陆 慧1,沈 冲1,苏益民1,周 明1

1.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211166;2.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州,221700。

了解徐州丰县经济薄弱村中老年人肥胖情况。选取丰县12个村的中老年人,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生物电阻抗法测体脂率。本次研究共纳入406人。以BMI为标准判断,丰县中老年人超重率为41.4%,肥胖率为19.7%;以腰围作为中心性肥胖的判断标准,丰县中老年人有18.2%的人为中心型肥胖前期,有62.1%的人为中心型肥胖;以体脂率作为判断标准,丰县中老年人有43.3%人为肥胖。丰县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肥胖。

经济薄弱;中老年人;肥胖

肥胖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肥胖和超重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人群的肥胖率和超重率也显著增加,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肥胖和超重以及与此有关的慢性病不仅降低了经济薄弱地区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经济薄弱地区中老年人的生活经济负担,使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概率大大升高。迄今为止,关于肥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缺乏在经济薄弱地区的研究[3]。因此,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19年7月对徐州丰县经济薄弱地区中老年人肥胖情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丰县中南部的7个镇、12个村进行调查。共有445人完成问卷调查。经排除信息缺失与年龄不符合标准的39人,最终纳入406人用于统计分析。

1.2 调查方法

对每个参与者分别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特征学和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等;体格检查主要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脂率和腰围。

1.2.1 身高、体重测量

身高测量:被测量者赤脚,直立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立柱。移动水平板测量出身高,测量值精确到0.1cm。体重测量:脱去外衣鞋帽,空腹站立于经过校准的体重计上,测量值精确到0.1kg。

1.2.2 腰围、体脂率测量

腰围测量: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测量值精确到0.1 cm。体脂率测量:被测者双脚分开,身体站直,手臂伸直,双手紧握体脂计握手,中指放在把手凹槽处,拇指放在把手上方,输入被测者基本信息后,等待体脂计出结果。体脂计选用欧姆龙HBF306。

1.3 判别标准

1.3.1 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

体质指数(BMI)<18.5Kg/m2为低体重;18.5Kg/m2≤BMI<24Kg/m2为正常体重;24Kg/m2≤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4]。

1.3.2 体脂率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体脂率≥25%,女性体脂率≥35%判定为肥胖[5]。

1.3.3 腰围标准

按照《成人体重判定》(WS/T428-2013)的标准:男性腰围在85cm以下为正常,85~90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90cm以上为中心型肥胖;女性正常腰围在80cm以下,80~85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85cm以上为中心型肥胖[6]。

1.4 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调研人员均通过统一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问卷调查方案和数据采集方法均经过论证和预调查;各测量仪器均经过提前校正,并经过统一操作流程进行测量;调查员对每日问卷进行审查。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人群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7个镇有效问卷406份,其中男性128名(31.5%),女性278名(68.5%)。人群平均年龄为(67.4±8.9)岁,男性(69.5±8.3)岁,女性(66.5±9.1)岁。见表1。

表1 人群研究基本情况 [n(%)]

2.2 人群超重、肥胖情况

以BMI为标准计算人群的超重肥胖率,那么男女之间的超重肥胖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体重处于超重状态的人群占比最多,男性受访者占43.8%,女性受访者占40.3%。随年龄增高,超重肥胖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超重肥胖情况 [n(%)]

2.3 中心型肥胖情况

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且年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60~75岁这个年龄段中心型肥胖的人数占比较多。见表3。

2.4 人群体脂率情况

以体脂率作为判断胖的标准,男性肥胖率显著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被调查者有体脂率过高型肥胖率明显上升。见表4。

表3 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中心型肥胖情况 [n(%)]

表4 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体脂率过高肥胖情况 [n(%)]

3 讨论

近年来,中国成人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等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中心型肥胖增长快于全身性肥胖,经济薄弱地区居民的各型肥胖增长速度均快于发达地区居民[7]。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控制协作组织(NCD-Risc)的最新研究也指出这一点:在全球平均BMI增长的人口中,中低收入的地区的居民超过半数[8]。过去我们的研究一直专注于城市人口的肥胖问题,然而,目前经济薄弱地区的肥胖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调查徐州丰县经济薄弱村中老年人口的超重肥胖情况,可为当地肥胖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以BMI作为标准判断肥胖,丰县中老年人的超重肥胖率为61%。根据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体重问题现状》公布的数据,我国成人的超重肥胖率为42%(以BMI范围为标准),丰县中老年人的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

中心型肥胖指过多的脂肪堆积在皮下和内脏。研究表明,腹部脂肪的蓄积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时,相比于BMI,腰围是一个更加敏感的指标[9]。宋孟娜等[10]发现全国28省市的中老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升高,2015年已经达到63%,而在本文的调查中,丰县中老年人的中心性肥胖的人口占据62%,丰县的中老年人的腹部肥胖率也较高。以BMI为判断超重肥胖依据时,丰县中老年人肥胖人口只占调查人数的19.7%。由此说明,即使BMI值处在正常范围之内,仍然有发生中心性肥胖的风险。

