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情况探析
2020-05-14黄莹
黄莹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资源优势
1.森林资源丰富
三明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全国林改策源地,也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享有“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美誉。全市林地面积19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2.8%,森林覆盖率78.1%,森林蓄积量1.73亿立方米,拥有国家森林公园6处、省级森林公园19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省级6处、保护小区711处。
2.生态环境优良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三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醉氧。全市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1500个/cm3,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标准。天宝岩、君子峰、格氏栲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超过5000个/cm3。三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8年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建宁、明溪等7个县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县级城市前十,将乐、尤溪等6个县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单。二是水美。三明在全省率先实现辖区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是全省唯一进入国家“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位”和“水质变化情况排名前30位”双榜单城市,全市河流健康合格率100%。另外,富含二氧化碳、钙、镁等元素的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和富含氡、锂、偏硅酸、重碳酸盐等微量元素的温泉,极大地提升了水资源的使用价值。
3.旅游消费旺盛
三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180个国家级旅游品牌。2019年,三明市接待旅游人数3917.56万人次,增长18.3%;旅游总收入416.86亿元,增长26.2%。自驾游、动车游成为主流出游方式,红色游、乡村游、康养游产品受到热捧,旅游消费市场旺盛,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4.政策红利支持
随着《三明市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意见》出台,三明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加快发展,先后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业局、中国睡眠研究会签署森林康养合作框架协议,与泰宁县、尤溪县被确定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县,争取到中国睡眠康养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品牌21个、省级森林康养补助资金430万元;有4家森林康养和生态休闲基地成功列入福建省首批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同时,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签约森林康养项目19个,总投资达63.7亿元。
产业概况
三明围绕打造“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全力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2019年林博会期间共推介森林康养项目49个。从国家级层面看,15家单位被授予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市、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森林康养人家;从市级层面看,确定三元格氏栲等7个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见表)。
表 三明市部分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发展模式
三明市立足资源禀赋,将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绿色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1.“森林环境+现代医学”的森林医院
三明市充分发挥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和市、县、乡、村“四级联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势,把森林康养产业和乡村振兴、养老产业结合起来,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森林康养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建设医养结合型森林康养基地。如大田桃源最氧睡眠小镇森林康养基地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睡眠脑电监测系统,设立了睡眠专科门诊,配置诊疗室、药房和收费系统,并开通了医保报销系统;同时,对接科研院所,坚持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探索开发有益于睡眠的药膳套餐菜单11种,促进游客森林康养好睡眠。
2.“森林环境+传统文化”的森林书院
文化是森林康养的重要资源,森林康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的有机和深度融合,既是文化和森林康养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森林康养发展的必然规律。三明找准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地推进二者融合。如泰宁县“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基地,将当地保留的传统农耕文化和深厚的岩穴文化融入森林康养,形成以李家菜园、丹霞风光、静心书院、闽台美丽乡村交流中心和鹿趣园等为核心的森林康养基地。
3.“森林环境+温泉休闲”的森林温泉
在森林康养产品设计上注重突出“林深水美,宜居宜养”的特色,做足林与水的文章,打造康养旅居、普惠养老、保健养生、休闲度假和森林体验等多层次、多种类、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基地。如清流天芳悦潭森林康养基地,充分运用温泉密集和群山环抱的优势,在原有温泉区、水上乐园和度假酒店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发展森林旅居、开发森林食品,让游客实现自然山水与休闲养生的双重体验。
4.“森林环境+森林漫步”的森林操场
森林是都市人群疗养身心、释放压力、重获平静的优良选择。三明森林康养项目建设在拓展产业链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森林健身益智、修养身心的作用。如永安天斗生态森林康养基地以“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建设牡丹观赏园、林业科普栈道、听涛亭观景台、南溪休闲栈道、双虹桥登山栈道以及西溪岬观景台等设施让游客行在林中、观在云端。
5.“森林产品+教育互动”的森林研学
研学旅行在开拓个人视野、夯实知识纹理、增智启慧、涵养德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旅行模式,三明在森林康养项目规划上充分考虑研学因素,将当地的红色资源、传统村寨等旅游资源融入其中,突出教育互动。如三元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的森林学社,通过设置自然教育研学综合楼、多功能综合楼、亲子楼、森林主题餐厅、森林文艺沙龙、阳光草坪与水趣乐园等设施,实现在森林教育实践中乐享、乐读、乐学及乐研。
面临的问题
1.森林康养认知不足
三明市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对于普通群众而言仍属新生事物,多数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游山玩水、观景旅游,或将其定义为“度假村”“乡村旅游”,忽视了森林康养在保健养生、康复疗养以及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认知不足或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
2.项目体验效果不佳
三明市现有的森林康养项目多是基于原有的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度假村和自然保护区等的升级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森林康养基地与健康养生配套的设施简陋、服务形式单一、主题特色不够鲜明以及森林康养体验效果不佳的问题。
3.行业制度规范不明
森林康养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三明市目前仅出台了《三明市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意见》,对于产业发展的制度、标准、规范等的制定相对滞后;加之森林康养涉及林业、旅游、医疗和卫生健康等领域,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确,多头管理、相互踢球的情况。
4.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目前,多数的森林康养项目仍停留在满足游客感官体验为主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运作模式。现有的森林康养从业人员多源自旅游行业,缺乏医疗、康复等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导致森林康养产业“虚有其表”,“康养”成效大打折扣。
发展建议
1.增强宣传推介,扩大品牌影响
一是借助宣传册、微博、微信、政府部门官网以及主流媒体等平台,强化自然教育,推广森林康养文化,向公众科普康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提高公众对森林康养功能的全面认识。二是组建全市森林康养基地联盟,通过博览会、互联网等形式抱团推进,及时发布多种森林健康和娱乐体验活动,开拓消费市场。三是进一步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设计三明森林康养标志,争取北京林业大学进行品牌论证;争取与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合作,开展森林康养(疗养)基地认证和实证研究,提升品牌美誉度。
2.强化科技支撑,满足多元需求
一是鼓励森林康养基地与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森林康养安全性、健康性等研究,发展科学的森林健康技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二是推进“互联网+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打造森林康养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探究不同层次康养人群的消费需求,优化森林康养产品配置,满足多元化的森林康养旅游市场需求,实现智慧森林康养。
3.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评价体系
一是创新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和森林康养的行业规范、标准,有效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构建森林康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细化不同类型森林康养基地的认证标准,遵循统一的标准筛选出合格的森林康养基地。三是开展森林康养环境监测,实时发布生态及服务数据,确保森林康养服务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品质
一是加强森林康养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依托当地高校开设森林康养相关学科和专业,定向培养高水平、专业化、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队伍。二是引进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团队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探索运用连锁式、职业经理制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森林康养管理人员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完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开展森林康养从业人员能力水平评价工作,促进康养技术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