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西拉与妻子陈陈的故事(下)

2020-05-14

北广人物 2020年17期
关键词:西拉儿子孩子

陈陈只用了3年3个月,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国际奖学金(全美660所大学,只有40名获得者)。而刘西拉则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同时,还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结构最高研究奖———雷曼·瑞斯科学研究獎。另外,陈陈还在拉法耶特市交响乐团成立35周年纪念演出时,独奏了《青年钢琴协奏曲》,这是美国音乐界第一次演奏中国钢琴协奏曲。当地的报纸,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都对这场演出做了详尽的报道。

相隔更远

当年,上海交大的一位老教授,赴美考察时,见到陈陈,希望她毕业后,能到上海交大来工作。陈陈学成归来,上海交大就正式接纳了她。刘西拉回来时,上海交大当然也希望他能到他们那里去工作。但他考虑到上海交大的土木工程系当时还处在草创阶段,他在美国学的很多知识,恐怕一时还派不上用场。于是,他最后还是选择到清华大学工作。可是如此一来,他们又不得不开始两地生活,相隔的也更远了。但陈陈却很为刘西拉能在清华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而感到高兴。她说:“夫妻俩就是整天待在一起,又有什么意思?像树洞里的一对蘑菇,你看我,我看你,还不得看傻了。当时,我们岁数都还不是很大,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相当多。和做事业比起来,两地生活根本不算什么。”

几年过去了,刘西拉在清华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工程委员会委员。他的学术论文多次在中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还被邀请去美国、德国、意大利、苏联、日本等国讲学和文化交流。陈陈也在上海交大成为了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带的一个博士,获得了1 988年全国青年优秀科技奖,27岁就被提拔为上海交大最年轻的副教授。陈陈除在上海交大讲授“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线性规划”“运筹学基础”等课,还时常被清华大学邀请去授课、带研究生,因为她的英语很好,她还常会替一些教外语课的教师代课。

孩子问题

他们的孩子很小时,爷爷奶奶带过。上幼儿园时,回到了陈陈身边。一天,孩子说:阿姨带大家跳沟玩,我不敢。陈陈说:“妈妈现在就教你!”于是,她就把孩子领到屋外,找了条小沟,先自己跳过去,再让孩子跳,直到孩子完全克服了恐惧心理,才算完事。

还有一次,孩子在练琴时,中途不想弹了。陈陈就很严厉地批评了他。孩子咬着牙弹完了,她又说:“从小就要养成做事完整的习惯。”孩子也不容易。在她怀孕5个月时,去哈尔滨出差。一天夜里,她磕磕绊绊地走在一条没有灯的路上。忽然,一脚踏空,掉到了一条沟里。她一边忍着痛往上爬,一边在心里不停地默念着:千万别摔坏了我的孩子!

孩子就要降生了。陈陈的父亲在上海去世!刘西拉瞒着她,写信说“父安好”,又写信劝慰陈母“节哀保重”。但陈陈接到的信却是他写给母亲的那封,原来是他把信给装错了。父亲是含冤离世的。陈陈很想大哭一场,却一滴泪也没掉。她常想:儿子应该得到更多的爱护与培养。但她又不能不全国到处跑,儿子跟着她也受罪。一天夜里,她去试验室加班,儿子醒了,光着小脚跑到楼道里大声哭叫。

后来,她要出国留学。她对儿子说:“妈妈要出国了。”“你又不管我了!”她只好说,“就两年,学完就回来。”结果,两年后,她又开始攻读起了学位。

5年过去了,她深感忧虑的问题发生了:儿子闪动着一双懵懵懂懂的眼睛。那神态就像是藏着什么陌生的东西,又像是某种看不见的缺陷。陈陈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儿子说:“我想干警察,好去管别人。”又说:“干脆当替身吧,可以挣大钱。”再说就是怨气了,怨父母都是博士,自己学习却不行,还说:“我连个业余爱好也没有。真没意思!”

陈陈望着儿子,心都收紧了。“孩子可不能成为社会的废品!”

陈陈的事业确定后,就把儿子从南京接到了上海,边带研究生,边“治理”儿子。她很清楚:要打捞这条小沉船,她不如中学老师在行。她就走访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作为母亲,她更习惯无形的影响。刘西拉每次到上海出差,也会研究儿子的“症结”。

1986年,陈陈被清华大学借调到了来京,儿子也转学到了北京。学习不行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他。刘西拉总是鼓励他:“勇敢地前进,赶上去。”陈陈则是具体要求:“每一步都必须仔细。”一次,儿子拿回一张分数不高的考卷,陈陈就坐在桌前,盯着卷子看,纹丝不动,整整看了一个晚上!过后才说:“题做错了,不等于你不好。学习习惯是个大问题。习惯不好,错误就多,就容易失掉信心。”

儿子终于赶了上来。1 988年,儿子以高分考进了上海交大自动控制系。

人生感言

其实,陈陈和刘西拉生活得还是很开心的。陈陈很少会悲伤。在某些女强人认为不可解的丈夫、子女、事业三大难题中,她选择的是“哪个问题也不能降低标准”的方案,并都找到了满意的解。她不太赞成以牺牲家庭和子女为代价,取得事业成功的做法。

刘西拉则说,没有可以发挥能力的工作,家庭又能有什么乐趣?至于总有表示不理解的人,他认为:也许因为把家庭和事业想得太深,才使人难以理解吧。还说:我们这个家如果放在另外的坐标里(指过去和现在仍因三线建设分居的人们),其实不算特殊。

当然,这样的家庭模式也很别致,只是人们的理解不同吧。一天晚上,刘西拉在和陈陈通长途电话时,提到了莫扎特,他很有感触,然后就给笔者发来了如下一条短信,评说了下妻子。兹录于下,也算对陈陈以及这个家庭的一种参考和理解吧:我想“追求”这个名字可能比较好。她一直都在执著地追求着,追求一种理想的完美。正是在这种追求中,渗透了她对祖国的责任,也渗透了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心。

她朴实无华,从不盛气凌人,但真正了解她的人都深知她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作风。她能承受各种挫折、打击和干扰,集中精力默默地奉献,并尽情地享受着努力得来的成果带给她的愉快。她的生活正如莫扎特的音乐,节奏严格,但强弱的对比又不是太强烈,在清新、优美和不太复杂的旋律中,渗透着深刻的意境,那就是对美好事物的积极追求和一种乐观的情绪。

我想,这是我对她的评价。如果有可能,可以作为你文章的素材。总之,不要把她写成一个使人惊讶的人物。而应该写成一个有深刻内涵的普通学者、妻子和母亲。这正是她平凡中的不凡之处。

据新浪网

猜你喜欢

西拉儿子孩子
塔克西拉佛教遗址发掘历程述论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Force-Based Quadrilateral Plate Bending Element for Plate Using Large Increment Method
Cracking Patterns of Shear Wall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ue to Strong Earthquake Based on Mohr-Coulomb Criterion
儿子
Frost Resistance and Damage Velocity of Compressively Preloaded Concr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