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与探索
2020-05-16廖佚
廖 佚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我国高职教育现已迈入全面提升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优良、技术技能突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应有之义。正因为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一、高职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即通过让生产者接受教育、培训,以及劳动资本迁移、健康投资等,使其拥有知识、技能、健康素质以及其他优秀品质的总和,它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者能力的高低,影响着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率。[1]众所周知,当前的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其实就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职业技能,更要具备与之适应、匹配的人文素质能力,这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绩效管理理论认为,通过绩效目标的制定,定期对员工为完成目标所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采集、反馈和评价,以确保工作效果与目标的一致性,从而能使目标顺利实现、高效完成。而将该理论放在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中运用,则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人力资本理论与绩效管理理论虽然都源于西方,但是经过多年来在我国各领域结合实际的运用,都取得了好的成效。当前,将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素质教育的提升上,相信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人文性与职业性的融合统一。大学时期,是学生三观的形成时期,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将形成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职业技术能力、职业行为规范等,这些都要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课堂学习与课余生活来养成,这也就是要实现高职教育职业与人文、素质与能力的统一。
(二)实践性与价值理念的融合统一。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做”的一体化,即实践性强,而素质教育也是如此,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与“做”之中积累人文知识,在提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展现素质教育的成效,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成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实效性与广泛性的融合统一。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是渗透到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技能实训、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之中并要求取得实效,同时也要求全体同学加入进来,在淬炼中不断进取前行,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三全育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作为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在这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注重学生能力需求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助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结合以人本为的原则,须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突出“职业”属性,立足自身特色,以学生能力需求为导向来进行构建,既要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的要求,又要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能力,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扬长避短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注重内容质量建设
衡量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活动的质量的高低,关键看素质教育内容或者活动的质量,看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内容或者活动的口碑。既在单个素质教育活动上实行计划——实施——检查——再执行的循环优化管理,也在整体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实施一学期一学年进行一次大循环优化,实现大循环套小循环,不断优化素质教育内容质量。同时,还要实现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体系相结合,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实现管理和教育相结合。另外,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内容实施者的能力水平也是促进素质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方法。
(三)注重优化管理方式
不断优化素质教育内容实施管理措施,实现素质教育内容设计——素质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监控——素质教育结果应用各环节有机结合,程序合理、公平公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保障素质教育内容有效实施。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数字化管理过程,达到实施者——接受者——信息无障碍沟通。
四、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1.以思政素养为主导。思政素养教育是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三方面在内的素质教育,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修养的高度。在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办法中,思想政治素养的学分就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突显其重要地位。
2.以人文素养为要务。人文素养教育一般指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哲学历史法律等社科教育在内的教育,通过课堂讲授,以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开展。
3.以职业素养为核心。职业素养教育指包括专业素质、技能素养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一般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月”和各级别技能大赛活动,实现校赛—省赛—国赛的逐级递升,即校赛是省赛选拔赛,省赛是国赛选拔赛。通过“大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室”等模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职场适应能力。开展入“职”教育:入校教育、专业认知教育、校长讲座等,提高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初步规划未来职业的能力。
4.以双创素养为助力。高职教育又称就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技术技能、实习实训后就业,因此,创新创业素养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学校会通过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意文化节、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5.以身心素养为保障。身心素养教育一般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学校一般通过各种运动会和群众体育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月”活动、宿舍文化节以及文明宿舍提升工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6.以劳动素养为基本遵循。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劳动观念和实践技能为目的,开展16学时以上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同时广泛开展包括职业岗位实践、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在内的劳动教育活动。
(二)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1.素质教育的管理。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与绩效管理理论,学校层面对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二级学院各教研室根据各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与学校宣传、学工一同对素质教育活动与专业教学课程进行一体化的统筹构思和设计。素质教育各项课程与活动经二级学院申请,学校审核后进行组织实施,在既定的策划方案、时间周期、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创新。每完成一项素质教育活动后,按照级别召开院级或者校级活动组织者会议,对照项目计划,根据过程和结果,评价项目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和其中的不足,不断提升工作项目的质量。同时,通过素质教育项目申报、精品素质教育活动培育等工作,不断对同一类型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改进、再实施以及再改进,持续优化素质教育的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2]
2.素质课程的建设。素质课程主要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显性课程有形势与政策课程、基础文化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社交礼仪课程等;隐性课程包括主题教育活动、行为规范养成、劳动教育活动在内的道德修养课程,包括文体竞赛和社团活动在内的人文拓展课程等。高职院校的素质课程建设,要让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技能教育中,更要融于人才培养计划中,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依托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彰显显性、隐性两种教育课程的合力。
3.校园文化的打造。校园文化主要由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组成。硬件建设即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设计与布置或修建,比如在教学区、实训区、住宿区、运动区、校道等地方修建雕塑、设计路牌、路灯,张贴宣传画、名人名言,悬挂名人画像、历史事迹等,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时应彰显职业特点,突出学校特色,融入独特的人文传统与教育理念。软件建设中重要的是教风、学风、校风的营造,使得三者之间互相促进,让全校师生春雨润无声般接受感染和熏陶,以推动整体人文素质的持续提升。
4.技术技能的培育。一方面,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育。针对就业方向进行专业设置,以及课程编排,针对就业岗位强化技能培养,同时将日常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习效果内化,形成设专业、定课程、重技培、抓比赛、促提高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强调“理”、“实”互融,又要突出学校特色。另一方面,优化双创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传授双创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念,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做好创业生涯规划并不懈努力奋斗。
5.社会实践的锤炼。当前,不少高职院校依托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红色资源、慈善机构、乡镇村落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比如湖南商务职院商务信息技术学院就与长沙市岳麓区长华社区结对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在社区基层体验工作成就和快乐的同时,深刻学习理解党的思想路线。比如湖南商务职院经贸学院开展了12年的“传递爱心,点燃希望”爱心助学活动,就是与爱心企业一同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6.评价机制的制定。为确保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除考核课堂内思政、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公益活动的参与外,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人际关系处理等都可纳入到评价的内容中。湖南商务职院就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办法》,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个人评优、奖学金的评定、入团、入党、助学金评定、爱心扶贫助学补助、国家助学贷款、以及能否毕业等的重要依据。各班考核工作小组随时登录“加”、“扣”分,每周公布一次成绩,学期末进行总评。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基础分为70分,低于80分即不得参与奖学金的评定、不得竞选各级干部,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低于90分,不得推荐个人评优、入团、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