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流放者归来
2020-05-14李约热
李约热
那一年最流行的歌是《相约一九九八》。
那一年我31岁,两个女儿1岁。我在县广播电视局负责广告、点歌节目。广告做得最多的是各种门店开张,还有县政府和各部门的通告;接到点歌单,点得最多的三首歌,是孙悦的《祝你平安》,蔡国庆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和陈明的《快乐老家》,反反复复,听得我差点抑郁。
那一年,洪水泛滥,士兵们死守长江堤坝,涌现出很多英雄。而我,像只困兽,浑身不自在,埋下要到远方冒险的念头。
对,是冒险。因为女儿刚刚一岁。这个时候远行,简直就是冒险。
但是我又觉得这是我人生一次最重要的机会,如果错过,“万劫”不复。
到北京去。
九月,T6次特快—一个人的文学梦,往往有趟绿皮火车陪伴。咣当咣当,车上昏睡两天,夜晚到的北京。转公交,到站时没人提醒,等到下车,车上一位老人探出头来,哈哈,你坐过站了,幸灾乐祸。刚下车的一位中年妇女,及时指路,我终于赶上最后一班地铁。朝阳门站,坐“面的”,到东八里庄,鲁迅文学院,泊在黑暗之中——这是全中国文学青年到北京最初、最好的落脚点,或者说是收容站。
听的是影视课,学制一年,跟家人说,只上半年,然后回去。没想到一待就是四年,刚好一个“本科”。
我真是喜欢这里。看录像带,一部接一部的电影。之前只知道奥斯卡,这一回才晓得还有威尼斯和戛纳。以前只知道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这一回知道君特格拉斯、塞利纳、索尔仁尼琴。有了换血一般的感觉。
我是个迟到者——我曾经在县城一个朋友的宿舍里,对着窗外的江水写作,写什么,写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明显的花拳绣腿。
写作者的大脑,很多时候真的不能由自己,以及自己熟悉的县城、乡镇、村庄来“开发”;写作者的大脑,很多时候,真是得由北京这样的大地方以及君特格拉斯、塞利纳或者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大师来“开发”。矿藏是矿藏,工具是工具。真不能把矿藏当工具。对我来说,北京就是“大型修理厂”,君特格拉斯、塞利纳或者索尔仁尼琴就是“大型挖掘机”。
这是后来我对自己“北漂”的“认识”。
这四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当时还在迷惘之中,但是不管怎样,我的“文学生活”,就在迷惘中从北京开始了。
鲁院课堂上看的那些电影,授课老师说的那些文学作品,是我生活的底色。我的同学们,则是我的同道。忧郁的,快乐的;有目标计划的,茫然无措的,都汇集在这里。
白天上课,晚上在鲁院楼下,有人朗诵《圣经》: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人唱歌,郑钧的《灰姑娘》:怎么会迷上你,我在问自己,我什么都能放弃,居然今天难离去……五六十号人,来自天南海北,在鲁迅文学院,听课,写作,透过这里看北京。
很难忘的一段日子。
我是兴奋的,除了听课,北京韬奋三联书店,东棉花胡同中戏小剧场,看书买书、蹭戏,完全是另外的一种崭新的生活。这是命运幕墙上的一道缝隙,人生幸运圈上的第一环,被我给抓住了。我当时交往得最多的,是几位儿童文学作家,他们一本接一本地给书商写书。好奇的我也仿效,反正觉得那样能挣钱。我花了三千元在中关村买了台组装电脑,用了二十天時间,也写了一部“青春文学”,五千块钱卖给了一位湖南书商。这是在小县城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后来在地铁上看到自己写的书在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留在北京“北漂”也是很偶然的事情,一个人所谓的好运气,往往都是一个或多个人帮助的结果,在北京,我遇到了“贵人”,请允许我说出他们的名字:赵兰振、陈锟、卢枫霖、廉荔桦、刘连壁、陈晓莱、卢望平……我先在出版社上班,后到央视打工,他们是我的摆渡人。关于在北京的生活,那是一部小说的容量,世纪之交的北京岁月,待我好好沉淀再小心奉上。总之,我那时充满“斗志”,两个例子:
一、 我在电视台,主要做栏目包装,负责写串词,一般写好串词交给导演,就万事大吉,不用考虑在演播室录像的事情。那一次,离录像的日子还有一个星期,领导突然告诉我,这次录像由你负责组织完成。我一听就傻了,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突然被推下河,只能靠本能来扑腾。好在往常录像时我就在演播室里观摩,加上同事也很帮忙,终于过了这一关。因为录像时不停地发指令,脑子里全是回音和录像时的画面,当天晚上我竟失眠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从那以后,这“活”就归我了。一场演播室下来,我要跟很多人打交道,不停地找人,不停地说话。后来我回广西,一句话要说两遍,这就是在北京落下的“毛病”。忙碌的工作,改变了我说话的习惯和口气。
二、 在出版社上班时,每天从八里庄踩自行车,团结湖、工体、东四十条一直到单位,大概四十分钟。那年春天非常寒冷,一场春雪,让人领略什么叫“春寒料峭”。那天下班,我跟赵兰振差不多回到八里庄,兰振突然说,刚才我们路过工体的时候,我好像看见桃花开了。我说,不可能,天那么冷,桃花怎么会开呢?兰振说,是,桃花开了。我坚持说天冷,桃花不会开。我俩打赌,又踩车到工体。结果我输了。桃花真的开了。
现在我想到这些事情,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那个时候,我看似离文学很远,其实就活在文学里,活在自己的命运里。有一天在机房剪片子,机房一排电视,好几个电视在放足球,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城市的名字,后来又看了一部电影《上帝之城》,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刻在我心中,当时我想,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还会不会写小说,如果还写,就用它来做笔名。
2002年5月,T5次特快带我回广西,我想起在鲁院的时候,看的那本美国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的著作《流放者归来》,一群作家去欧洲游历的情形。想想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也跟他们一样吗,离开,回来。
流放者归来。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