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图书馆藏孤本《志喜堂汪朗山琴谱》述考

2020-05-17宋万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琴曲琴谱古琴

梅 强 宋万鸣

重庆图书馆善本书库藏《志喜堂汪朗山琴谱》(以下简称《志谱》)抄本一部,为目前所见孤本,《重庆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登记为“清抄本”。此书未收录于《琴曲集成》《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等丛书,亦未获琴学研究者之关注,然此书实有一定的音乐文献价值,是可资征引的清代音乐史料,也是颇有价值的清中晚期琴谱抄本实物材料。以下将对其内容、来源、性质、作者及师承、音乐文献价值等问题作一番述考。

一、《志谱》概况

本书题签“志喜堂汪朗山琴谱”,小注“附别抄录系佛楼普和尚宝藏”①实际别册不止普和尚宝藏谱,《风雷引》末注“以下附别抄录”。,书签下方有“听秋声馆”藏印②此印具有浙派风格。清中晚期号“听秋声馆”之人甚多,未知印主人是否为丁绍仪(字杏舲,江苏无锡人,有《听秋声馆词话》)。。三眼装订,封皮缃色,无暗花。套格纸抄录装订,朱丝栏,半叶八行,四周单边。单鱼尾,花口,版心下有“文寶亝”(文宝斋)字样,无页码。

书首有《志喜堂汪朗山原序》,未署年月,不过据此可知本书作者即汪朗山。次为《字母源流》,包括《右手指法》和《左手指法》,指法解析后附一段关于“擘”“托”的考辨文字(详情见下文),落款为“道光庚寅孟秋月录 古琴居士吕会昌识”。次为目录,分为《定弦调弦法》和《琴曲目录》。《定弦调弦法》下小目包括《散音定弦》《实音定弦》《泛音大间定弦》《实音调弦》《泛音小间调弦》《泛音大间调弦》;《琴曲目录》包括《诗意》《南熏意》《古琴吟》《良宵引》《山居吟》《归去来辞》《平沙落雁》《高山》《流水》《释谈章》《风雷引》。其中,《诗意》《南熏意》《古琴吟》之目同行书写,下注“以上三曲乃小谱,诸谱未载,当时名手所作”。《高山》《流水》同行书写,下注“二曲必当合学熟为妙,不可单奏”。实际曲谱与目录并不完全吻合,目录中《诗意》,曲谱中题作“诗吟”;《风雷引》谱后另附《梅花三弄》,为目录中无,应为另外补入。

图1 《志喜堂汪朗山琴谱》封面

图2 《志喜堂汪朗山琴谱》目录

谱中每曲题下有小注、宫调、解题,独《平沙落雁》曲前另抄有《平沙落雁谱序》一文。小注为双行小字,一般是引《史记·乐书》论宫调特征,然后对传谱派别作一简要说明,最后又各依宫调引《五知斋琴谱·鸥鹭忘机》解题“一弦属宫,三六两弦辅助而成宫;二弦属商,四七辅助而成商;三弦角,五七辅之;四弦徵,二五七辅之;五弦羽,二七辅之”③[清]徐祺:《五知斋琴谱》卷二,“鸥鹭忘机”解题,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43页。。论各调辅弦,如《良宵引》题下小注云:“太史公曰,闻角音使人恻恻而爱人。凡三段。中洲兼常熟派。五七弦辅而成角。”解题说明传谱来源、作曲者及曲意,如《诗吟》题下小注云:“此曲古巢向心斋先生谱也。其中指法音节顺逆之妙,学者由此推之。凡有文诸曲,皆不外其纲领矣。”前三小曲解题为双行小字,自《良宵引》起为单行大字。

十二曲中,《良宵引》《山居吟》《平沙落雁》《高山》《流水》《风雷引》《梅花三弄》为无词,《诗吟》(《诗意》)、《南熏意》《古琴吟》《归去来辞》《释谈章》为有词。有词者,词单独占行。曲谱谱字、旁字、旁注齐备,有圈句号。

