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多维路径

2020-05-14刘志筠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华人工智能传统

刘志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开始加速更新换代,并逐渐融入人类生活。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和韩国等相继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战略,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战略支撑的新技术革新和应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历史积淀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探索人工智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路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对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机遇

1.提供了新的技术载体

以前,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以文字记载、口头、言传身教等为特点的自然传承为主,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的融入高度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传承和创新的要求。传统文化逐渐借助新科技媒介扩大传承参与主体、拓宽传承渠道。大数据背景下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智能终端APP等已经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人的智能得以延伸和拓展。数字化、影像化记载保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AR(增强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等确保了传承难度大、濒临失传、程序繁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续性。如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助力兵马俑复原,智能机器人表演陕西皮影戏,以AI、VR(虚拟现实)以及AR等计算机技术融入“丝路计划”、建设“数字敦煌”等,人工智能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2.拓宽了传播渠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民族文化受语言、习俗等因素影响,在跨民族或跨境传播过程中往往因为受众与传播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立场不同等原因,产生文化交流信息不对称,形成文化交流障碍或误解,而人工智能助力文化通过机器翻译或虚拟现实等技术完成跨民族、跨地域的零距离无缝交流,如抖音APP中的中国功夫、中国刺绣、中国茶艺、中国古琴、中国曲艺等频道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记录和分析了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特征实现智能匹配相关推送,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3.提升了认知体验

人工智能的表现形式比传统的自然传承传播形式更加灵活多变,优化和提升了受众的认知体验,增添了无穷的现代科技魅力。如国家文物局和网易联合打造的国家文化遗产公开课,赋予历经风雨的古代文物以生命,使中华文化遗产异彩纷呈,让世界惊叹中国古人超卓智慧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挑战

1.难以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性

借助人工智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一定程度满足了受众者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但眼花缭乱的智能化选择让更多的人倾向于观感享受、浅阅读以及碎片式阅读,对于形式的追求大于内容的思考,扰乱了人工智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人工智能是技术手段,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术载体、表现形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工智能承载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是人文情怀的累积,正确理解二者在内容与形式上辩证统一的关系,浸润于人工智能“热”下的“冷思考”弥足珍贵。

2.难以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人工智能虽然便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也影响了其优秀特质——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毛泽东认为,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就不是唯物论者。缺少感官感知的人工智能,没有自己的思维,它不过是对人类设计程序的执行,是综合人类认知的行为模仿,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凝聚,起源于对生活、社会的感悟,成就于对社会的创造,因此过度使用人工智能可能会造成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懒于思考和创造,长此以往,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性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降低。

3.难以保证网络治理的规范性

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而监管具有先天的滞后性,人工智能监管往往落后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导致适应智能化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给网络治理带来重大挑战。对于面向全球开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要时刻警惕以各种华丽外衣示人的文化修改或人工智能算法改写,及时调整监管策略以及补位监管技术。

多维路径

1.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文化传承的广度和创新的深度

结合5G网络的稳步推进,进一步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广度,能够让每一位中华儿女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用人工智能并不是要放弃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方法,二者互动融合,将会给人类留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挖掘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深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不断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动态中把握其发展规律,摒弃因缺少创新而流于形式的粗浅传承,找到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切入点,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随着人工智能的更新换代,人工智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诠释和解读将更加深入和系统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2.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

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聚焦的核心,优化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是实现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人工智能应用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教育课堂提供了充裕、优质的教育资源,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助力文化教育模式改革,拒绝“填鸭式”教学,打造新时代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立体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对提升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更加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与学生实时互动,可以利用全息影像技术让学生通过三维立体成像感受历史虚拟场景,也可以利用AR/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与浩瀚等,浸润式的教学模式是人工智能走进教育领域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有效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发展。

春残无客 彭颖/摄

3.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文化传承的精准化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对人们的公众文化需求广泛收集并进行个性化分析,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精准化。人们浏览、关注过的文化模块会被全程留痕反馈给大数据库,数据载体通过记忆、存储、计算和分析等智能算法传递给决策层,决策层根据人们的需要制定出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中华文化相关推广策略,平台根据用户需求每天适时更新。如百度搜索通过精准信息推送,帮助更多潜在需求人群了解和获得相关文化信息。

4.建立人工智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融合的长效发展机制

一是针对使用人工智能载体频率较高的群体定期开展公益性人工智能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如教师、公务员等,之后进行横纵向辐射,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实现人机互动和谐。二是根据人工智能收集、储存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数据,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依托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之间高度合作,联合研制出适合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产业,形成人工智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融合的产业链,开发出基础版智能文化产品和升级版智能文化产品。基础版智能文化产品,如在游戏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视剧、纪录片等。升级版智能文化产品,如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联合开发数字创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故宫文化产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等。通过不同的文化业态,联合打造“人工智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路径,形成规模化文化产业,助推中华优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规范和健全人工智能监管体系,以绿色的生态链接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使用者的行为决定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高人工智能使用者的职业素养,是人工智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思想保障。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承载着使用者的职业梦想,减少人工智能的技术漏洞,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技术保障。三是人工智能传承的文化产品包罗万象,游戏、动漫和影视等文化产品都被嵌入了一定的价值观,确保文化产品在植入人工智能之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传承内容的正确性,三者有机结合,对人工智能发挥技术作用,保证以绿色生态链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人工智能传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数读人工智能
少年力斗传统
下一幕,人工智能!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