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学生舞蹈运动损伤现状及成因的研究①

2020-05-17马古兰丹姆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关键词:舞者舞蹈运动

马古兰丹姆(上海体育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 200438)

范艳红(上海舞蹈学校,上海 200336)

高娟敏(上海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上海 200234)

近年来,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舞蹈作品中的技巧动作也呈现出“难”“美”“巧”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舞蹈科学化训练和舞蹈科学研究工作的相对滞后,以至于专业舞者舞蹈运动损伤的几率不断增大,从而妨碍了舞蹈技术技巧水平的发挥。舞蹈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舞者的正常舞蹈训练和舞台表演,甚至还会因身体病痛断送舞者的艺术生涯,从而造成舞者的终身遗憾。本文对中国舞舞者中发生舞蹈运动损伤的现状、特点和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为中国舞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一、舞蹈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

国外在舞蹈科学化训练的意识较强,许多国外的舞蹈专业教师、临床医生以及理疗师等都将研究焦点放在舞蹈运动损伤方面。

Craig L Jacobs,Cesar A.Hincapié 等人对2004—2008 年之间的舞蹈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舞蹈运动损伤的特点、部位、发生因素、预防方法及康复方法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1]。

Nili Steinberg,Itzhak Siev-Ner 等发现,目前芭蕾舞专业女生在膝部、足、踝关节和背部等四个主要部位发生运动损伤,其中最普遍的是膝关节的损伤,根据芭蕾舞者年龄与性别的不同,损伤的部位和类型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2]。Amanda Weiss Kelly 对舞蹈、游泳和跑步三种不相关项目进行对比研究后得出,运动员和舞者的身体素质水平决定其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其中力量素质较差者患损伤的几率会更大[3]。Carla Murgia 对不同舞蹈专业的学生发生损伤的原因进行调查,认为导致舞蹈运动损伤是过度疲劳和神经方面以及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原因[4]。C Silveira Bolling, T Marcio Magalhães Pinheiro 等人从舞者的角度,定性的研究分析后得出,导致舞者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有:课堂训练的时间、舞蹈训练强度和舞蹈训练负荷等。此外,还有心理学要素以及舞者之间的配合及搭档等因素[5]。Selina Shah,David S.Weiss 等对184 名现代舞专业的舞者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82%的舞者曾有过运动损伤并承受损伤病痛的经历。该研究继而提出现代舞专业舞者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等建议[6]。

Bowling,Solomon and Colleagues,Evans and associates,Bronner and coworkers,Alison Deleget 等对舞蹈运动损伤中的大腿部位的损伤进行了研究,得出舞者大腿损伤占总损伤症状的5-16%左右,其中包括股四头肌拉伤、半膜肌、半腱肌的拉伤和股骨的骨折等几种损伤,发生率最为多的是股二头肌的拉伤。[7-11]Nina Martinez,Steven Mandel 等对舞者髋部损伤的神经性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他们认为导致舞者髋部的疼痛是由于神经肌肉系统链的损伤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损伤发生与康复预防的建议[12]。

国内关于舞蹈损伤问题的研究中,赵容芳认为,舞蹈中存在着几大类损伤,其中包括踝关节损伤、髌骨劳损、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肌肉拉伤等,并针对不同的损伤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13]。宋瑞江阐述了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希望舞者对舞蹈运动损伤能引起高度重视[14]。潘滨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舞蹈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舞蹈学生中的舞蹈运动损伤率达8.3%,舞蹈运动损伤中出现组织损伤的情况最为频繁。[15]王伟、代欢等对舞蹈专业师生进行调查,并指出舞蹈运动损伤的几个易发部位及预防措施[16]。兰燕发现,舞蹈动作常常和人体基本解剖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如果要达到舞蹈动作技巧的目标要求时,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损伤。舞者自身动作掌握不当,发力错误也会引发损伤。此外,运动训练负荷过大也是导致舞蹈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17]。沈燕燕认为,导致舞者损伤的原因有舞者技术不规范、力量和身体素质欠缺等因素,并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损伤现象发生的几率会有所降低[18]。刘厦静认为,芭蕾舞者以慢性损伤为主,足部存在严重的形变,在损失部位方面少年芭蕾舞者与成年芭蕾舞者有所不同[19]。徐磊君针对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要古典舞训练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采用正确、规范的舞蹈动作,古典舞教师要合理安排舞蹈训练的内容和负荷。此外,舞蹈教师应树立科学训练的观念[20]。