二、《志谱》内容来源、性质、作者及其师从考

(一)内容来源考

本书原序虽题《志喜堂汪朗山原序》,但前半部分汪朗山述及少时听琴经历,文字全同《德音堂琴谱》汪天荣序:“余少于琴,若不解所为琴者。值鼓者,听之,其声质素如也,泊如也,非所好也,便置之,不复求鼓之其工与拙,听之而已,又安知其声之何如耶。”④[清]汪天荣:《德音堂琴谱》序,见《琴曲集成》第十二册,第461页。又《志谱》序云“昔余游武林,适遇孙韵庭先生,雅擅此技”,此段师从经历也略同《德音堂琴谱》汪天荣序“值晋阳郭子裕斋来游武林,雅擅此技……”,不过师从之人为“孙韵庭”,其所擅之曲为《高山》《流水》《平沙落雁》,似是有意为之(详见下文)。接下来《志谱》序述及辑谱缘由:“及后鹿鹿奔驰,为食指计,未免俗優(按:或为‘擾’之讹),勿遑荆棘在手矣。惟思既得入手,毋荒于心,故从理新弦,再试旧谱,朝夕勤习,钻研精细。而虞弦在御,一弹再鼓,即夜以继日,亦从无厌倦。吾向所抚,熟而茫然。今复得一一记忆,岂不快哉!兹审订数曲,颇得其中玄妙,缀之谱以备后验。”此段文字当是自为之。

《字母源流》中的《右手指法》自“擘”至“伏”24 个指法只录名称,后注“以上数法俱于《五知斋》同,不复缀”,其后自“”至“”13 个指法皆有释义,实际源自《德音堂琴谱》指法释义。《左手指法》自“绰”至“连”的35 个指法只录名称,后注“以上俱于《五知斋》同,不复缀”,其后自“”至“”14个指法皆有释义,亦出《德音堂琴谱》。此部分最后附有一段关于“擘”“托”的考辨文字,全抄自《德音堂琴谱》,后署“道光庚寅孟秋月录古琴居士吕会昌识”,推测吕会昌是本谱抄录者之一,汪朗山原谱当成书于道光庚寅,即道光十年(1830)以前。

目录后之《散音定弦》《实音定弦》《实音调弦》《泛音小间调弦》《泛音大间调弦》(疑漏抄《泛音大间定弦》,目录中有)即所谓“仙翁定弦(调弦)法”。此套定弦调弦法虽早在明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明杨抡《真传正宗琴谱》等谱中就已出现,但详考群书,本书中定弦调弦法体系不同于明代琴书,其直接来源当是清孙汇(字啸壑)⑤《中国音乐书谱志》《中国古籍总目》皆作“孙汇偶”,实是对原书卷首题署“庐江啸壑山人孙汇偶著于虞阳三峰禅室”之误读,“偶”当从下读。详考见郑俊晖:《清代乐书考辨十二则》,《音乐研究》2018年第2期,第76-87页。之《琴论》,此书今辽宁省图书馆藏一抄本,收录于《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四辑)。对校诸种文献,《志谱》调弦定弦法标题全出《琴论》,细节内容也几乎全同,唯“泛音小间调弦”与“泛音大间调弦”顺序作了互调。

正谱第一曲《诗吟》(目录作“诗意”)乃徵音带词小曲,唱词为北宋程颢之《春日偶成》诗。是曲未见于道光以前任何琴书,据曲前解题云“此曲古巢向心斋先生谱也”,可知为新作曲。考光绪间之《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中有《徵音谱诗》一曲,与《诗吟》基本全同,其解题亦云“向心斋老人所定”,可见此曲确与“向心斋老人”有关。对校《志谱》之《诗吟》与《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之《徵音谱诗》,二者各有错讹,校勘互补,如第三句《徵音谱诗》作“”“下九”显讹,而《诗吟》作“下十”则通;同句《徵音谱诗》作“”不讹,而《诗吟》作“上八又下七”无理。类似的二谱之间细微差异计有12处。

