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探讨

2020-05-16刘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普外科分级切口

刘英

(山西省天镇县中医医院,山西 大同)

0 引言

普外科给予患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通常情况下,患者手术后多会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本文探讨分析普外科手术后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实施相应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的临床手术资料90 例为本院2018 年10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中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2例作为感染护理组,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8 例作为非感染护理组。两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护理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症状均符合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表1提示,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

1.2 研究方法

结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并以此制定实施相应预防护理干预措施[2]。

1.3 统计方法

表2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本次分析探讨所涉及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经χ2检验检验组间计数资料,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 时,表明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单危险因素分析

表2 提示,患者经普外科手术后,导致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单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性质、ASA 分级、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切口类型。

2.2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危险因素分析

表3 提示,患者经普外科手术后,导致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多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性质、ASA 分级、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切口类型。

表3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危险因素分析(n)

3 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普外科临床治疗中,手术切口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导致患者切口愈合不理想,感染严重时,其他器官和系统甚至也会被累及,从而引发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3]。因此,需要临床对于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对诱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有效降低[4]。

本次探究分析中,经对手术引发切口感染的单危险因素与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即[5]患者的年龄、手术性质、ASA 分级、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是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主要因素。①年龄方面:患者年龄越大,由于其身体机能减退,免疫机制功能下降,抵抗病菌入侵能力较弱,因此,手术后极易发生切口感染,导致其预后不理想。②手术性质方面:由于急诊手术患者病情较为危急,导致手术操作准备不够充分,出现操作不当,致使患者术后极易发生切口感染。③ASA 分级方面[6]:患者健康状态分级,即手术无法维持患者生命以V 级表示,患者存在严重系统性疾病以IV 级表示,健康以I 级表示。本次探究中,主要是指IV 级患者,这一级别患者机体功能处于失代偿阶段,极易发生切口感染。④手术季节方面:一年中夏季是手术后患者机体最容易受到病菌侵袭的季节,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温度与湿度较高,利于滋生病菌繁殖。⑤手术时间方面:患者经历的手术时间越长,其机体造成的创伤就越严重,患者受感染的概率就越高。⑥III 类切口较大,由于无菌操作受到局限,导致病菌极易进侵入。

本次探究分析中,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7]: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患者药物调理及饮食指导,增强患者抗感染机体能力;给予急诊患者建立快速绿色通道;实施手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夏季实施手术时,室内温度和湿度需严格控制。

综上所述,患者接受普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为临床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但针对导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

猜你喜欢

普外科分级切口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