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血液采集质量的体会
2020-05-16田爱华
田爱华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中心血站,内蒙古 乌海)
0 引言
随着社会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临床中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显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临床中患者数量的增加,也就导致各种临床资源的应用增加,而血液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资源,其能够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发挥出重要作用[1-3]。因此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成为了临床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血站是负责采集、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是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的医疗卫生机构,保证血站的血液采集质量是保障广大患者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4]。本次研究对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血液采集质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 年至2019 年本血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后的采血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该时间段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3年(即2014 年至2016 年)血站采血量19706U,建立后3 年(即2017 年至2019 年)血站采血量为18726 U。根据质量体系建立前后不合格血液报废率比较,说明血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性。本血站不合格血源来源为:①实验室检查不符合相关标准。②质控质检不合格。③血液成分分离不合格。④血液采集不合格。
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2.1 明确目的
血站所有员工都必须明确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是为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符合服务对象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血液,增强服务对象满意而建立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要根据《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覆盖采供血及服务全过程。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要求,是指导和控制血站内部各项质量活动的准则。
1.2.2 加强组织管理
①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是保证临床用血采集质量的关键和核心,直接关系到临床中输血的治疗效果。最初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时,一定要依照相关要求对血站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工作以及教育培训工作,保证相关人员能够顺利进行采血、配血等工作。②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良好的组织基础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要明确血站中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职权,保证相关部门能够顺利协调开展工作,同时在工作开展期间,要选出一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主管进行全面管理[5]。
1.2.3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①良好的制度是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其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避免由于职权混乱而引发的问题。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建立专门的制度,制定血液采集的相关规范,保证采血工作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进行[6]。②做好登记记录工作。③保证能够充分了解血液的来源和流向及出现问题时做好追溯工作。
1.2.4 培训工作
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输血、采血等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点,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血站要根据相关要求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保证其能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降低血站意外情况的发生概率[7]。除此以外,也要针对实际情况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自我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其对血站采血和输血工作的重视,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其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2 结果
对2014-2016 年度以及2017-2019 年度两个时间段的采血以及用血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后3 年的血液采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各年份血液采集情况、不合格项情况、使用情况等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
3 体会
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血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的管理是提高血站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相关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对保证血液采集质量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使血站管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8]。本研究中,通过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结果表明,血站采血的不合格项发生率显著降低,采集的血液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减少了血液的浪费,并且保证了采血质量,提升了用血安全性。该结果说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保证血液采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2014-2016 年本血站采血量以及不合格项情况
表2 2017-2019 年本血站采血量以及不合格项情况
表3 2014-2016 年用血情况
表4 2017-2019 年用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