第二曲《南熏意》亦为徵音带词小曲,唱词实际是出自明龚经《浙音释字琴谱》、明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明王洪洲及思义父子《三才图会续集》中的《徵意》唱词:“绿槐高柳咽新蝉,南熏调入冰弦。午窗香拭袅沉烟,鹤氅舞翩迁。酒圣诗贤不思凡,风月神仙。续断简残篇,染云烟,香雾满山川。”但曲谱较三者改动较大,首加入泛音段,其后每句也有较大不同,确实如本书目录所云“诸谱未载”。题作《南熏意》,盖因传统《南熏歌》或《南熏操》为徵音曲。当然亦有可能是因唱词“南熏调入冰弦”一句而有此题。

第三曲《古琴吟》乃宫音带词小曲,此曲本事可溯至《重修真传琴谱》《理性元雅》等明代琴书所载之《相思曲》,唱词与二书全同,解题大意也皆云苏东坡夜宿闻女子歌之事。不过,《重修真传琴谱·古琴吟》乃商意曲,《理性元雅·相思曲》为羽意曲,《志谱·古琴吟》谱字与二者迥异。后世题为《古琴吟》之曲,除《志谱》以外最早见清同治间张鹤《琴学入门》,与《志谱》同为宫音曲(《琴学入门·古琴吟》注作“黄钟宫”),但对校二谱,除了主音相同以外,几无相同处,连唱词也稍有不同。因此《志谱·古琴吟》实是另有来源,这是《志谱》中第二支未见于它谱的琴曲。

第四曲《良宵引》角音三段外加“尾声”。此曲以后每曲题下小注皆注明所属琴派,如本曲为“中洲兼常熟派”。本曲解题异于其它琴谱,不过其曲谱当是源自《五知斋琴谱·良宵引》,但做了不少细节上的改动,如第二句“”后《五知斋琴谱·良宵引》作“亍上六二复”,而《志谱·良宵引》作“大犭上六三隹五七复六三”。此类差异有50余处。此外《志谱·良宵引》旁字旁注更为详细,更注重演奏时轻重、疾徐、虚实变化,如首句“”旁注“中音起手”;“其二”下小注“段中凡应合下指宜轻”等,也是其它琴谱未有的。

第五曲《山居吟》题下小注“熟派三段,徵音”,解题基本来自《五知斋琴谱·山居吟》之解题加跋文⑥首句所云“毛仲翁所作”之其它曲目应出自《五知斋琴谱》卷一《历代圣贤名录·毛仲翁》。,不过改正了后者文字上的讹脱,如后者解题“音高而洁,放荡中流之意”,“放”前脱“无”字,《志谱·山居吟》解题正之。谱字亦基本同《五知斋琴谱·山居吟》,但也做了不少细节之修改,如首段首句“”后增旁字“”,三段五句增旁注“前三爰中四車后一爰”等,凡80余处。

第六曲《归去来辞》宫音六段,属“中、浙兼熟派”(见题注)。此曲解题异于诸书,各段标题则同于《新传理性元雅·归去来辞》。《志谱·归去来辞》调式作“宫音”,但与清代以来作“宫音”的《徽言秘旨订·归去来辞》一系谱字差别较大。其来源应是《谢琳太古遗音·归去来辞》一系(虽然这一系琴书此曲多作“商音”)。⑦柯黎、张维:《琴歌〈归去来辞〉流变考略》,《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第194-197页。但《志谱·归去来辞》对这一系作了一些调整,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使每段主音皆落于宫音,与《新传理性元雅》等谱不同;⑧《新传理性元雅·归去来辞》第二段和最后一段的落音都在商音,故符合“商音”。第二,直至尾段都未转到商调,与《真传正宗琴谱》等谱不同。⑨《真传正宗琴谱·归去来辞》等一系列谱子,尾段收韵带有明显商音的色彩(两个三弦散音地位重要,非是作为偏音出现)。这些都是本谱别有发挥的地方。