体脂率是体成分中最容易变化的指标,研究表明体脂率的多少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在大面积普查中,往往运用BMI来判断超重、肥胖情况,但是BMI是通过计算单位身高内体重大小来推断超重与肥胖,其不涉及个体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用BMI来评估肥胖情况近年来受到质疑[11-12]。一项综合25篇论文的荟萃研究表明,以体脂率(依据WHO的体脂率标准)为参照,BMI评价肥胖症的敏感性很低,特异度较高,漏诊近一半的潜在人群[13]。而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减少,脂肪组织含量增加,间接影响了BMI值[14-15]。即使其BMI处于正常范围内,中老年人仍然有发生体脂率过高型肥胖的可能。在本调查中,以BMI为标准判断的肥胖率只有19.7%,而以体脂率为标准,肥胖率为43.3%。同时,一项在河北省青田的调查中,40~59岁女性体脂率高型肥胖率为34.1%,丰县中老年女性的体脂率高型肥胖率(32.1%)与此类似,但是丰县中老年男性体脂率高型肥胖率(67.9%)远高于女性的肥胖率[16]。

因此,无论是以BMI为标准还是以腰围和体脂率为标准判断超重和肥胖,丰县中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都较高。超重和肥胖的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丰县中老年居民的重要健康问题,应对丰县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营养摄入和体力活动等肥胖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调查并分析原因。逐步引导丰县中老年人群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科学合理膳食、体育活动等多方面入手,控制丰县中老年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提升健康水平。

[1] Flegal K M, Kruszon-Moran D, Carroll M D, et al. Trends in obesity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 to 2014[J]. JAMA, 2016, 315(21):2284.

[2]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 齐士格, 王志会, 李志新, 等. 中国老年人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五种慢性病关系的人群归因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8):919-923.

[4]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3(1):5-10.

[5] Physical status: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 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mmittee[J]. 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 1995, 854:1-45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7] 翟屹. 中国成人肥胖十年变化及对死亡影响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

[8] 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Worldwide trends in body-mass index,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from 1975 to 2016: A pooled analysis of 2416 population-based measurement studies in 128. 9 milli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Lancet, 2017, 390(10113):2627-2642.

[9] 赵连成, 李莹, 彭亚光, 等. 中国成人中心性肥胖腰围身高比值的适宜切点的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3(7):481-485.

[10] 苏健, 向全永, 吕淑荣, 等. 成年人体质指数、腰围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系[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7):696-700.

[11] 张照萍. 杭州市成年人体脂肪率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 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 2014.

[12] Monaco M D, Vallero F, Monaco R. 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steoporosis in 313 older women following a hip fracture[J].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1, 52(1):71-74.

[13] Okorodudu D O, Jumean M F, Montori V M.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body mass index to identify obesity as defined by body adipo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 J Obesity, 2010, 34(5):791-799.

[14] 包金萍, 宇克莉, 李咏兰. 等. 临高人的瘦体质量指数与脂肪质量指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5(2):142-147.

[15] 张志坤, 孙纪新, 张晓慧, 等. 农村女性超重肥胖体质指数与体脂率法评价比较[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3):270-272.

[16] 郑明霞, 郑连斌, 杨茜, 等. 用皮褶厚度、体脂率评价江淮汉族肥胖标准初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3, 33(4):68-72.

Survey on Obesity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Economy Weak Areas in Xuzhou

Ren Jianglei, Wang Zhenping, Bian Sai, He Qiuhui, Dong Jiayi, Wang Jin, Lu Hui, Shen Chong, Su Yimin, Zhou Ming.

To understand the obesity status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weak economy areas of Feng County.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12 villages in Feng County were selected to measure height, weight,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using standard methods, and the body fat rate was measured b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method.A total of 406 people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Judging by BMI, the overweight rate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Feng County was 41.4%, and the obesity rate was 19.7%. Taking waist circumference as the criterion for central obesity, 18.2%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Feng County were pre-obesity, and 62.1% of them were central obesity; taking body fat rate as the criterion, 43.3%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Feng County were obese.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Feng County have higher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they should be guided to establish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ntrol obesity.

Weak economy; Middle-aged and elderly; Obesity

10.16117/j.cnki.31-1974/r.202002007

1.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67);2.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Z2018038);3.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12007Z)。

任蒋磊(1994—),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营养与慢性病预防工作。

周明,mzhou78@163.com。

2020-04-07。

猜你喜欢

体脂率丰县肥胖率
上海市7~8岁儿童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其体脂率的关系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习作点评
不胖不瘦,需要运动锻炼吗?
我国北方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
体脂率下降5%后,你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