综合上述研究现状得出:当前针对中国舞运动损伤的研究还较少,但中国舞是我国特色舞蹈,研究中国舞舞者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对我国舞蹈科学化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在借鉴相关舞蹈运动损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国舞专业学生发生损伤的现状、特点和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为中国舞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市舞蹈学校11-18 岁中国舞专业男生和女生共160 名、中国舞专业教师20 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60 份,回收学生问卷共137 份,其中男生40 名,占29.2%;女生97 名,占70.8%。被调查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4.88±1.606,其中最大的为17 岁,最小的为11 岁;被调查学生的年级为3.98±1.088,其中最高为五年级,最低为二年级;被调查学生接受舞蹈训练的平均年限为5.43±1.679,其中最多的为10 年,最低的为1 年。

针对教师和学生问卷的内容、结构和设计合理性,特邀请10 位上海市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教师、北京舞蹈学院教师、中国舞演员以及相关专家进行客观评定。评定结果见表1、2。

表1.教师问卷效度综合评定结果表

表2.学生问卷效度综合评定结果表

为了确保问卷的可信度,本研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将20 份问卷发放给上海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学生并现场回收,20 天后进行第二次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的重测信度为90.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损伤的特点

中国舞专业学生需具备: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古典舞( 身韵、毯子功、敦煌、汉唐、昆舞)、芭蕾基训、舞蹈技术技巧等舞蹈能力,中国舞专业学生舞蹈运动损伤有其独特性。

表3.调查对象损伤发生情况

通过调查,上海舞蹈学校137 名中国舞专业学生中,其中110 名学生曾经发生过舞蹈运动损伤,占总数的80.3%,未发生过舞蹈运动损伤的学生仅为20 人,占27%。由此可见,上海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学生发生舞蹈运动损伤的情况普遍存在的。其中慢性损伤占57.3%比例,有63 位同学发生过运动损伤,47 人发生过急性损伤,占42.7%。110 名学生曾经发生过舞蹈运动损伤的学生中,完全不能继续训练的30 人,占27.3%,可以正常训练的32 人,占29.1%。部分不能继续训练的48 人,占43.6%。可见,达到中等程度运动损伤的占绝大多数,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

此外,在课堂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的为63 位,占总发生率的57.3%;课下自己训练时发生损伤的为31 位,占总发生率的28.2%。在比赛时发生损伤的为16 位,占总发生的14.5%。可见,中国舞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课堂训练中,究其原因是中国舞专业课安排过于集中,训练时间较长和强度较大造成的,因此也提醒专业教师,在追求舞蹈比赛成绩的同时要兼顾舞者的身体健康,要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中国舞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高发季节是秋、冬季,占所有调查数目的61.8%;发生在秋季的损伤为20 名,占总数的18.2%;而发生的春夏两个季节的损伤较少,分别占3.6%和16.4%。以上结果表明,舞蹈损伤多发生在较为寒冷的冬季和秋季,这是由于冬季和秋季上海没有供暖设备,室内温度较低,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活动,因此关节僵硬,肌肉韧带得不到充分的拉伸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图1.受伤部分分布情况

通过对发生过运动损伤的110 名学生调查得知,腰部损伤发生总次数为91 次,占损伤发生次数之首。中国舞的古典舞中身韵、敦煌、汉唐中对柔软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吊腰、串翻身、点步翻身、双腿倒踢紫金冠、跳探海翻身等动作,都对腰部柔软性和腰腹力量要求较高。但是由于训练方法不得当都会造成腰部肌肉拉伤、椎体骨骼炎、脊椎棘突症、第3 腰椎横突综合症、腰间盘脱出或者突出等损失。

踝部损伤发生总次数为77 次,占损伤发生次数的第二位。跟腱的长短和力量大小与下肢动作的爆发力相关,通常优秀的舞者都具有较好的踝关节力量,在舞蹈训练时,由于训练方法不当和踝关节能力的不足,极易在起跳和落地时出现踝关节扭伤和跟腱撕裂等现象。