第七曲《平沙落雁》商角音七段加尾声,属“中、浙兼常熟派”(见题注)。曲前有序,其序完全同于《萧立礼琴说》之《平沙落雁谱序》加跋文,而序后署“孙啸壑先生补叙,汪朗山参订”⑩《萧立礼琴说》之《平沙落雁谱序》署:“时道光元年岁在辛巳桃月八日余客乾阳兰庭刺史姑丈官廨抚斯曲以题之兰陵萧立礼书。”跋文署:“嘉庆十二年小阳月四日书于高沙藏琴轩”,《志谱·平沙落雁谱序》在这里的署名是一个疑点。。本曲亦为“古巢向心斋老人”传谱(见解题)。曲谱也基本同于《萧立礼琴说·平沙落雁》,不过也存在细节差异50 余处,有些地方显示本谱胜于《萧立礼琴说·平沙落雁》,如《萧谱》五段第二句“”弦序四、五颠倒,而《志谱》不误;又如六段小注《萧谱》作“为静境中闹境、闹境中之静境也”,而《志谱》在“闹境中之静境”前多“寔(实)为”二字,文义显胜。此外,《萧谱》旁注作“重”之处,《志谱》多作“車”(轻);在一些地方《志谱》也加入了“爰”(缓)、“省”(少息)、“巠弓”(轻引)这样的旁注,体现了一种演奏风格的差异。

第八曲《高山》宫音八段加尾声,“熟派”“古巢向心斋老人传”(见题注),应出自《五知斋琴谱·高山》。其解题含《五知斋》的解题及跋文,二谱分段、题注、琴曲结构也大抵相同。二谱谱字大小差异90 余处,较明显者为第八段后《志谱·高山》增加一套滚拂。此外就是旁字、旁注方面的细小差异,如《志谱·高山》多将“亍”写作“糹犭”⑪《德音堂琴谱》卷四《字母源流》:“,细猱也。同细吟。”,又如首段首句《志谱·高山》旁注“起手爰作重吅,取坚实之意”,而《五知斋琴谱·高山》仅旁注“爰作”等。但这些差异对主要旋律影响不大。

第九曲《流水》宫音八段加尾声,“清派”(疑为“浙派”之讹)“古巢向心斋老人传”(见题注)。解题与诸谱皆不同,其中“孙韵庭先生于五六段内增添数文,乃得于海宁观潮,审会其机,觉波涛汹涌之声,畅明其旨,深得其神味之音矣”。为本曲来源之关键。此曲加上尾声共十一段,系脱胎于《真传正宗琴谱》及《德音堂琴谱》之《流水》一系,但五六段确实有大段内容为前谱所无,谱中也注明“以下韵庭增”。观察此所增内容,竟是今日流行《流水》之多段滚拂,但其文繁复程度过于《天闻阁琴谱·流水》⑫如《天闻阁琴谱·流水》六段第一个滚拂至后为“从再作”,而《志谱·流水》此句反复三次,每次皆有变化。这类例证不遑多举。,此外也绝无《天闻阁琴谱》之特有指法(如“”等),因袭后者的可能性不大。

以下另为一册,附别录曲谱。第十曲《释谈章》商音二十一段,解题基本出自明杨抡《伯牙心法》,琴曲结构属于《太音希声·释谈章》一系⑬本曲在各时段的发展变化有6个代表版本,分别为《三教同声》本、《太音希声》本、《琴学心声》本、《松风阁琴谱》本、《五知斋琴谱》本、《山西育才馆琴谱》本。见杨春薇:《〈普庵咒〉研究》,《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4期,第88页。,似乎也受到过《新传理性元雅·释谈章》的影响,因为《佛头》唯有在《新传理性元雅·释谈章》和本谱作《佛号》,且《起咒》以后称“第某回”。与各本《释谈章》不同的是,本谱在起头《佛号》下又附小注曰“凡奏此曲,必须扫室焚香,默念……”以下为《净口业真言》《净身业真言》《安土地真言》梵音咒语。

