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沈从文

2020-05-14徐祯霞

都市 2020年4期
关键词:凤凰古城边城故居

徐祯霞

对于湘西凤凰古城,我是有着按捺不住的长久的好奇,因为它的美丽,也因为它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传说,还因为它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文化。当然,最终让我下定决心来凤凰古城的原动力,却是因为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

作为作家的我,对沈从文不可谓不了解,不可谓不熟悉,不可谓不敬仰和膜拜。上初中的时候,就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他的小说《边城》,一个凄美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既同情翠翠,又为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纯朴而善良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而翠翠在等待傩送的时光中,孤独的身影和无言的盼望总让人心酸和心痛。这本书,我反复地读过,准确地说,应该是读了三遍,原以为有两个好青年爱着翠翠,她会获得幸福的一生,没想到,最后陪伴她的仍是那只与她相处多年的黄狗。沈从文的文笔优美而干净,朴素而真诚,书中所透露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善和自然之美,而人物心中的善和道德感恰恰造就了翠翠的孤独,好人都是有道德良知和坚守的,心灵无法背负的,生活必然会承受更多。

看了这本书,边城在我心里便生了根,始终放不下了,是什么样的灵山秀水,造就了这样一群淳朴而善良的人?又诞生了沈从文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熠熠生辉的作家?我在心底里一遍又一遍地追问。

2019年的冬天,我来到了凤凰古城,想感受一下凤凰古城,但更多是对沈从文的探寻。

湘西历来是一个神秘之地,它有着很多不为外界所明了的物事,比如说,赶尸,苗女下蛊,朱辰砂,这些物事都是被外界所好奇而不断传说着的,而且好多的现象现在也没能揭开其中的玄奥之谜,是因为独特的地域文化呢,还是因为这一方土地的人民真的有什么特异功能?就包括赶尸,我问导游,尸体真的会跳,会自己行走吗?导游居然会对我铿锵有力地说,会。还有苗女下蛊一说,女子在和男子结婚的时候,会用一些毒虫子制作的药给男人服下,男人日后若有背叛和遗弃,便会全身溃烂,毒发身亡,只不过,现在国家不准用这些邪方怪方了,才制止了这种荒诞且离奇的行为。而朱辰砂,都传说是一种纯阳之物,相传这世上只有两种纯阳之物,一个是天上的太阳,另一个便是地上的朱辰砂。听诸多人言朱辰砂能辟邪镇宅,抑阴提阳,是温润之物,常戴可使人健康,阳气上升,便能抑制脏物和污物的侵袭和泛滥,并能给小儿压惊,点朱砂便来源于此一说。凡此种种,让人不由得万般好奇。尽管让我好奇的物事太多太多,但最最让我好奇的还是沈从文这个文学巨匠,想知道这样一个文坛大才子究竟是一方什么样的水土孕育的?

抵达凤凰古城已是晚上,但我仍然第一时间走入了夜色中的凤凰古镇。都传说凤凰古城的夜色是最美的,我在欣赏凤凰古城绚丽多彩的夜色时,心里念念不忘的仍是沈从文,当别人都在观摩各类特色小店,甚至迫切地想要去酒吧饮一杯时,我却在向当地人探询沈从文。一个长者对我说,沈从文的故居就在凤凰古城,离这不远,你可以明天去,那里晚上估计下班了,门关了,也看不到啥,而且要绕好几个街巷和胡同呢。听他如此一说,我心境顿时豁然,我还以为会非常难找,没想到,就在凤凰古城的街上,那明天有的是时间,让我好好地跟沈从文一晤,跨越时空同沈从文做一次文学的对话和交流。这么一想,便内心安然了,放下心里的煎忧,重新做回了一个轻松的游客,随兴徜徉在凤凰古城那霓虹闪烁的山水之中。

凤凰古城确实很美,山水灵动,波光粼粼,夜色斑斓,如一个镶嵌在深山里的明珠,难怪会有那么多的人慕名前来,它的水域很是开阔,河上都有长桥,但却窄,尽管是在深冬,但是依然游人如织,在这些人中,最多的是年轻的情侣,他们来这里留下一段青春的美好,或者是许上一个期待的心愿,让美丽的凤凰见证他们的甜蜜爱情。

