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分析
2020-05-15曹娜
曹娜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与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方针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在逐渐发生一些变化,更加倾向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具体分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学习素养,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联系实际,深入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有较强的创造性、实践性,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些许问题,如教材知识零散、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实践机会少等。基于以上问题,下面就如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做深入分析。从当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教材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以自身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定位自身在课堂上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参与感,必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高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根据本人的实际观察,当下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比较单一的,很多教师习惯了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惰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变差。
(二)过于重视学生成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学生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导致教师不得不将学生的信息技术成绩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导致了当下教学模式的畸形。
(三)核心素养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I生差
中国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上发展速度比较晚,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过于呆板,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关系,因此没有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
二、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途径分析
现代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会持续运用推理、判断、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等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知识为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与方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信息技术教学仅是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对这些有利条件加以充分利用,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有计划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随意编排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考方式相违背,那么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方式。
(一)优化教材内容,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效因素,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让一切立足教材,进而开展有效教学。目前,小学信息教材的编制已经渐趋完善,较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中知识点较为零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些许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忠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容易。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教学前认真整理教材,仔细研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教学顺序将教材内容罗列出来,整理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规划出要讲解的典型例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各个教学环节都紧密联结起来,确保知识之间的连接性、连贯性,防止出现教学内容混乱,学生找不到学习方向的情况。如,在引导学生学习“Flash基础知识”这一课时,教师若不对教材知识进行筛选整理,仅按照教材框架进行讲解,将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混乱,从而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练习造成阻碍。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价中,教师可将“认识工具箱”相关知识做适当省略,直接讲解重难点知识,将这部分内容放到后期的专题模块进行讲解,这样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树立起清晰的学习思路、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另外,教材中有些例题针对性不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这类例题简单带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设计例题,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率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做支撑。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学科教学发展的需求,难以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教师需立足学科特点与实际学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最终实现高效率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构建。具体而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将信息技術重点由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技能有效结合,在指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知识,观察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将信息技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机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实际技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生成与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演示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趣化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深入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巩固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让信息技术教学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具体而言,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适当摒弃以成绩作为定论的做法,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日常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去,同时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推动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避免以布置大量试题作业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而是要通过沟通观察、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实际操作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教材,结合实际学情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从而构建起高效率课堂,实现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予以尊重,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通过情感教育来感染学生,构建轻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此学生才能提高课堂参与度,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热情,才会大胆质疑,激发想象,得以创新,而这正是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现培养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