第十一曲《风雷引》商音十段,解题出自《五知斋琴谱·风雷引》,而谱字则全同《德音堂琴谱·风雷引》,无甚特色。

第十二曲《梅花三弄》宫音十二段加尾音,题注“楞伽山人沈凤来原抄谱”,“诸谱未见因而录之”,各段小标题确实异于诸谱。⑭各段标题依次为:《溪山夜月》《竹篱茅舍》《暗香浮动》《嫩寒江店》《月转西楼》《疏影横斜》《青鸟啼魂》《薄瞑凝香》《苍崖铁笛》《梦回枕上》《蕉窗读易》《飘零空谷》。但细查本谱结构(十二段加尾音,泛音在二、四、六段)及各段旋律,其来源应是明胡文焕《文会堂琴谱·梅花三弄》,不过作了一些技巧的简化(如去掉第七、八段开头的滚拂等)。按《文会堂琴谱》为浙派旁支,多收未经刊刻之秘谱,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六册,第2页。与其他浙谱存在一定差异,⑯陈成渤:《南宋浙派古琴传习录》,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页。本谱所云“诸谱未见”恐也是实情。

(二)《志谱》性质考

本书原序无年代信息,唯《字母源流》后署“道光庚寅孟秋月录 古琴居士吕会昌识”,吕会昌或系此书抄者之一,道光庚寅即道光十年(1830),原谱成书当在此之前。不过本书存在两大疑点,令人无法排除其作伪之可能。一是原序中个人经历大段抄袭了《德音堂琴谱》汪天荣序,二是《平沙落雁序》完全因袭《萧立礼琴说·平沙落雁序》而署名却未提及萧氏。

但如果从整体内容来看,其中也有俨然真实的成分。首先,本书琴谱大多非是对前代琴书的简单因袭,其中多有补苴罅漏之处,非托古、炫奇者能为。如《良宵引》《山居吟》《归去来辞》《高山》《流水》等都有一些合理化的改动以及个性化的处理。此外更有他书未见之曲(如《南熏意》)、同名异实之曲(如《古琴吟》),宫调严谨,似非向壁虚造。

因此对于本书的性质有两个判断:一是本书真伪参半,抄者所录部分谱本确有所自,而伪造了原书作者及原序。但汪朗山并非声名显赫,琴史上也并无其名,伪造此人琴谱未知有何可图。是以本文较为倾向第二个判断,即汪朗山确有其人,此书乃汪氏之自用谱,原序前半段乃是因其个人经历同于族人前辈,而对其文字有所借鉴。至于《平沙落雁谱序》则或是因为自用谱未署萧立礼信息,抄者未加详考而补署汪氏参订之名。本书《字母源流》中有59 个基本指法只录名称,注明“俱与《五知斋》同,不复缀”,当略则略,仅作备忘;而谱中旁字、旁注则记写细致,确有序中所谓“以备后验”之用途,这些都体现了本谱作为自用谱的性质。

(三)作者及其师从蠡测

本书原作者汪朗山其人生平未详,从原序中得知其琴学传自“孙韵庭先生”。序中提到孙韵庭善弹《高山》《流水》《平沙》,尤其在《流水》五六段“增添数文”,而谱中《流水》解题亦云此事。《流水》第五段“”以下亦有旁注“以下韵庭增”,正好呼应了这一点,此外本谱便不再出现“孙韵庭”。

