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0-05-15王丽娜

关键词:脑出血有效率常规

王丽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由于忽然升高的血压使得患者的动脉血管产生破裂导致了脑出血的这种情况就是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往往进展的十分快,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患者不仅很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出现脑出血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尽早及时的进行救治可以有效减少其的致死率,同时还能对患者预后恢复产生改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后对患者救治效果的有效性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其中常规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3~76岁,平均(67.9±8.5)岁;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2~78岁,平均(68.2±8.7)岁;然后将常规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和年龄上进行对比以及分析,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没有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而是由患者家属自行送其来我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的路途中就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工作。(2)护理人员要尽量早点将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起来,一般都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者是前臂静脉,然后固定牢靠住以防会由于患者改变体位而出现刺破血管或者脱针的状况。(3)监控患者的血压,进行静脉滴注,将患者的血压控制住以防再次发生出血以及颅内低压的状况。(4)检测、观察患者的瞳孔对光时的反应以及大小情况,如果瞳孔有一侧扩大就代表可能是颅内压升高,如果是忽大忽小就可能是早期脑疝等等。(5)在运送患者的路途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头部的保护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选用统计学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信息分析与统计,分析处理数据过程中,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若组间比较存在差异,那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总有效率的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比常规组患者的更为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总有效率的对比[n(%)]

2.2 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压指标的对比

和常规组比较来说,对照组院前急救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要比常规组的更加少,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压指标的对比(n,%)

3 讨 论

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因为在生活上的压力以及饮食的改变容易患上高血压,特别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越来越多且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病情重、发病急以及致死率高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重要特性。而院前急救护理就是从患者出现脑出血发病情况后在送至医院的路途中采取紧急救护理措施,作为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及时做出急救护理的对策,以防患者病情继续恶化,为患者争取到珍贵的治疗时间。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比常规组患者的更为低,上述两组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出现脑出血情况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紧急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不仅可以让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降低,还可以让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率得到提升,促进患者在预后恢复的更好更快。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在现场对出现脑出血情况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救治的时候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应用专业的救治护理措施,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让其的预后情况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脑出血有效率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很有效率
别受限于常规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