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
2020-05-15苏可赵劲波张长江袁程李元红
苏可,赵劲波,张长江,袁程,李元红★
(1.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内科心血管病中心,湖北 恩施;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瘤科,湖北 武汉)
0 引言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被血栓完全阻塞,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缺氧坏死,出现剧烈胸痛等临床症状,并伴心电图的ST-T 段动态演变过程[1,2]。再灌注治疗是指快速开通罪犯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流供应,平衡心肌的需氧与供氧,挽救濒死心肌,提高生活水平,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负担。
随着现代会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STEM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发展[3]。据世界银行估计[4],我国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到2030 年患病人数可达2263 万。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找最佳的再灌注治疗策略,尽量使每一个心肌梗死患者能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1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必要性
STEMI 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键取决于心肌总缺血时间,因此不论是静脉药物溶栓,还是急诊PCI,最重要的是早期、快速、完全、持续的血运重建[5]。当冠状动脉闭塞时间达到20 分钟,开始从心内膜向心外膜呈进行性损害甚至坏死;当闭塞时间达40分钟时,梗死相关血管对应的心肌区域的坏死面积达心肌总面积的30%;闭塞3 小时,梗死相关血管对应的心肌区域坏死面积达心肌总面积50%;闭塞6 小时,坏死面积达总面积的70%;超过24小时,梗死面积将达到80%。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应尽量减少院前救治时间。心肌纤维化在心肌细胞坏死后产生,是心室重构,心室扩大,心功能降低及心电不稳定等形成的基础,最终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多项研究证实[6]再灌注治疗的疗效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有明显相关性,呈线性关系,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认为出现症状后的2-3 小时被认为是最佳的再灌注治疗时间。一项随访研究显示[7],PCI 每延迟1 小时,STEMI 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上升。因此应优化再灌注治疗的诊疗策略,尽早使每一位STEMI 患者得到有效的再灌注治疗。
2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与再灌注治疗现状
《2018 年我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目前仍位于居民死亡构成的首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研究发现,60 岁以前男性远高于女性,60 岁以后女性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这种结果被认为可能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8]。
虽然目前再灌注治疗的普及与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STEMI患者的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3]。STEMI 仍是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在治疗方面,PCI 增长的同时,溶栓的病例却在减少,导致总体再灌注治疗率无明显增加。据ChinaPEACE 统计,我国STEMI 患者的总体再灌注治疗率仅为53.9%-55.2%。在我国,大多数STEMI患者因各种原因错过了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影响再灌注治疗的疗效,影响STEMI 患者的预后及增加死亡率[9]。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仍存在大部分人的健康意识薄弱,不能正确的认识STEMI,未予以重视;二是基层医院没有实施PCI 的能力;三是基层医院的急诊转运能力有限,不能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将STEMI患者转入PCI 医院。所以,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极为重要。
3 再灌注治疗策略时机的选择与策略
3.1 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具有快速简便、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势,是基层医院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10]。静脉药物溶栓可在乡村、120、急诊室进行,有条件者可选择院前溶栓。一旦确诊STEMI,若无PCI 条件,应立即考虑静脉药物溶栓[11]。STEMI 主要病理基础是血栓形成堵塞冠脉。溶栓药物的作用是纤溶酶原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从而实现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实施溶栓治疗可减少早期病死率的20%-50%。
现已用于临床的溶栓药分为三代,第一代溶栓药物为非特异性药物,包括链激酶和尿激酶。链激酶是最早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但因其抗原性和损害肝脏,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尿激酶为非特异性溶栓药物,因其价格低廉现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仍是临床常用溶栓药物,但应注意出血(特别是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第二代溶栓药具有特异性,可特异性地激活与血栓结合的纤溶酶原,如阿普替酶。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溶解血栓速度快,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但其半衰期为5min 左右,因此为维持药物浓度,需持续大剂量使用。第三代溶栓药物如瑞替普酶,是组织型的变异体,为特异性溶栓药物,其冠脉开通率高、半衰期长、便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2],但因其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常用溶栓药物用法用量见表1。
表1 不同溶栓药物的比较