谱中《平沙落雁谱序》后署“孙啸壑先生补叙,汪朗山参订”。孙啸壑于史可考,乾嘉时期诗人孙原湘、俞思谦、顾日新等,皆有听啸壑鼓琴之诗文。⑰孙原湘《赠庐江孙山人啸壑》、俞思谦《雪樵骑尉斋中听孙啸壑鼓琴同俞潜山吴余山》、顾日新《听孙啸壑弹琴》《送琴师孙啸壑序》。说明啸壑大抵也是乾嘉时人。《(光绪)嘉定县志》卷二十六:“汇,字啸壑,庐江人,寓邑中,《平沙落雁曲》自诩第一,又补正《流水》曲谱。吴涤山、高逸峰受其指法。”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嘉定县》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475页。又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七《江上秋归图》:“庐江孙山人啸壑汇,工鼓琴……其《平沙落雁》一曲,精诣入微,亦自矜为独绝。”⑲[清]蒋宝龄:《墨林今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36页。可知孙汇(啸壑)确擅《平沙落雁》,且也对《流水》有过补正。《志谱》云及孙啸壑绝非偶然,除了其它史料旁证孙啸壑擅《平沙落雁》、补订《流水》,与汪朗山所师从之“孙韵庭”有明显关联以外,此人与本谱的关系另有两条暗线:其一是书首《定弦调弦法》,无论体例、标题、小注皆同今藏辽宁省图书馆的孙汇《琴论》抄本,尤其关于散定弦的一段议论“定弦以散音定准为上,泛次之,实音又次之。但散音能准,非数十年精于音律者不能也,初学之士当从实音定准,再至(按《琴论》作‘审’)泛音,再审定散音方妙(按《琴论》作‘得’)”几乎全袭自《琴论》;其二是谱中《归去来辞》较之它谱调整较大,似是别有创制。按清人王泽《十三日饮永靓禅林听啸壑山人弹琴》诗末有小注云:“朱见庵极爱《归去来词》,集成五言诗六章,山人谱入琴中。”⑳江晓敏:《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16),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6页。则啸壑山人确有重谱《归去来辞》之事。由此颇疑汪朗山所师承之孙韵庭实即孙啸壑也。

另外,《志谱》之《诗吟》《平沙落雁》《高山》《流水》解题皆云传自“古巢向心斋老人”,“古巢向心斋老人”在琴史上实有其人,然已失姓名,《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之《徵音谱诗》解题云“古巢向心斋老人所定也”,《渔樵问答》解题云“古巢向心斋老人传谱,得自金仰峰家”。按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六“出居巢县南”小注:“古巢国也。按居巢汉属庐江郡,今为无为州,属庐州府。”“古巢”即文献中所记夏、商、西周之巢国,汉置庐江郡,故“古巢”“庐江”实一地也。孙汇(啸壑)乃庐江人,“古巢向心斋老人”与之必有莫大关联。

如汪朗山此人不虚,其人学琴自孙啸壑(韵庭),而后者是乾嘉时人,汪朗山也应在乾嘉至道光间。考《(嘉庆)旌德县志》有汪祖琳字朗山,其人曾于乾隆年间重修安徽旌德《汪氏义门校正世谱》十一卷,今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及三十八年(1773)刻本。未知《志谱》之作者是否为此汪朗山。除此以外,其人身份信息渺茫,目前无法确考。但安徽汪氏琴人辈出,如明清以来歙县汪芝、新安汪善吾、新安汪天荣昆弟、休宁汪梅鼎等,至有“新安汪氏琴派”之说。值得注意的是,《志谱》在收曲时将主张无词之浙派与主张有词之江派曲目兼收并蓄,査阜西云:“徽州在新安江上游,汪姓甚多,从晚明到清代中叶,出现过‘新安汪氏琴派’……这一派的琴,似乎是把浙派、江派兼收并蓄的。”㉑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八册,第3页。本谱或亦为此论之注脚。

三、《志谱》的音乐文献价值

《志谱》具有清代中晚期琴谱的风格,反映了此一时期浙派、熟派、中州派的传承情况,书中内容可以为研究琴曲、琴人提供诸多可参考的细节信息。

在琴曲方面,《志谱》开指小曲《南熏意》为本书独有;另一首《古琴吟》,它谱虽见同名者,但与本谱内容实异。这两首琴曲确如本书作者所云“诸谱未载”。此外《志谱》在谱字上作了较大改动的有《归去来辞》《流水》,皆为独异谱本。尤其是本书所载的增加五、六段滚拂的《流水》,系孙韵庭“得于海宁观潮,审会其机,觉波涛汹涌之声,畅明其旨,深得其神味之音矣”。今人每论“七十二滚拂”则将它与蜀人张孔山联系起来,然《天闻阁琴谱》之《流水》解题云“此操系灌口张道士半髯子幼学于冯彤云先生,手授口传”,原非张孔山作。传曲之冯彤云恰为浙人,其谱实亦另有来源。早在道光初年浙人王仲舒之《指法汇参确解·流水》就已有滚拂段落,且旁注曰“以下增”。但究是何人所增?《志谱·流水》于此提供了一个线索。

