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14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2020-05-15郑海建刘广岚秦华王丽李玉芹

关键词:性反应血浆炎性

郑海建 刘广岚 秦华 王丽 李玉芹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和多发的血栓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目前研究证实免疫应答/炎性反应贯穿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个发病过程,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1]。CD147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它作为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的主要介质,在脑缺血发生后大脑中CD147表达增加,并且通过驱动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2]。已有研究认为血CD147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和进展程度有关[3]。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ACI患者血浆CD147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评价血浆CD147检测在ACI中的临床意义,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赣榆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9例(ACI组),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范围34~91岁,平均年龄(65.39±12.02)岁。此组患者均有高血压病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纳入标准:(1)既往无脑卒中病史;(2)发病72h内就诊;(3)急性ACI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诊断标准[4]。入选者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排除标准:(1)存在急性炎性反应、肿瘤、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2)手术及外伤史;(3)弥漫性肌肉疾病史;(4)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照组:选自同期门诊体检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范围44~92岁,平均年龄(57.32±11.67)岁。纳入及排除标准:体格检查中无脑血管病证据和(或)头颅MRI/CT检测正常者,须排除患冠心病、糖尿病、肿瘤、严重肝、肾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允许有高血压病史。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受试者均隔夜禁食12 h,于清晨安静状态下留取空腹静脉血共取血10 mL。5 mL用EDTA抗凝静置,1 h内以3000 r/min离心10 min,保留血浆并放入-80℃冰箱保存;5 mL注入生化专用的试管,分离血清,以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批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1.2.2血浆CD147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CD147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吉尔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使用芬兰雷勃MK3酶标仪检测。

1.2.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的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5]。参考Brott等[6]的标准,按入院NIHSS评分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IHSS评分<8 分)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IHSS评分≥8分)。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TC、LDL、CD147)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TG)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ACI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具体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ACI组性别、高血压病史患者以及TC、TG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的年龄、LDL、CD147水平均高于其对照组(P=0.001、0.009、0.000)。

2.2 ACI组患者NIHSS评分与血浆CD147水平的比较NIHSS评分<8分组血浆CD147水平明显低于NIHSS评分≥8分组〔(526.48±143.02)pg/mL比(761.02±150.56)pg/mL,t=-7.103,P=0.000〕。

2.3 ACI组患者CD147水平与一般资料及NIHSS评分的相关性CD147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49,P=0.000),与年龄(r=0.087,P=0.447)、LDL水平(r=0.135,P=0.234)、TC水平(r=0.092,P=0.420)、TG水平(r=-0.063,P=0.480)均无相关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ACI危险因素比较

注:ACI:急性脑梗死;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

3 讨论

ACI是脑血管病中最主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5%左右。ACI主要因脑部供血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者闭塞,造成局灶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神经功能损伤,造成残疾和死亡[7]。NIHSS可以评估语言、认知、视野、共济、运动及感觉等神经功能的变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的神经损害评估量表[5]。现有研究已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在一定程度上与血管闭塞密切相关[8]。国内许晓敬等[9]研究表明,在考虑临床评估时间的基础上,NIHSS评分作为近端大动脉闭塞的一种预测工具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国外Sato等[10]研究提示,与后循环急性卒中相比NIHSS评分预测前循环急性卒中动脉闭塞更有效。

ACI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证实,血中多项炎性反应标志物水平检测可用于ACI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11]。研究发现,急性ACI患者中,炎性指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外周血中高浓度的炎性标记物能促使局部血栓形成,并且脑缺血事件的发生与特定时间点的炎性水平密切相关[12]。

血脂代谢异常在动脉硬化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与ACI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血LDL水平不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发展有关,而且在ACI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ACI组LDL水平高于对照组,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目前研究证据表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多的炎性细胞大量分泌金属基质蛋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破溃后急性并发症的形成,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国内研究报道CD4+CD28-T细胞作为炎性细胞参与了ACI急性期炎性反应,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14]。而作为本研究中的主要炎性指标,CD147为细胞外金属基质蛋白的诱导物,它广泛表达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包括造血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角化细胞、血小板等,并在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表明,CD147在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表达上调,诱导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单核细胞的分化和迁移,并介导动脉硬化进程中的细胞激活和分化,血小板活化、粥样斑块不稳定、血管新生等多种病理过程,从而促使斑块不稳定,导致ACI的发生[15]。国内尹泽黎等[16]研究报道CD147在ACI患者表达增高,并可能成为进展型脑梗死的检验预测靶点。本研究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浆中CD14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ACI患者体内血浆中CD147表达明显增加,此指标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ACI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国外研究报道,在短暂的脑动脉阻塞后,缺血性脑内内皮细胞中CD147的表达迅速增加,并且通过抑制CD147水平从而可降低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2]。抑制CD147水平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阻止血脑屏障损伤,(2)减少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和增加脑灌注,(3)减少脑部炎性细胞的浸润。本研究将ACI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比较不同评分组别的血浆CD147水平变化,NIHSS评分≥8分组的血浆CD147水平明显高于NIHSS评分<8分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147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血浆中的CD147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表明血浆中CD147水平升高与ACI的病情发展及炎性反应程度相关,血浆中CD147水平越高,ACI患者病情越重,两者在ACI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ACI患者血浆中的CD14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对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本研究未对ACI患者的CD147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有关的确切发病机制及与其他急性期蛋白的关系需在今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性反应血浆炎性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