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探讨
2020-05-14何娇玲施玉明张梅娟
何娇玲 施玉明 张梅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冠心病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负面情绪严重,身心状态差,生活质量低[1]。针对伴有终末期肾病者,需联合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抑制病情进展。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躯体及心理痛苦往往较大,对护理人性化水平的要求较高[2]。有研究指出,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满意度[3]。本文于本院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取68 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4 例)男女比例为19/15,年龄(75.82±6.79)岁,冠心病病程(6.96±1.48)年。对照组(34 例)男女比例为18/16,年龄(76.84±6.40)岁,冠心病病程(6.87±1.52)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1)环境: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如病床及病房舒适度差、周围环境嘈杂,极易加重患者的痛苦。如环境卫生状况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同样将显著提升,对其疾病的治疗不利。为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建议护理人员确保病房舒适、柔软,病房空气温度、湿度应适宜,应每日通风、时常打扫,确保空气微生物浓度达标,预防医院感染。
(2)心理: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多伴有恐惧、焦虑、抑郁乃至绝望等不良心理,依从性差、痛苦大。为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较为重要。具体心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沟通: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近阶段有无不适,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沟通的过程中,应为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分析不良情绪的来源,并从根源处为其解决问题。②尊重:插管患者上下机时,应减少肢体暴露。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时,应采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护理人员之间应避免谈论与患者家庭、生活等有关的隐私问题。与患者交流时,应采用亲近的称呼,如“X 奶奶”、“X 爷爷”等,拉近护患距离。③放松:血液透析期间,患者一般较为紧张。护理人员可为其播放轻音乐,边播放音乐,边指导患者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3)躯体:为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加强躯体护理同样较为重要。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出汗、心慌、便意等症状时,应停止或减少超滤,缓慢给予50%葡萄糖静脉推注,指导患者深呼吸,提升舒适度。②健康教育:患者的自我干预能力,是决定其躯体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建议护理人员从饮食、用药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嘱患者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食物,抑制冠心病进展。此外,患者同样应依从进行血液透析,促进病情康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s 表示。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SAS(23.61±4.10)分、SDS(24.81±1.30)分、躯体舒适度(8.17±2.0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人性化评分对比
观察组心理、躯体、环境人性化评分分别(95.48±2.80)分、(95.30±1.78)分及(93.48±3.0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2.3 患者依从性与预后
观察组依从性97.1%、不良反应发生率2.9%、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0、生活质量(88.30±5.7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护理效果对比(±s)
表1 护理效果对比(±s)
组别观察组(n=34)对照组(n=34)阶段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SAS(分)58.59±2.58 23.61±4.10 58.69±2.40 35.64±2.00 SDS(分)57.44±1.60 24.81±1.30 57.51±1.57 36.19±3.60舒适度(分)3.85±1.59 8.17±2.00 3.90±1.43 5.20±0.20
表2 人性化评分对比(±s)
表2 人性化评分对比(±s)
组别观察组(n=34)对照组(n=34)P 值心理(分)95.48±2.80 80.49±3.81<0.05躯体(分)95.30±1.78 81.59±4.66<0.05环境(分)93.48±3.00 82.10±1.99<0.05
表3 患者依从性与预后[n(%)]/(±s)
表3 患者依从性与预后[n(%)]/(±s)
组别观察组(n=34)对照组(n=34)P 值依从33(97.1)25(73.5)<0.05不良反应1(2.9)6(17.6)<0.05心血管不良事件0(0)5(14.7)<0.05生活质量(分)88.30±5.74 76.19±3.22<0.05
3 讨 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多伴有严重的负面情绪,且躯体舒适度差。常规的护理方法,虽要求对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但不足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4]。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领域对“以人为本”护理理念重视程度的提高,人性化护理模式出现,并被应用到了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性化护理期间,通过调整环境温度、湿度,改善环境质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预防医院感染等风险,且可使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5]。通过护患沟通、隐私保护、放松训练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紧张、焦虑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通过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使其不良反应预防能力得以增强,确保躯体舒适。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后,患者SAS(23.61±4.10)分、SDS(24.81±1.30)分、躯体舒适度(8.17±2.00)分,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度更高(P<0.04)。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心理、躯体、环境人性化评分分别(95.48±2.80)分、(95.30±1.78)分及(93.48±3.00)分,与未实施人性化护理时相比,患者人性化评分更高,提示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本组患者依从性97.1%、不良反应发生率2.9%、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0、生活质量(88.30±5.74)分,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预后更佳,优势显著(P<0.05)。白玉锦[6]在研究中,以老年冠心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样本,对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给予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可自69%提升至96%,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依从性,提高心理、躯体及环境舒适度,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血液透析不良反应,改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