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钉肉饼
2020-05-14端木东舸
端木东舸
就情感而言,我最喜欢的还得说北京小吃。
雪白肉头儿的艾窝窝,一口咬下去,那种软糯黏甜,那种桂花清香,总让人能想起挂在嘴角的浅笑;黄里透红的驴打滚,干爽的豆面包裹着豆馅儿的浓甜,中间是黄米面独有的绵软,似是诉说着午后的安闲;一串冰糖葫芦,甜里裹着酸,酸里透着甜,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正是人生本味;咬破门钉肉饼油酥的表皮,汁液迸发而出,夹带着醇厚的牛肉味道,虽然烫嘴,但却能让人大快朵颐……
老北京的小吃,就像是那些胡同里四合院的墙砖,数不清。虽然不见风起云涌,但却也构筑起了这座城市文化灵魂的一条脉络,经久不衰。
出锅的自制肉饼
可是在各种手段都日益精进的当下,很多古老的味道却开始颓靡。这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是痛苦的,因为眼看着很多美好的味道,只能从记忆深处找寻的时候,心里很痒痒。
我第一次吃门钉肉饼,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一天,老妈带着我出门,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饭点儿,到家还挺远,回去吃肯定是来不及了。刚好附近有一家清真饭馆,于是我们俩就走了进去,准备随便吃点什么。
国营的饭馆里,人还不少,没有任何人因为陈旧的环境而有所不适,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老妈问我想吃什么,我看着旁边桌的人都在吃一种圆墩子一样的东西——挺像是馅儿饼,但是比一般的馅儿饼要厚,而且那里面的馅儿,肉疙瘩那么瓷实,看着都过瘾。于是我说,我就想吃那东西……
老妈点了几个门钉肉饼,然后要了点儿稀的。等把肉饼从取餐口端回来,我夹起一个,一口就咬了下去——是真饿了,也是看馋了。结果,还没吃到东西,就被里面爆破出来的热汁儿烫了嘴。虽然有点疼,但是那味道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肉特有的那股鲜香,伴随着微微的葱味儿,让滚烫的汁液在唇齿间留下抹不去的回味。
老妈跟我说,慢点,没人和你抢!我乖乖听话,慢慢地挑开了饼皮儿,把肉饼稍微晾了一下,再吹了吹,蘸上醋,才大口吃了起来。门钉肉饼外皮很酥、很脆,被油脂浸润过后,牛肉的香味四溢。肉馅儿是一个圆满的肉球儿,紧致鲜嫩,一口吃在嘴里却不油腻,还会有微微的胡椒味,在味觉上十分使人满足。
当时吃了几个我不记得了,就记住了老妈告诉我的,那东西叫门钉肉饼,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多少年过去了,那家饭馆叫什么名字,在哪儿,我当年没记住,现在仍然不知道。只是那肉饼的味道却让我记住了很久。
有一回在家懒得做饭了,想点个外卖将就一下,和媳妇讨论了半天也没决定吃什么。最后我问她,吃过老北京的门钉肉饼么?媳妇不知道门钉肉饼是什么,我告诉她,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牛肉饼,很厚,肉很多,吃起来爆浆,味道鲜美。
她当即责怪我,为什么这么好的吃食,她来北京十多年了,我却从来没带她吃过?我赶紧说,现在的门钉肉饼都不太“美好”,所以没带她吃过,今儿咱试试,看看有“长进”了没有。
下了单,等了不多久,肉饼送来了。打开外卖餐盒的瞬间,我的心就凉了大半。一堆黑乎乎的、半厚不厚、看上去很萎靡的东西,拥挤在狭窄的餐盒里……可能是冬天的原因吧,肉饼摸着有点凉,而且餐盒底部有了明显的牛油遇冷后的白色凝结物。