图2.损伤性质分布情况

占损伤发生次数的第三位的是膝部,损伤发生总次数为73 次。中国舞的毽子后空翻、蛮子(侧空)、垛子大蛮子、前空翻、侧手前空(连续)和连续腾空动作在起跳和落地时不仅会对足部产生压力,同样对膝关节也会产生压力,长期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会使膝盖半月板受到挤压,日久会积劳成疾。

此外,髋部损伤发生总次数为47 次,占损伤发生次数的第四位;足部其他部位损伤发生总次数为44 次,占损伤发生次数的第五位;腿部损伤发生总次数为37 次,占损伤发生次数的第六位;其次依次为肩部、颈部、头面部和背部等。

在中国舞专业学生发生损伤的性质中,肌肉肌腱损伤占90 次,居第一位。其次皮肤擦伤/挫伤占82 次,居第二位。韧带损伤占71 次,居第三位。位居第四位的是关节扭伤占65 次,位居第五位的是骨折或骨裂占25次,位居第六位的是半月板拉伤占18 次。由于中国舞的训练特点,肌肉肌腱损伤次数最多,其受损与中国舞技术动作特点有很大关联性。中国舞中古典舞基训部分采用芭蕾基训的方法,在训练中对腿部和腰部的柔软度,以及髋关节开度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平时在身体柔韧性方面加强训炼,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表4.不同性别舞蹈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情况及因素分析

卡方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舞蹈学生在损伤的发生场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损伤是否发生、损伤病程、损伤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损伤的发生率、发生慢性损伤、损伤的严重程度要高于女性,详见表5。

卡方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舞蹈学生在髋部、肩部、头面部、背部、上肢、臀部部位损伤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部、踝部、膝部、足部、腿部、颈部部位损伤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踝部、膝部、足部、腿部发生损伤的概率高于女性,女生腰部、颈部发生损伤的概率高于男生,详见表6。

卡方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关节扭伤、骨折或骨裂、半月板拉伤等损伤性质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损伤、皮肤擦伤和挫伤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发生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损伤的概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发生皮肤擦伤、挫伤的概率高于男生,详见表7。

表5.不同性别的舞蹈学生损伤发生部位分析

表6.不同性别的舞蹈学生发生损伤性质分析

表7.不同年级的队员损伤发生情况分析

卡方分析显示,不同年级的中国舞学生在损伤的发生、损伤病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级的增高,损伤发生的概率也越高,发生急性损伤的概率也逐步增高,详见表8。

究其原因是随着年级的提高,技术技巧动作难度和舞蹈比赛演出机会的不断增加,对身体能力的要求愈高。

(二)损伤原因分析

造成舞蹈专业学生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技术因素、训练学因素、心理因素、其他因素几个方面。

力量和柔韧素质差是导致中国舞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力量素质是一切运动技能发挥的基础,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名优秀的舞者既要有较好的力量素质还要有一定的柔韧素质。

图3.生理因素原因分布

根据数据结果统计可知,学生中由于旧伤未愈再次导致损伤的数目占59 次,许多学生在发生初次损伤后,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就继续投入训练,这极易导致再次损伤。舞蹈教师也一致认为:在附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自身的身体能力认识不足,再加上胆怯心理,不敢告诉专业课老师受伤情况,坚持伤后训练以致于损伤再次发生,因此,造成对舞者自己身体更大的负面影响。经调查,由于过度疲劳导致的损伤占28 次,处于运动损伤发生的居中因素。这是由于舞蹈专业课程密度和训练强度较大,学生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疲劳恢复造成的。过度的疲劳累积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从而致使运动损伤发生。

表8.损伤原因分析

图4.技术因素导致损伤分布情况

图5.训练因素导致损伤分布

由图4 可知,技术要领掌握不正确、技术不熟练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之一,运用错误的技术或者不熟悉的技术完成舞蹈动作时,极易使学生产生较大心理压力,使肌肉紧张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舞蹈专业学生平时往往忽视热身活动,认为热身活动是浪费正常训练的时间。因此,学生和教师要认真对待热身训练,都应该提高对热身活动的正确认识,重视热身活动。尽量保证热身活动的充分合理。此外,日常训练中,专业课老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会过于强调单侧或者局部部位的训练。因此,舞蹈教师需要自身树立科学化训练理念,尽量在训练中做到局部兼顾整体。放松整理活动是舞蹈训练的最后环节,而通常也是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一部分。由于舞蹈训练结束过后,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课程结束后在疲劳状态下不进行放松,很容易导致肌肉僵硬,从而诱发运动损伤发生。

