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平面几何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学案
2020-05-15陈文君
陈文君
(深圳市文汇学校,广东 深圳 51813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变式训练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九年级平面几何的题型综合性强,设计合理的变式训练学案,由浅入深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门栏,使学生能动笔;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几何问题动笔难,思路不清晰的问题。那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学案?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
一、分析学生对几何问题难以理解的部分,找到解决问题最核心内容
九年级几何问题学生觉得困难的部分常见有:线条多,图形复杂;把图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与线条的转化;不完整图形的补全;题目长,题意难以把握;对问题解决方法无积累等等。
例如:2019年深圳市中考题
22.(9分)如图抛物线经y=ax2+bx+c过点A(-1,0),点C(0,3),且OB=O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
(2)点D、E在直线x=1上的两个动点,且DE=1,点D在点E的上方,求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
(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其中第二问是个比较清晰的线段和最小值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原因有:1.不能去掉抛物线干扰因素;2.线段和最小基本解决方法不清晰;3.最小不能把四条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条线段和最小问题;4.怎样把动线段DE转化为动点。从而,解决第二问最核心内容是:1.两条线段和最小问题基本解决方法的掌握;2.多条线段和最小解决方法的掌握;3.动线段转化为点的方法。
二、化繁为简,从浅入难,确定变式训练的学案设计思路
根据核心内容,去掉简单的干扰因素,从基本解决方法知识开始教学,然后由浅入深进行各类变式训练,由此达到学生掌握解决方法的教学目标。
确定变式训练的思路是:1.两条线段和最小问题最基本模型——两定点一动点;2.模型的变式——两动点两定点,三条线段和最小问题;动线段,多线段和最小问题;两动点一定点,两条线段和最小问题;两动点一动点,给出固定角度,求“PA+kPB”最小问。
三、选择适合学情的变式训练,汇编成学案
根据设计思路,找到适合学生学情,学生能动笔,最后能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题目,
汇编成学案。例如:
基本模型:如图1,直角坐标系中,A(1,2),B(3,1),在false轴上有一动点C,则线段AC+BC最小值为 _____。
变式1:如图2,直角坐标系中,A(1,2),B(3,1),在false轴上有一动点C,在false轴上有一动点D,则线段AC+CD+BD的值最小为_________.
变式2:如图3,已知点A(3,4), 点B为直线false上的点,点B的坐标为(-1,1)时,在false轴上有两动点E、F,且EF=1,线段 EF在false轴上平移,则四边形ABEF的周长最小为_______.
变式3:如图4,在Rt△ABC中,∠C=90°,AC=8,BC=6,D是AB上的动点,E是AC边上的动点,则BE+DE的最小值为
变式4:如图5,矩形ABCD中,AD=4,∠CAB=,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Q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
在编写变式训练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情,根据教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设计有“梯度”的变式训练,使学生对问题解决有信心,让变式训练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维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