河水两岸,都是古老的建筑,呈苍褐色,按照我对建筑的理解,应该是吊脚楼建筑,这种建筑,一者来说防潮,二者来说可以防兽,它比一般的建筑略高,基本上都在三层左右,让一座城市越发显得古老沧桑和不可捉摸,我想,湘西的神秘是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的,在很多地方老建筑最高只有二层,但在这个地方,却相对来说要更高,并且规模更大一些。

河边的小桥都没有栏杆和扶手,但频频有人从容而过,夜色中人影斑驳,闪烁如皮影,因为我的胆小,我没敢走小桥,我走的是一座廊桥,桥上人很多,有照相的,有休憩的,还有一些身着苗族或者是土家族服装的人们,让这座古城显出了与别处的不同,都说凤凰古城以苗族人为主,至今他们一些人依旧还保留着自己的方言和服饰习惯,传言苗族是没有文字的,他们所有的文化和传统都是通过一代代的口口相传,因此,他们的记忆力都超好,而他们的服装便是他们文化的一种代言和记录,就包括女性头上那光彩夺目灼灼闪耀的银饰,也代表着他们的财富,从小识文断字,总觉得没有文字记录是一件无法想象的生活,可是苗族人世世代代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并且积久成习,从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烙印和服饰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和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辗转行移中,夜已深,我只得回宾馆,暂且按下我这颗跳动而沸腾的心,期待来日。

翌日起,我匆匆用了早餐,便开始了寻找沈从文的计划。路还是昨夜的路,只是在白天看得更加清晰一些,河两岸的绿树和绿植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它们摇曳在冬日的寒风中,河两岸行人还不是很多,更显得凤凰古城的清秀和沉静,因为我知道了沈从文的故居就在凤凰古城的街上,便启用了导航,顺着导航的提示,我过了虹桥,到东门城楼,杨家祠堂,到崇德堂,天后宮,再到陈宝箴世家,这么一行走来,便提示到了沈从文故居,前行百余米,“沈从文故居”五个字便赫然映入了我的眼帘,哦,沈从文大师,我总算找到您了,我终于找到您了,从前,您远在天边,现在,您就近在眼前,我该怎么样来表达我对您的敬仰和崇敬呢?

我站在门前,脑子呆愣了足足有3秒。

回过神来,才趋步向前。哦哦,这就是传说中的沈宅啦,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老师您的故居啦,这就是您自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呀!我反复地惊叹着,发问着。我上下打量,左右观望,木板门,老式的建筑,老式的结构,周围都是琳琅的商铺,独独沈从文的故居安安静静端端庄庄不事烟尘地矗立在这里,现在这所宅院已经被当地政府当作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起来了,有正式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看管。我办理了参观手续,便轻摸着门框小心翼翼一步一趋地进入了门内。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这里,据说幼时的沈从文,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14岁时,就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沈从文,却是一个极温和而儒雅的老人,他戴着一副眼镜,面带微笑,嘴角翘起,是那样的慈祥和安详,岁月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尽管他幼时不爱好读书,成年后却喜欢上了写作,而且一写还写成了大家和名家。

其实沈从文并不是他的本名,他原名叫沈岳焕,字崇文,乳名茂林,“从文”是取了他字中“崇文”的意思,也是跟他自己喜欢写作有关,他的一生还用过很多的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但“沈从文”是叫得最响的一个,估计也是他最钟爱的一个笔名吧。

沈从文的祖父是汉族,他的祖母却是苗族,因此,在他的身上,有着汉族和苗族两种血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多见对苗族风情的描述,这跟他的居住地有关,也跟他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有关。

写《边城》的时候,沈从文只有二十九岁,用时间推算,是1931年,他以清新的笔调,贴近自然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所在,通过描摹一方山水,纯朴的民俗风情,天真美丽的少女,勤劳善良的青年,将人们带入一个偏远的荒僻的风景秀丽的山水小城,在异样的山水中感受翠翠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那无法预见的命运的哀伤,让人们对这部小说看后一直无法释怀,阅后成结,沈从文以小说的方式将《边城》推到了世人的眼中,而他也憑借这部小说一举成名,成了近代作家中让人无法忽略的一个扛鼎人物。

