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栓塞+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0-05-18张世荣左家顺张洋郑建义卿厚敏张清杨跃月陈玉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转氨酶消融

张世荣,左家顺,张洋,郑建义,卿厚敏,张清,杨跃月,陈玉玲

(临沧市人民医院 介入科,云南 临沧 677000)

0 引言

原发性肝癌为临床多发恶性肿瘤,临床常采用肿瘤或肝切除方法予以治疗,但因肿瘤切除创伤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肝切除,供体有限、所以肝移植还是无法得以全面推广[1]。栓塞加微波消融是一种具有微创性特点的治疗技术,它主要强调的是对局部肿瘤加以治疗,且因其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有效等特点,逐渐已被临床普遍应用起来,给肝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期间,我院收集了36 例肝癌患者,并采用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依照其肿瘤直径大小分成大、小两个肝癌组,大肝癌组中患者总计14例,男性20 例、女性8 例,年龄范围27-71 岁,平均(48.3±3.6)岁;小肝癌组中患者总计有44 例,男性17 例、女性5 例,年龄范围29-73 岁、平均(49.5±3.8)岁。就上述组间资料组成数据差异做分析比较、提示差值不大、有可比性(P>0.05)。

1.2 适应症及禁忌症选择标准

1.2.1 适应症选择标准:①与肝癌诊断标准相符[2];②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8 cm。

1.2.2 禁忌症筛选标准:①严重的心脏、肺、肾脏于脑部疾病和功能障碍者;②肝外转移病例;③伴有严重凝血障碍、出血倾向病例;④存在有严重肝硬化,或是有中等量以上腹水者。

1.3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皆用肿瘤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首先在DSA 导管室,对患者肿瘤进行THP+超液化碘化油乳制剂栓塞;两天后进行微波消融,准备好微波治疗仪、相应调节好治疗频率,选择持续工作的模式,工作功率范围实时可调节。准备好上述工作之后,在CT 室治疗床上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的治疗体位,在CT 引导下,用微波针准确穿刺入瘤体中心,做肿瘤消融处理,消融的范畴主要是以肿瘤组织作为中心、并向四周展开0.5-1.0cm 的范围。充分依照肿瘤所在位置、确定进针点和最大切面,此过程要注意尽可能的避开大血管、胆管、胆囊和胃肠管,把硬质内水冷式天线插在肿瘤的中心位置,结合以肿瘤具体的大小,相应选择60-100W 的功率,工作时间在5-15 分钟。启动微波治疗仪,开始微波消融治疗。若是肿瘤直径在3cm 以上,则要使用两根以上微波针进行消融,两个微波针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8 cm。手术治疗全程注意对患者心电、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术后48 h 复查增强CT,如遗留有未彻底坏死的肿瘤,再次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表1 有关两组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指标的数据差异对比

表1 有关两组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指标的数据差异对比

分组 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U/L) 天冬氨酸转氨酶(U/L) 白蛋白(mg/L) 胆碱酯酶(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大肝癌组 45.2±3.1 63.3±5.2 38.4±2.6 44.8±3.5 35.2±2.4 32.1±1.1 4923.5±54.3 3265.5±24.7小肝癌组 46.1±3.4 56.1±4.3 37.5±2.3 42.3±3.1 35.7±2.5 33.6±1.2 4887.8±52.1 4235.8±30.6 t 0.875 4.773 1.159 2.391 0.645 4.121 2.122 110.34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4 指标评价。①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 天,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及胆碱酯酶变化进行测定,比较数据的变化。②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③随访时间3-12 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进行随访结果记录,若在已消融病灶处、或是周围又发现有2 cm 内新病灶,判定是局部复发;若发生在肝脏等其它处,则判定为是新发病灶[3]。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复发率、新发率和生存率。

1.5 统计学分析。建立数据库,经核查无误后,以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 2 检验。当所得结果P<0.05 时,代表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关两组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指标的数据差异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和胆碱酯酶的数据差异比较上,提示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小肝癌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更低于大肝癌组,白蛋白、胆碱酯酶更高于大肝癌组,这几组指标数据差异之比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表1。

2.2 有关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大肝癌组、小肝癌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之比存在确切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有关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2.3 关于对随访结果的记录。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复发率、新发率的差异比较显示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组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患者生存率(P<0.05),检验差异值极具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充分借助了影像学技术,TACE 术使肝癌血供显著减少。可消除或降低肝癌血流热降效应,同时栓塞后肿瘤组织炎性水肿及PH 值下降使热敏感度增加,从而有利于热传导并扩大了凝固范围,使用微波针于局部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疗效明星提高,该方法存在着创伤小、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的特点。

表3 关于对随访结果的记录[n(%)]

上文治疗当中我们使用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由结果发现该方法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要更佳于大肝癌,经治疗,小肝癌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更低于大肝癌组,白蛋白、胆碱酯酶更高于大肝癌组,而且小肝癌组并发症发生率也要更低于大肝癌组,同时生存率更高[4]。提示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效果要优于大肝癌。因大肝癌的肿瘤直径在5cm以上,因肿瘤体积比较大的原因,所以易于出现消融不彻底的问题,不利于保证治疗效果。而也是由于不能彻底消融的关系,会使肿瘤细胞在受刺激后再次活跃增生,发生短时间内复发、转移。所以从整体效果上来看,治疗效果并不如小肝癌好[5]。

综合以上,在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小肝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大肝癌低,生存率亦较大肝癌高;对大肝癌的治疗应采取多种联合方案、治疗效果也得到提高,所以肝癌栓塞加微波消融治疗该方法存在着创伤小、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转氨酶消融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体外筛选中药胆碱酯酶抑制剂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儿童先天性胆碱酯酶缺乏症1例
转氨酶高与肝炎
消融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China’s Glaciers in Hot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