除了以上大异于它谱的琴曲,本谱中与诸谱小有差异的琴曲,如《诗吟》《良宵引》《山居吟》《平沙落雁》《高山》《释谈章》《梅花三弄》等,也可用于与它谱互勘正误,这一点上文已举数例,此不赘。另外,由于本谱旁字记写细致,亦可从中引发演奏风格的探讨。比如,相较于《萧立礼琴说·平沙落雁》,本谱“清微淡远”风格更为鲜明,体现在力度、节奏、装饰音多个方面。力度上,《萧谱》旁注“”(重)者极多,而《志谱》则异于是,如第二段两处“”《萧谱》皆旁注“”,《志谱》皆作“車”(轻);七段四句《志谱》旁注“巠弓”(轻引)。凡八处,为《萧谱》所无。但《志谱》并非处处如此,一些地方仍旁注“”,故而显得有所权量。节奏上,《志谱》许多地方加入“爰”(缓)、“省”(少息),如二段末句“”《志谱》旁字“爰”,三段倒数二句“”《志谱》旁字“省”等,皆为《萧谱》所无。但也有如四段倒数二句“”《志谱》多一旁字“”(急爪)这样加快的节奏,尽管不多。装饰音上,《志谱》加入的“”“亍”“犭”更为丰富,如三段三句“”加旁字“糹亍”,四段五句“”加旁字“”等,《萧谱》亦无。

琴人方面,本谱提供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清代琴家传谱的细节信息。如琴家“古巢向心斋老人”,历代琴学文献中除《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中《徵音谱诗》及《渔樵问答》注云此人传谱以外,就只有《志谱》之《诗吟》《平沙落雁》《高山》《流水》了。此外,本谱《梅花三弄》注云为“楞伽山人沈凤来原抄谱”,沈氏乃清初无锡琴家,《(嘉庆)无锡金匮县志》卷二十六:“沈凤来,字右山,父汝愚妙解琴理,常熟严澄、赵应良皆兄事之。凤来嗣其家学,兼参众长,造微诣极,尤善歌诗,酒酣发响,激扬中节。家素贫,苇帘纸窗,常自操所度曲,声彻户外。性和而介,抱绝技,不事干谒,竟以贫死。”其父对熟派形成有重要影响,而沈凤来则承其家学,“兼参众长,造微诣极”,可惜其琴学未见纸面留存。今《志谱》抄录了沈氏《梅花三弄》谱,此谱虽源自《文会堂琴谱·梅花三弄》,但解题与诸谱迥异,谱字也作了一些调整,从中可以一窥沈氏琴学若干旨趣所在。

余 论

以上对《志谱》作一简要介绍,对各部分内容来源一一详考,最终推测此书为汪朗山自用谱,汪氏琴学出于乾嘉间孙啸壑(韵庭)。《志谱》中琴曲解题、小注及谱字等具有一定的音乐文献价值,可以补充对清代琴史认识的阙如,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在断代问题上,我们对于抄本本身的物质样态(如纸张、墨色、钤印)的考察尚未到位,对竹纸成色的目验只能推测其大致年代,如欲测量精确,最好还是能对纸张进行化学分析。此外本书版心为“文寶亝”的套格纸、封面“听秋声馆”藏印,也是判断年代下限的关捩,但目前尚未找到同款比较,只能留待日后验证了。

猜你喜欢

琴曲琴谱古琴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大还阁琴谱》序文研究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不一样的钢琴谱
夜的钢琴曲(六)
寻访千年古琴
一曲低语诉衷肠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趣趣相连赏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