当AMI 患者合并心脏骤停时,应在心肺复苏后积极选择溶栓治疗。根据资料统计[13],超过50% 的心脏骤停患者是因为AMI或者是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所致,因此当AMI 合并心脏骤停时,应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尽早行药物溶栓治疗。Bottiger 等人的临床研究支持AMI 患者合并心脏骤停时积极药物溶栓治疗。李欣[14]、张晓丽[15]等人进行的相关Meta 分析指出:虽然药物溶栓增加了AMI 患者的出血风险,但是未增加最终的死亡率。
研究显示[16],STEMI 患者在发病2h 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与直接PCI 基本相似,且死亡率及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直接PCI。因此当无条件进行直接PCI 时,在严格把握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基础上,应积极选择药物溶栓,并注意观察出血等并发症。
3.2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
PCI 是指利用心导管技术迅速解除冠状动脉的狭窄,恢复心肌血流的方法。从上个世纪90 年代进入PCI 时代以来,PCI 技术高速发展,成为STEMI 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包括直接PCI、补救PCI、择期PCI 等。
直接PCI 具明显优势,因其对罪犯血管开通率高,死亡率低,再梗死率低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等,被认为是STEMI 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17]。研究显示,直接PCI 优于药物溶栓治疗[18]。影响STEMI 再灌注治疗疗效的关键是减少时间延误,即缩短FMC 至PCI 的时间。STEMI 管理指南指出[19],当STEMI 患者转运时间<120 分钟时,原则上选择行直接PCI;当转运时间超过120 分钟,则推荐选择早期药物溶栓,再转运至PCI 医院行溶栓后常规PCI。
AMI 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时,也是推荐患者接受直接PCI 治疗。对于AMI 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即使传统的心肺复苏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后,PCI 介入操作可能会再次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易反复发生心脏骤停,因此目前对于传统心肺复苏成功后能否行PCI 写入治疗尚无统一说法。但若有体外膜肺(ECMO)的支持下,实施PCI 介入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0]。虽然恩施州尚未开展体外膜肺联合直接PCI 抢救AMI 后心脏骤停的治疗病例,但恩施州地区已开展ECMO 这一技术,为AMI 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虽然直接PCI 作为STEMI 患者的首选,但因为基层医院无PCI 资质及条件及时限等因素,绝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直接PCI治疗。同时也要注意直接PCI 存在的并发症,比如包括术后再狭窄、心肌再梗死、无复流、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等。
3.3 静脉溶栓后转诊行早期PCI(early transfer PCI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EPCI)
当STEMI 患者处于无PCI 医院环境,且在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后经评估在120 分钟内无法转运至PCI 医院时,确定患者无溶栓禁忌症,应在FMC 30 分钟内选择即刻溶栓[21]。溶栓后应密切关注心电图的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来判断溶栓效果,且溶栓后应立即转运至有PCI 资质的医院,应在溶栓后3-24 小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溶栓效果以及进一步评价罪犯血管情况,必要是行常规PCI 治疗;若溶栓失败应行挽救性PCI 处理梗死相关血管进行血运重建[22]。溶栓后PCI 可以持久充分的地开通冠状动脉、恢复TIMI3 级血流。
EPCI 是将时效性和有效率结合起来的再灌注治疗方式,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及指南[23]认可,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灌注治疗方式。李志荣等[24]对瑞替普酶溶栓后转运PCI 治疗STEMI 与直接PCI 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显示,溶栓后转运PCI 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近期预后与直接PCI 相似。王庆等[25]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治疗策略的疗效进行比较证实,溶栓后早期行PCI(EPCI)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TEMI 患者术后血流情况,且未出现出血风险增加。RLY-MYO-I 研究[26]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溶栓后介入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直接PCI 相似,且溶栓后介入治疗较直接PCI 在早期心外膜和心肌再灌注方面更有利。另有研究显示[27],溶栓后早期PCI 患者30 天的出血风险与直接PCI 相当;Fast-MI 注册研究[28],溶栓后PCI 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与直接PCI 相当。EPCI 被认为是溶栓治疗的早期再灌注和PCI 的稳定再灌注的结合体。STEMI 患者在行药物溶栓后应尽快转入PCI 医院,行EPCI 治疗,以最大限度的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左室重构,保护心功能。
3.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 CABG)
CABG 即冠脉搭桥术,是指用移植的血管代替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恢复心肌血供。CABG 是STEMI 患者再灌注治疗的一种手段,虽恢复冠脉血流灌注,降低病死率,但因其手术创伤大、操作难度大、需特殊的设备等,不推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常作为直接PCI 失败的补救措施。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在STEMI 后12 小时内行CABG 有较好的结果,但罪犯血管重建的时间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
4 小结
总之,当一旦确诊为STEMI,应争分夺秒行再灌注治疗,有条件者首选直接PCI;PCI 失败应选择CABG 外科手术治疗;无PCI条件者积极选择静脉药物溶栓,并推荐药物溶栓后早期PCI 治疗(EPCI)。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地理条件、医疗资源等均存在很大差异,对STEMI 患者来说,应因时、因地、因条件选择最佳且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方式,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获取最大的社会及经济利益,尽早实现血流再灌注,最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