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5-15李永天

家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质量

李永天

摘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初中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过渡期,教师为了保障学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学习,掌握更多语文知识内容,必须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优化。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仅发扬了传统文化,还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为研究话题,首先明确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然后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价值,最后分析了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是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科目,为此身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格外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找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使传统文化高效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结合的不足之处

(一)学生自身缺乏民族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深入,特别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产生的影响巨大。再加上网络时代全方位地到来,初中阶段的学生步入青春期,思想也变得复杂化,很多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心理逐步被洋化。由于学生的认知浅薄,再加上教师无法积极引导,那么学生难以建立起民族意识,对我国传统文化无法深入了解,感受不到其魅力所在,传统文化的认知更是难以建立起来。

(二)教师的教学思想存在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强调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不可忽略。虽然广大语文教师在不断提升自我,但是很多教师仍然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无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我國的风土民情。再加上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难以考虑教材之外的知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受阻。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核心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时代特色鲜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也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动力。初中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发展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认知较为片面,三观也正处于形成阶段。初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品德和素养的学科,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爱国热情的提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在其中渗透的价值。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还能够较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顺利地传承,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从而激发起浓浓的学习热情,增强语文学习自信,为今后接触难度系数更大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直接体现,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勤于反思,不断总结,明确自身教育不足,明确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特征,筛选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保障其在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知识认同感,努力提升语文学习水准,还能够映射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三、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贯穿语文教学中的始终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让学生不留痕迹地学习这些知识,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此外,传统文化教育还包含道德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关注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初次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人的世界观强化理解,从而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还应该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量,为有效阅读做足准备。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了不少,语文素养也随之提升。

(二)促进阅读面的拓展,让学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显著。而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强调学生阅读面的拓展,以此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筛选相关内容,同时让学生保留阅读痕迹,做好相关记录。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促进学生阅读面的扩大,提升阅读量,这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阅读的高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这些活动的融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质量极大地得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提升。

(三)找准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强调传统文化的渗透,一定要找准方法对策,促进其有效地渗透,让学生逐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强调传统文化渗透情境的创设。

例如,班级开展读书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然后分组探讨,让学生探讨、辩论、巩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组织学生对传统文化读物阅读,使传统文化得以有效的弘扬,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不断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四)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强调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强化学生情感层面的认知。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歌颂父爱的音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其次,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传统文化实际内涵的展示,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价值凸显,广大教师一定要强化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征,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改革基本要求,就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深刻反思,找准自己在利用传统文化展开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以此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