中国舞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损伤发生关系密切。例如:学生在训练时的注意力不集中、信心不足、胆怯犹豫、过于紧张、情绪不高、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等都是发生运动损伤的心理原因。另外,急于求成也会使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增高。因此,舞蹈教师们应对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发生。

除以上几大方面因素外,舞蹈专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也是引发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场地不平、地板或地毯间有空隙、地板弹性过大或过硬、场地过滑或摩擦力过大、气候变化等原因也会诱发损伤的发生。

图6.心理因素导致损伤分布

图7.其他因素导致的损伤分布

四、预防舞蹈损伤发生的措施

(一)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通过调查可知,学生普遍认为,自身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能力低下,无法满足技术技巧训练的需要是舞蹈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国舞教学中非常重要,尤其是核心区肌肉群可以起到连接和整合上下肢的作用,核心运动能力对中国舞的舞蹈姿势、舞蹈技术技巧发挥具有重要支持作用。此外,在加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需注意肌肉拉伸训练,由于一味的进行力量训练会使肌肉纤维变粗变硬,从而影响舞台形象。

(二)合理安排训练量避免训练过度

中国舞学生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训练,其每周次数、每日次数以及每次教学训练持续的时间,都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大运动量训练会导致中国舞专业学生运动疲劳。因此,要加强舞蹈训练量的合理化安排和科学化实施,避免中国舞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

(三)正确掌握舞蹈动作技术要领

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对正确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不足,是自己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舞蹈教师也普遍认为,这是学生最容易发生损伤的原因之一。因此,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如果在课上没有完全掌握动作技术之前,应在老师的保护下进行训练,以避免单独训练时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进行合理的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舞蹈学生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预热,有效的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使机体在运动中更加协调,也可以使舞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目前,舞蹈教师和学生极其不重视热身活动和课后的放松整理活动。调查中也可见,由于准备活动的不充分和放松活动的不足而导致的损伤不占少数。

(五)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保护意识

良好的医务监督体系是完善舞蹈科学训练的有效保障。尤其对于舞蹈专业教师而言,学生在发生损伤之前,对其进行及时地医护监督和指导是有效的避免其损伤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生的自我医务监督防范知识和意识比任何损伤后的康复都要及时和有效,舞蹈专业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损伤发生后的紧急自救方法,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此外,舞蹈专业学生更应增加对于自我的保护意识,具有预防运动损伤和损伤发生后的治疗和康复意识,只有舞蹈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防范和预防,才能使舞蹈训练更加科学化,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上海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较为普遍,曾经发生过舞蹈运动损伤占总调查对象的达80.3%;学生普遍存在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和对伤后治疗不够重视。

2.上海舞蹈学校中国舞舞蹈专业学生发生损伤的部位主要有:躯干部位(腰部、脊柱部位)、下肢部位(足部、膝部、髋部、腿部)、上肢部位(肩部、颈部、面部)等。男生在踝部、膝部、足部、腿部发生损伤的概率高于女性,女生在腰部、颈部发生损伤的概率高于男生。男生发生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损伤的概率高于女生,女生发生皮肤擦伤、挫伤的概率高于男生。男生损伤的发生率、发生慢性损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均高于女性。上海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高发率时间为秋冬两季,运动损伤病程以慢性为主,急性为辅,符合中国舞运动训练特点。

3.导致损伤的主要因素有:身体能力达不到要求、旧伤未愈、不充足的热身活动、未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训练负荷过大、心理素质差等因素。

(二)建议

针对舞蹈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建议要加强身体能力训练(尤其是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正确技术技巧要领的掌握、遵守科学训练原则、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保护意识等。此外还可以进行跨界康复训练。其中,普拉提是舞蹈运动损伤恢复的良好方式之一,可针对舞蹈专业学生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着重训练,以此来提高某个部位的运动能力,普拉提还能对核心部位特定大、小肌群进行整体强化,弥补核心部位训练的不足,可以有效避免舞蹈运动损伤的发生。

猜你喜欢

舞者舞蹈运动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不正经运动范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