纵观沈从文的一生,可以说是始终带着传奇色彩,不喜欢读书,却成了赫赫有名声震国内外的大作家。身为人师,却有追求女学生的勇气与执着。沈从文最经典的爱情语录里曾有这样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而这最真的表白,便是说给他的学生张兆和的。为了追求张兆和,沈从文可以说是用尽了所有的文辞和文采,在他追求张兆和的过程中,为张兆和写下了三百多封情书,最终,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张兆和被他打动,而正是因为张兆和,才有了《湘西散记》《从文家书》,甚至《边城》。如果说沈从文是一口深不见底的水井,那么张兆和便是将那口井水汩汩引出来的掘井人,有时,人真的不得不佩服爱情的力量与能量的巨大,它可以让人荣如春草,也可以让人枯似秋叶。在沈从文的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诗人徐志摩的影子,徐志摩也是一个因爱而生,因爱而才如泉涌的人,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爱情至上无怨无悔的禀性和纯真。

沈从文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平房,其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这所宅院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属于晚清建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平面布局是两进,有十间房屋,室内装饰都很考究,是南方宅院的典型代表,沈从文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现陈列有沈从文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还有沈从文的各类著作,我在这个小小的精致的院落中慢慢的盘桓着,徜徉着,端详着,品味着,感知着,阅读着,用十二分的虔诚走进沈从文的世界。这里有少年的沈从文,中年的沈从文,老年的沈从文,还有一尊不知什么材质做的半身石像,依然是微笑而平和,不惊不喜,不嗔不怒,沈从文用他的淡定与平和最终在岁月的波澜中度过了他并不安稳的一生。1988年,他在北京病逝。我立于他的像前,向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算是一个文学后辈远道而来献上的最虔诚的爱戴和敬意吧!

见有人在柜台购书,我也要了一本《边城》。虽然,此时此地此境,无人签名,亦无人盖章,但是,也算是我不远千里来寻找沈从文的一个纪念和见证吧,以前读《边城》,都是借来的,总觉得书非借而不能认真地去读,如今,因了这本自己可以留存的书,而打开了我与大师对话的天窗,想到此,又是满心欢喜的,手捧《边城》,以一种肃然的心情步出屋门,阳光正好,已经可以感受到融融的暖意了。

趁时间还早,我又抬脚去了沈从文的墓地,算是让这一路的行程圆满而了无缺憾。

沈从文墓地位于沱江畔的听涛山,墓碑为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茹,高2.8米,宽1.9米,其前身是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也是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观光的场所,又名“杜母园”。鉴于家乡人民对于沈从文的尊敬和爱戴,凤凰县政府与其家属商量,将其骨灰安葬在听涛山下,碑石正面,集其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沈从文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曰:“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该碑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刻。

旁边另有一碑,为凤凰县政府所立。

先生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先生爱祖国、恋故乡,时刻关心国之安、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堪称后辈学习之楷模,特立墓地,以示永远怀念。———凤凰县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清明立。

看罢这一切,我在墓碑的正前方恭恭敬敬地站立了下来,心里默默地念道:沈从文老师,我来看您了,因为喜欢文字,结识了您,因为热爱文学,走上了当年您走的路。数年来,您在我心中都是一个不朽的传说和璀璨的神话。如今,我不远千里,从遥远的北国来到了您所在的这个美丽的南方边陲古城,只为看您,只为敬您,只为一观您的出生地与遗容。而此次前来,满足了我所有的心愿,您虽不能言声,但您的文采精神和品格将会一直影响着我,如夜月照我前行,在此让我献上一个文学后辈对您最虔诚的瞻仰和致敬!

尔后,我默立了三分钟,脱帽致意,又鞠了三个躬,然后退步慢慢地离去。

沈从文一生酷爱写作,及至后半生,却放下了手中的笔,做起了学问研究,而这学问一做,却又做出了名堂,著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从而填补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空白。他曾经两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终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如果,如果他再多活半年或者是一年,他说不定已经站在世界文学史的舞台上了,可是世间事就是这么无法确定和不可捉摸。

每个人的人生似乎都有着太多的不完美和遗憾,但看着先生脸上平静温和的笑容,又觉得他是知足的,不在乎的。是啊,人生的意义,终不能以奖来定生平,先生尽管一生坎坷,起起落落,但却也活出了大儒大雅,活出了人间一道最独特而又生生不息熠熠生光的景致。

风景凤凰独好。步出凤凰古城,心里依然在如潮水般奔涌,纵横千里。愿先生的希冀永在,愿先生倡导的人性永存!

实习编辑孔文越

猜你喜欢

凤凰古城边城故居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皈依真·善·美
从反垄断法搭售的角度看旅游景区套票
由符号学认知凤凰古城景观的形式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