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宫颗粒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0-05-16高宁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宫素宫腔剖宫产

高宁宁

产后出血是导致分娩期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是产科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有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来说,剖宫产率相对高,产后出血的风险就更高。因此,预防产后出血对产妇的预后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破裂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子宫收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的70%~80%。目前,最常用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包括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填塞宫腔、子宫动脉栓塞、结扎盆腔血管、B-Lynch 缝合及切除子宫等。其中,最常用的宫缩剂是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及欣姆沛。由于很多产妇因社会因素或其他高危因素存在选择性剖宫产,子宫颈未消失,宫颈口未扩张,如果积聚在宫腔及阴道里的血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因主观因素评估不确切,出血越来越多导致子宫收缩欠佳,从而增加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此次选取在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治疗的83 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益宫颗粒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在本院治疗的83 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益宫颗粒联合缩宫素组(联合组,42 例)和缩宫素组(单一组,41 例)。联合组产妇年龄21~41 岁,平均年龄(31.28±9.75)岁;孕周34~40 周,平均孕周(37.45±2.66)周;头位10 例,双胞胎2 例,巨大儿9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 例,羊水过多2例,瘢痕子宫10例。单一组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17±10.86)岁;孕周32~40 周,平均孕周(36.34±3.77)周;头位10 例,双胞胎2 例,巨大儿9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羊水过多1例,瘢痕子宫1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选择标准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②无明显合并症及其他并发症产妇。

1.2.2 排除标准 ①患有明显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②在研究之前,产妇接受了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药物或其他物理治疗。

1.3 方法

1.3.1 单一组 产妇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产后当天开始肌内注射缩宫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50,规格:1 ml∶10 单位)10 U/次,2 次/d,连续治疗时间为5 d。

1.3.2 联合组x 产妇在单一组基础上增加口服益宫颗粒(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025,规格:10 g×6 袋)10 g/次,2 次/d。连续治疗时间为5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出血时间,并对两组进行2 个月随访。②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无效:血液积聚继续存在,最大直径>1.5 cm;好转:血液的积累继续存在,但最大直径≤1.5 cm;治愈:出血完全消失。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③比较两组产妇宫腔深度:于术后5 d、14 d 来院复查超声,观察宫腔深度情况。④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腹胀、面部潮红、恶心干呕、手掌瘙痒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产妇的阴道出血时间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阴道出血时间比较[n(%)]

2.2 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产妇宫腔深度比较 两组产妇术后5 d 宫腔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4 d宫腔深度(17.5±1.8)cm 明显优于单一组的(18.9±2.1)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宫腔深度比较(±s,cm)

表3 两组产妇宫腔深度比较(±s,cm)

注:与单一组比较,aP<0.05

2.4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发生恶心干呕3 例(7.14%),腹泻0 例(0),面部潮红1 例(2.38%),腹胀1 例(2.38%),手掌瘙痒0 例(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单一组发生恶心干呕6 例(14.63%),腹泻3 例(7.32%),面部潮红2 例(4.88%),腹胀1 例(2.44%),手掌瘙痒1 例(2.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1%(13/41);联合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在社会因素和病理产科的影响下,选择性剖宫产的产妇比例明显增加,术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危害到孕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产妇无产兆,未进入产程,子宫颈未消失,宫颈口未扩张,宫颈管仍然存在,术后出血和蜕膜组织不能顺畅的排出;② 术后产妇因麻醉作用不能活动,加之血液高凝,导致产后出血的几率增加;③子宫肌层因手术而受损,子宫收缩欠佳;④因术中各种因素导致的盆腔解剖结构的改变,子宫位置的改变,例如子宫过度前屈,导致宫腔内的积血不能顺畅排出;⑤因术者技术不成熟或其他因素,子宫缝合不确切,造成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或其他的产科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产后出血,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出血。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特点如下:出现的时间较晚,一般超过术后3 周,甚至在产褥期后。主要与子宫切口感染、切口选择过高或过低、缝合技术不当有关;其次是部分胎盘、胎膜的残留。术后晚期出血一旦出现,临床医生在治疗方面往往比较被动,因为出现时间较紧迫,处置项目很多,例如有的需要紧急清宫,有的需要联系输血科紧急输血,如果出血因各种方式都无法控制,必要时还需要联系手术室急诊手术。产后出血不仅给产妇带来了身体痛苦及心理阴影,给产妇家属也带来了经济压力。因此,行剖宫产术需要由成熟技术的医师主刀,并且有处理产后出血经验的医师在场,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才能及时的应对,才能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临床上有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术后出血的报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缩宫素可以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然而,缩宫素的半衰期相比较较短,代谢速度比较快,短时间效果比较好,但还经常发生恶心、呕吐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为缩宫素相对价格低,且短期有效,所以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定量关系不同,单一应用受到部分因素的限制。剖宫产术后出血在中医里面属于中医妇科,致病因素多与“虚证瘀滞”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祛除淤血,使其新生。益宫颗粒是一种中成药,药物组成为黄芪、当归、续断、党参、益母草、丹参、败酱草、香附。方中黄芪补血,当归补血,续断有破淤血、生新血作用,党参健脾和胃,丹参血瘀,均具有益气、补血、活血的作用;败酱草能祛瘀、通经、止痛功效。几种药物相辅相成,具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产后恶露不绝属气血亏虚挟瘀症。中医属于气虚血瘀,西医属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产妇的阴道出血时间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5 d宫腔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4 d 宫腔深度(17.5±1.8)cm 明显优于单一组的(18.9±2.1)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5/42)明显低于单一组的31.71%(1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表明,在应用缩宫素的基础上配合益宫颗粒可促进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排出,促进子宫肌的收缩,其临床疗效突为显著。益宫颗粒与缩宫素的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一使用缩宫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缩宫素基础上联合使用益宫颗粒可有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出血与宫腔深度。

猜你喜欢

宫素宫腔剖宫产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