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酶变化与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0-05-16黄晓冬赵璇珠陈旭升黄壁君郑文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危重胎龄机体

黄晓冬 赵璇珠 陈旭升 黄壁君 郑文枝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逐步实行,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呈一定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现出增高趋势[1]。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主要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颅内出血等。这些新生儿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高有低,因此对患儿生命健康的危害也有高有低,一般非危重新生儿疾病不会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但若病情危重的话,则极有可能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2]。所以一方面临床必须要有效预测新生儿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另一方面要及时针对危重患儿采取强化干预措施,以挽救患儿的生命[3]。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心肌酶变化与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关系,可将患儿的心肌酶作为预测其疾病严重程度的一项参考依据,以辅助临床治疗[4]。本文为研究心肌酶变化与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取2016 年6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新生儿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6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新生儿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染色体疾病、心肌炎及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成危重组(新生儿危重评分70~90 分)和非危重组(新生儿危重评分>90 分),每组45 例。危重组中男25 例,女20 例;胎龄32~42 周,平均胎龄(34.65±2.71)周;体重1723~4374 g,平均体重(2823.42±862.98)g;原发性疾病:新生儿窒息10 例(22.22%)、新生儿肺炎9 例(20.00%)、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 例(15.5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 例(11.11%)、胎粪吸入综合征3 例(6.67%)、新生儿低血糖6 例(13.33%)、早产儿小于胎龄儿3 例(6.67%)、新生儿颅内出血2 例(4.44%)。非危重组中男23 例,女22 例;胎龄32~41 周,平均胎龄(35.12±2.45)周;体重1792~4526 g,平均体重(2914.18±823.42)g;原发性疾病:新生儿窒息9 例(20.00%)、新生儿肺炎12 例(26.67%)、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 例(20.0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 例(6.67%)、胎粪吸入综合征2 例(4.44%)、新生儿低血糖5 例(11.11%)、早产儿小于胎龄儿4 例(8.89%)、新生儿颅内出血1 例(2.22%)。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及原发性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了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入院时检测AST、LDH、CK、CK-MB 及HBDH 等心肌酶指标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AST、LDH、CK、CK-MB 及HBDH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危重组患儿AST、LDH、CK、CK-MB 及HBDH水平均高于非危重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指标比较(±s,U/L)

表1 两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指标比较(±s,U/L)

注:与非危重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新生儿疾病往往严重危害着患儿的健康,常见的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颅内出血等,轻者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则可能导致患儿死亡[5]。因此一旦在新生儿检测中确诊为新生儿疾病,必须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和干预,以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保护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6]。

心肌酶变化为及时有效的预测和判断出新生儿疾病的严重程度作出了一定的预示。机体的心肌酶主要是由AST、LDH、CK、CK-MB 及HBDH 等组成。AST 主要是存在于机体的心肌、骨骼肌以及肝脏等当中,其中心肌中的AST 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中的含量。AST 属于一种细胞内功能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来自肝细胞的AST 含量为0~40 U/L,过高则提示机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LDH 在机体中各组织细胞的胞质内都有存在,其中肾脏中的LDH 含量最高。LDH 对糖酵解具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对乳酸和丙酮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的LDH 含量为135.0~215.0 U/L,尿液中的LDH 含量为560~2050 U/L,脑脊液中的LDH含量则为血清含量的1/10,过高则提示机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CK 主要是存在于机体的骨骼肌、心肌以及平滑肌等当中。CK 主要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以及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再生等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的CK 含量为18.0~198.0 U/L,过高则提示机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CK-MB 正常值一般为0~24 U/L,过高则提示机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HBDH 主要存在于机体的心肌组织当中。HBDH 的主要作用是催化α-羟丁酸氧化为α-酮丁酸,一旦心肌受损,则HBDH 就会释放到血液当中,从而导致含量明显增高。HBDH 的正常值一般为90~182 U/L。

有研究发现,新生儿疾病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越高,则以上几种心肌酶指标水平也越高也越高,特别是危重患儿的心肌酶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升高现象,所以猜测心肌酶变化与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有关[7]。

心肌酶谱本身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反应心肌损伤的心脏标志物[8]。当患儿处于较严重的缺氧缺血、感染等损害情况下,受有氧代谢障碍的影响,心肌细胞会发生水肿、坏死及凋亡,同时随着细胞膜通透性的增高,细胞内的各种酶更容易溢入到血液中,致使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9]。尤其是CK-MB 作为一种大量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内,而很少存在于心肌外组织的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敏感性[10]。

综上所述,心肌酶变化与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心肌酶指标水平越高则新生儿疾病越严重,临床应加强对新生儿疾病患儿的心肌酶监测,以及时预见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危重胎龄机体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