我把肉饼热了一下,然后开吃。肉饼果然不太“美好”。不但很咸,洋葱味儿还特别大,抢了牛肉的香。饼皮也是又黏又软,吃起来没了那种似有似无“嘎吱嘎吱”的口感。唯一欣慰的,是免费送的粥还不错,棒子糁粥,熬得火候挺足,喝起来还算顺溜。媳妇看着我问,你夸了半天的老北京吃的,就这样?我忙解释说,以前真不这样,下次咱自己做。
对于做饭这件事情,我永远是说干就干的。因为我喜欢把各种食材鼓捣来鼓捣去,更喜欢看着亲朋好友把我做的饭菜吃个精光,这往往能使我内心产生莫大的喜悦。
既然是传统小吃,就必须得了解它的历史典故——这是我的习惯。于是在学习制作门钉肉饼的同时,我也查阅了不少资料,基本了解了这道老北京传统美食的来龙去脉。您还别说,虽然只是一个胖墩墩的肉饼,但人家的出身却是极其的不平凡呐。
现在咱们说的老北京小吃,很大一部分出现于明清时期。那个时候是北京城“大融合”的年月。几百年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各色人等聚集京城,为这里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京味菜和京味小吃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门钉肉饼是慈禧太后专权的时候诞生在紫禁城里的。清末时期,慈禧掌权之时,对于自己的饮食要求甚高,几乎可以说是奢华、挑剔至极。有书籍记载,她每顿饭的菜品,不下百十来个,而且食不厌精,每道菜都是御膳房的呕心沥血之作。这种对于“吃”的过分热情以及执着,虽然有极尽骄奢、祸国殃民之嫌,但也必须承认,确实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在清末的一次精进,同时也孕育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菜品小吃,成就了老北京小吃行业的繁荣昌盛。
慈禧是一个标准的吃货!这句话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她不仅在吃上面讲究排场、要求质量,还总会变着法儿想出点儿幺蛾子,折腾折腾御厨们。
某天,慈禧在紫禁城里路过一道大门,看见了红门上排列整齐的八十一颗门钉,嘴里嘀咕道:“这东西这么整齐、讲究也挺好,要是能吃就更好了。”这只是她无意间的一句闲话。兴许是当时饿了,该吃饭了,也兴许是纯粹扯了一句有的没的,说了就忘了。但是当太监的都是八面玲珑心的主儿,听话听音儿,立刻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厨子交流了这个信息。
厨子听了之后,觉得这是个让老佛爷高兴的好机会,说不定可以得点儿赏钱,要真是把老佛爷哄美了,升官发财都是有可能的。于是就絞尽脑汁,开始琢磨怎么能把吃食做成门钉给慈禧端到桌子上。
一筹莫展之际,厨子转眼看到了一旁放置的肉馅儿,忽然一个灵感涌上心头。厨子把上好的肉馅儿精心调制,按照平时烙肉饼的方法,做了八十一个。只不过,这次的肉饼,比平时要稍微小了一些,厚了一些,烙出来金黄酥脆,八十一个肉饼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还真有几分门钉的神韵。
慈禧用膳的时候,侍从把肉饼端了上来。她看了一眼这酷似门钉的肉饼,问道:“这是什么?怎么以前没见过?”奉膳太监赶忙作答:“这是御膳房新做的牛肉馅儿饼,您尝尝合不合口味?”我估计慈禧当时会想,早上叨咕的门钉能吃该多好,这刚到中午就给我做了出来,也真不容易,尝尝味道如何吧。一口咬下去,当真吃出了惊艳!酥脆咸鲜,满口生香。于是慈禧问道:“这肉饼叫什么?”太监回答:“因为第一次做,时间太急,还没起名字,不如太后您给赏一个吧。”慈禧看着金黄酥脆的肉饼,想都没想,直接就说:“长得这么像门钉,就叫门钉肉饼呗!”
