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思考

2020-05-14李金路王玉洁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5期
关键词:永定河三山西山

李金路 王玉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其中,文化中心的职能落实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可见,编制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划,既是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西山地形地貌类型多样,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靠近京城的小西山,更是历朝历代建设经营比较集中的区域,拥有以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为重点的皇家园林和寺庙文化资源,它和永定河一同构成了山水相拥、阴阳交融、人文荟萃、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综合体。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看,三山五园都是西山永定河山水文化建设的核心。

高端定位

1.顶层策划

北京古城是清代的国家政治中心,西山郊外的三山五园构成了当时的第二政治中心。今天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划要以“我即人民”的更高战略视点,进行顶层谋划。重新审视三山五园这一传统园林文化遗产,“三山”是山水生态之“巢”,“五园”是文明成果之“凤”。因此,应大力构筑山水之巢,引进、培育、积淀未来中国园林文化之“凤”,为国际和国内、中央和地方、工作和生活,提供多层次的复合生态产品。

2.战略目标

文化是影响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习俗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可视之为物质财富的信息状态。而文化带的规划目标则是:激活文化中的信息,探寻文化中的精神和创意,释放其中浓缩的能量,转化成发展的实力,最终促进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因此,“软”文化必须要发挥“硬”作用。

(1)从中华文明古国的历史维度看,西山永定河作为一个文化复合带,积淀了历史文化(如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包含了近现代文化(如民俗风情、红色基因、工业遗产)、孕育了未来文化(生态文明、园居生活)。这三类文化将共同构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价值。

图1 山水空间按梯度分类

因此,要做到保护历史文化、培养当今文化、引领未来文化,就必须完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整体文化塑造。只有使西山永定河区域规划的人类建设活动具有文化属性,文化项目可以承担起现实的功能需求,且对其建设项目按照文物的高标准要求进行营造,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形成未来新的文化沉淀。

(2)沿永定河形成的山水生态脉和沿西山山麓形成的家国情怀文化脉,记载着从远古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与生态演化的历史脉络。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依托其山水文化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或可实现两大功能——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区域和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载体。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应当实现三重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加大力度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中级目标:借助历史文化,整合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构筑城乡家庭美好生活。三是高级目标:构建未来的集风水、风景、风情和风俗于一体、服务国内外高端综合需求的中国风景园林文化带。

资源禀赋与重构

1.梳理山水空间

西山永定河一带的文化具有“山水间、生态上、风景中、故事里”的典型特征。通过对山形水系的分析,结合文化资源的特点,可将区域内的山水空间按照自然-文化的梯度进行分类(见图1),做到资源分层使用:一是生态野地——纯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二是风景美地——山水环境中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如风景名胜区。三是风水宝地——风景中最佳处,传统藏风聚气之地,有着巨大潜在的资源价值,如三山五园等园林。四是风情佳地——风景中具有民俗文化的地方,如爨底下村等传统村落等。五是文化圣地——山水中文化价值最高的地方,如世界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这样才能使山水风景和文化资源做到分类、分级,精准保护和科学利用。

2.讲述文化故事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文化与自然的紧密交融。将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评估,再与山水风景、生态系统进行重构,可以向全世界不同的人群,讲述不同层次的故事。

(1)北京故事。从都城到乡村,从皇家到民俗,立体讲述北京的故事。一是北京之源。以镇江营-蓟城-燕城-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到今天新中国首都的历史为脉络,讲述北京建城史。二是园林文化。从公元11世纪(金朝)的西山八院,到清代的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苑囿及寺庙建筑,可讲述北京辉煌的园林史(见图2)。三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根据文化带中的传统村落、京西古道、民俗和首钢工业文明等讲述民风民俗史。

(2)中国故事。西山中的各类遗址遗存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从远古、上古、中古到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演进。其中包括新旧石器遗址、先秦遗址、魏晋遗址、隋唐遗址、辽金遗址、元大都遗址及明清遗址等(见图3)。尤其在近现代,西山更是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画卷。

(3)人类故事。距今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出现在永定河上游的泥河湾一带。其后,又出现了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新洞人、北京山顶洞人和北京门头沟的东胡林人等。我们通过石器、玉器、渔猎、游牧、乡村、农耕、工业及信息时代的不同生产生活场景和历史脉络等(见图4),可以讲述人类成长的故事。

图2 北京故事

图3 中国故事

图4 人类故事

积淀文化新资源

1.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完善生态景观格局

将京津冀建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经济发展布局,笔者提出了“一海(渤海湾)、两山(燕山、太行山)、九河(从西向东的唐河、沙河、府河、界河、漕河、南拒马河、大清河、赵王新河和独流减河)、多淀(从西部太行山向东的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北大港水库和渤海)”的生态景观格局(见图5),旨在实现“生态京津冀,美丽城市群,生活且幸福,产业更平衡”的目标,以确保满足围合在山水中间的京津冀核心区内1亿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利用。其中太行山的北部就是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其应当在服务首都核心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未来文化的积淀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

2.立足生态补偿,实现文化引领

历史上,西山为北京城源源不断地提供森林、矿产等建材和能源物资,北京的3400年建城史展现了文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交织。西山永定河作为京畿地区的京都近郊,从哲学角度看,是仁山智水;从历史角度看,是京都大西苑;从当今视点看,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国家公园。因此,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必须立足在生态回馈和修复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复兴。

3.建设文化重器,再规划十处三山五园

“老”三山五园是帝王们通过对普通自然山水文化的整合提升,形成了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空间,它几百年来的逐步建设过程是西山永定河区域文化的人化、诗化、神化逐级演进升华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新时代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中,我们也应当像前人一样,留下新的文化遗产。因此,基于让中华山水文化和中国园林艺术服务国际机构的驻华政务需求,满足京津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者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新规划十处三山五园。西山区域内山水环境极佳,可利用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自然地形优势,借鉴“老”三山五园的风景园林艺术手法,整合普通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提供集行政办公、外交活动、金融商务、旅游休闲、游憩养生等功能为一体,文化与生活、生态与景观为一体、工作和娱乐为一体的园居办公环境。

图5 京津冀生态景观格局

(1)规划思路。新三山五园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规模,分层次进行规划设计。一是根据国际和国家层面的政务活动,可以从中南海到北京老城,从“老”三山五园,拓展到新三山五园。二是延伸旅游路线,构建新的三山五园景区景点,开拓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百姓休闲娱乐等活动地点。

(2)空间选址。通过高铁及其支线联系中心城区,利用风景园林的优势,结合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和交通运输等因素,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优秀设计手法,整合山水资源,统筹协调功能使用,建设宜游、宜业、宜居的去处。同时,置换一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工业区所占有的优质山水空间(见图6)。如房山区的谷积山青龙湖组团、金陵组团、宝金山组团、上方山组团及云居寺-石经山组团(见图7);石景山区的小西山西南部三家店、南部的潭峪组团(见图8);海淀区的黑龙潭组团、昌平区的高崖口组团等山水区域,都可以成为新三山五园的参考选址。

图6 新三山五园房山区选址

图7 藏风聚气的金陵十字寺组团分析

图8 小西山南北坡选址

猜你喜欢

永定河三山西山
为了“母亲河”水清如翠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三山虎山血战辉映青史
过沈阳故宫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勃勃生机的永定河
西山公园
镇三山
母亲节拍摄母亲河
睡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