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0-05-14饶情情余小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程心肌梗死心功能

饶情情 余小珊

(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多因患者冠脉在急性、持续性缺氧与缺氧的情况下导致心肌坏死所致[1],甚至有大部分患者病情因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引发心律失常,严重增添生存风险。考虑到护理操作不当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2],我院在收治的35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延缓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并改善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取得了理想且满意的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7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病情均经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肝肾功能等)等明确病情;(2)患者与家属知情且同意加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局部或全身感染者;(2)合并精神疾病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将选择常规护理的35 例患者纳入参照组,组中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8.13±1.45)岁;病程范围1-8 年,平均病程(4.15±1.12)年。而选用全程优质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组中男女比例为23:12,年龄60-73 岁,平均年龄(68.25±1.54)岁;病程范围2-8年,平均病程(4.23±1.19)年。在以上资料比较上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病房巡视时注重对患者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予以患者生活与服药指导等。1.2.2 研究组 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具体方法:(1)健康宣教:收集患者病例并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以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作为主要宣讲内容,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同时,考虑到此次研究选取的均为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病情后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2)肾衰竭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认真检查患者尿量与肾功能,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则注重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将患者头部偏向左侧或右侧,观察其呼吸与瞳孔情况,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例如脑部缺血或缺氧等,则在其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通过延缓血液流速保护患者头部组织。

(3)心理护理:因患者发病后对于自身病情的担忧,通常会引发负面情绪,例如焦虑与恐慌等,为避免情绪原因加重患者病情或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应注重通过交流与沟通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在患者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帮助患者解决,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以良好心态接受护理服务。

(4)基础护理:针对接受溶血治疗的患者,注重评估主要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的变化情况,并准备抢救设备与药品。考虑到患者护理期间并伴剧烈疼痛感,护理人员可采取早期吸氧的方式减轻患者心肌坏死症状,缓解不适感。在此基础上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禁止剧烈活动,避免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引发心力衰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其中包括心率(HR)、左室后壁厚度(LVWP)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

同时,在护理结束后向患者发放护理调查满意度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3],若评分在90 分及以上,为高度满意;若评分80-89 分,为满意;若评分在7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依据高度满意与满意例数统计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新功能变化情况

护理前,两组在HR、LVWP 与LVEF 指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三项指标均已改善,但对比改善程度发现研究组更优(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参照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为71.43%、对比发现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s)

注:*P<0.05,与本组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

组别HR(次/min) LVWP(mm) LVEF(%)参照组(n=35)研究组(n=35)t 值P 值护理前126.37±10.14 126.41±10.39 0.006 0.059护理后110.21±9.33*95.18±7.21*2.708 0.014护理前18.97±5.23 18.89±5.25 0.025 0.056护理后15.26±4.36*10.30±3.84*2.006 0.020护理前31.52±6.37 31.70±6.54 0.046 0.058护理后33.42±6.78*45.59±9.20*2.916 0.01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健康状态相对较差,再加上日常生活不规律或治疗依从性低下等原因,极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认为予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可为患者在改善症状方面上提供指导,从而实现抑制病情进展的过程[4]。全程优质护理是护理人员围绕患者病情并基于患者需求开展的个性化护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健康宣教、肾衰竭预防护理与心理护理等,可确保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接受护理后心功能得以改善并满意护理人员提供的服务。具体来说,通过健康宣教可纠正患者在疾病诊治方面上存在的误区,提升自我管控能力。同时,考虑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由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肾衰竭预防护理工作,可予以患者身心强劲保障,减少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在此基础上,主动安慰并支持患者,让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积极调整内心状态,借助良好的心态促进心功能的改善[5]。最后,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指导以改善全身状态。结合研究结果,护理前,两组在HR、LVWP 与LVEF 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三项指标均已改善,但对比改善程度发现研究组更优(P<0.05);同时,参照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为71.43%、对比发现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将全程优质护理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式,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上效果理想,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全程心肌梗死心功能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