由此,门钉肉饼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且成为了宫廷饭桌上的新宠。后来随着前清的覆灭,很多御厨流落民间,这道美味小吃也就跟着一起到了百姓中间,且颇受好评,屹立老北京小吃之林百年之久。
还有一个版本是,宫里的御厨在做饭的时候,无意间做出了这种肉饼,当时还没有什么特定的名字,只是叫肉饼。谁承想,太监呈给慈禧之后,慈禧一吃,还真挺高兴。问这个肉饼叫什么,一听没有名字,就顺着这肉饼的长相,给起了“门钉肉饼”这么一个大号。西太后喜欢的吃食,最终还是流传到了民间,老百姓当然大加追捧。从此,门钉肉饼名声大噪,红极一时。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真实的细节,今人无从得知。但是门钉肉饼是从慈禧那个时代由宫廷流到市井这件事情,确为民众所接受。昔日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了寻常百姓家。门钉肉饼完成了自己从“高高在上”到“市井亲民”的完美转身。
饭馆买的暗黑肉饼
今天的肉饼,还是不是清朝当日的味道?已无从追究。而很多地方做的门钉肉饼,已经不是我几十年前吃到的感觉,却是事实。也许,那个时候吃的东西少,觉得那是美味;也许,时间过久,手艺有所失传,味道稍显参差;也许,利益驱使,难免偷工减料,毁了往日辉煌。既然外面的味道不似从前,那就自己做呗。正不正宗放在一边,最起码是符合自己口味的。
听上去挺玄乎的门钉肉饼,被很多饭馆卖到了很高的价钱。其实,要是了解了制作过程和技巧,自己烙起来,既不费事儿,还能省钱。主要是,口味还不错。做什么事情都一样,不糊弄,就会好很多!
首先是和面。用平常烙馅儿饼的面就成,和法儿也一致,就不赘述了。
再则就是调馅儿。要肥瘦相间的牛肉馅儿,多来点。切点葱末,把葱末用香油腌一个小时以上,不然会有很大的生葱味儿。我不喜欢放葱头,觉得葱头水儿多,容易影响牛肉馅的口感。牛肉馅加香菇水调匀,搅至粉红色,加入五香粉、白糖、生抽、盐、白胡椒、蚝油,浓淡看自己口味。然后把腌好的葱连带着香油一起倒进肉馅儿里面,继续搅和,直到黏稠了为止。如果愿意,可以再放点姜末提鲜。
下一步是包肉饼。把面团擀平,不用很大张,巴掌大小足矣。越薄越好,不然馅儿里的汁液浸不透面皮儿,容易发干,影响口感。尽可能多地往皮儿里揣馅儿,越多越好,不流出来就可以。然后把馅儿包严实,“团巴”成一个小墩子的形状。
接下来就该烙饼了。用平底锅,别放太多油,开始烙饼。勤翻面,等两面金黄的时候,馅儿里的汁液会多少透出来一点,并把饼皮儿弄湿,这时候再翻几次面儿,听见“嗞嗞”的响声之后,等锅里汁儿干了就能出锅了。
就這样,一锅酥脆、鲜香、解馋的门钉肉饼就算成功了。蘸上自己喜欢的醋,就上一瓣儿蒜,一口咬下去,汁液四溢、满口肉香。但是千万得注意,别因为嘴急烫着舌头。再配上一碗小米儿粥,切点儿咸菜丝儿——稀的干的全都到位,吃饱了一摩挲肚子,又充实又顺溜!
老北京人很爱这口,就像对豆汁儿和卤煮的情结,总是挥之不去。尤其出门在外,吃多了众多美食之后,唯独会想念家乡的味道。前不久和媳妇去悉尼,住在了发小家里。发小在那边已经定居,虽然每天牛排、海鲜吃得不少,但还是很想吃一些平常那边没有,在咱们看来却稀松平常的东西。于是我自告奋勇做了一些咱北京人吃习惯了的饭菜,其中就有这门钉肉饼。
那边的肉馅儿和家里的不太一样,怎么调和都显得散,不是很容易抱团儿。但肉饼出锅之后,还是被大家吃光了。一众身在异乡的北京人,一边吃一边说,这味儿,挺正!
我想,可能是在那一时刻,大家都想起了好久没有回去的家乡。那里有历史、有传说,也藏着一个个我们不会忘记的故事。就好比我每次不论是在外面吃,还是自己做门钉肉饼的时候,都会想起很多年前那家我都没记住名字和地址,而且不起眼的国营清真饭馆;会想起一个胖小子,坐在桌子边,被自己的老妈提醒着,慢点儿,没人和你抢!
时过境迁,人已不是那些人,但是肉饼还是叫“门钉”。从高墙宫殿走到老百姓当中的那天开始,由着老北京的传承,到了眼前。就好像老北京文化的那些精髓,在高楼大厦的林立之间,还会彰显出市井的胡同味道,让人舒服!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