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观察 提升科学探究质量

2020-05-15王俊卿成廷煜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相同点不同点落叶

王俊卿 成廷煜

一般情况下,科学活动应始终贯穿于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之中,其中的观察活动更是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在观察中形成知识技能与情感。也可以说,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辨识,就能让学生认清世界,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一课为例,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让学生认清植物叶的结构,同时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合理的观察方法,促进观察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初步观察,整体感知

“植物的叶”一课中的第一个科学活动就是让学生捡落叶,目的是为上课准备材料,这里面就包含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在捡落叶时,会发现树叶的形状不同、种类不同、颜色不同等,这是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的认识。这一观察活动能够使学生从整体去认识树叶,了解叶子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为课堂中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叶奠定了基础。

捡落叶的另一个目的是激發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喜欢课外活动,不论是捡落叶叶还是观察植物的叶都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兴趣爱好,学生愿意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在树林里,学生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树叶,他们对此很感兴趣,也很有成就感。因此,捡落叶活动作为第一次观察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学生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去感知植物的叶,了解植物的叶,从而形成对植物叶的初步认识。

二、对比观察,认清本质

“植物的叶”一课中的第二个科学活动是观察准备的树叶,要求学生思考树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叶的结构。认识叶的结构是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对树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很多的看法。

在不同点中,学生能够找到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是否完整等不同;但对于相同点,学生却没有清晰的思路。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才说他们是同一种叶。”学生经过思考,发现树叶上都有一条一条的纹路,并且都有一个柄。

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知道了叶子是由叶片、叶脉和叶柄组成的,这也是他们的相同点。学生在懂得叶各部分结构名称后,就知道了应该怎样表达什么样的叶是同一种叶了,即当叶片、叶脉和叶柄的形状相同时才是同一种叶,如果不同就不是同一种叶。

第二次观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因此,第二次观察也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比第一次观察更有具针对性。进行比较会发现,第一次观察没有明确要求,目的性不强,完全由学生自己去把握和体会;第二次观察就直奔学习的主要内容,观察目的明确,进而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三、深入观察,丰富情感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话题。在学生三维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教学活动也应如此。在科学教学中,利用观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升。仍以“植物的叶”一课为例,该课的第三次观察活动是引导学生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教师为学生布置观察任务:1.观察新鲜的叶与落叶,说出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观察一种植物的叶,了解叶的生长过程变化。这一观察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叶的生长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即生命教育。

对于新鲜叶子和落叶的相同点,学生很容易找到——他们的结构相同;对于新鲜叶子和落叶的不同点,学生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新鲜的叶子是绿色的、有水分、柔软、有生命等,而落叶是黄色、灰色或黑色的、干燥、易碎、枯萎、没有生命等。

从学生的语言描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而不仅仅是对新鲜叶子和落叶形态差别的描述,他们知道叶子是有生命的。为了进一步理解叶子的生命,教师要求学生对一组植物的叶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叶子的生长变化,进而让学生明白叶子是从叶芽、嫩叶开始,然后慢慢生长,然后变老,也就是说叶子从春天生长出来,而到了秋天就会枯黄死去,这就是叶子的一生。

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叶子,学生发现了树叶的生长变化,进而深入理解树叶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这是万物皆有的自然规律,进而达成本课的情感培养目标。

四、回顾观察,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特别是刚刚接触到科学课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需要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观察。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会带着目的和方法进行观察,进而提升观察的效果。“植物的叶”一课中,学生需要进行三次观察活动,观察的对象都是植物的叶子,但观察的方式却完全不同。

第一次观察,教师为学生布置了检落叶的任务,没有强调让学生如何去观察,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感知,也就是无目的观察。虽然这一任务看似没有观察要求,但却是很有必要的。这一任务能够于无形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使学生从捡落叶活动中了解叶子的种类、形状、颜色等一些基本特征,为下面进行植物叶的观察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观察,为了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叶子的结构,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提示。学生虽然能够找到叶子的不同点,但是对于叶子的相同点也就是叶子的结构,学生总结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适时地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利于学生对植物叶子结构进行重点观察和探索,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第三次观察中,有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第一种观察方式为引导学生进行短时的实物观察,即引导学生观察新鲜树叶和落叶之间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进而发现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在此次观察活动中,学生对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子和落叶进行对比观察,为了提高观察效果,学生可以动手摸一摸两种叶子,能够发现新鲜叶子软、落叶硬等不同。

第二种观察方式为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生长过程。为了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叶子是有生命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生长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春夏秋叶子的状态,还原叶子的生长变化,使学生明白植物的叶子是有生命的,也会生老病死。

总之,对于小学科学课堂而言,观察是很有必要的。观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一种方法和技能。有效的观察,才能促进探究的实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设计和指导,让学生在积极观察和缜密的思考中成长。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相同点不同点落叶
飞机与公共汽车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
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A Comparison between Oxford University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初中英语常见常考易混短语例解
大家来找茬
常见易混同义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