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旭华:为祖国深潜

2020-05-13华辛编文王新民绘画

少儿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旭华带队核潜艇

华辛编文 王新民绘画

1.去年9月17日,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在辽阔海疆筑起了“水下移动长城”。

2.黄旭华于1926年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医生世家。幼年,受父母影响,他想当医生治病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家乡学校停办,他去异乡求学,走了4天山路,脚都起了血泡……

3.黄旭华好不容易找到学校,却发现日军也侵略了这里,飞机常在上空盘旋、投弹轰炸,上课成了打游击。在这里,他立下新志愿:“我要造飞机,我要造军舰,抵御外敌入侵!”

4.19岁时,黄旭华考进交通大学造船系。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外国专家指导下,他设计了新中国第一艘扫雷艇和第一艘猎潜艇。

5.1958年,为保国防安全,我国开始秘密研制核潜艇,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可是,大家都没见过核潜艇,而且外国对相关资料保密。他迎难而上,带队大海捞针般搜集零星资料,反复拆装外国制造的儿童玩具核潜艇,确定了核潜艇布局。

6.核潜艇有成千上万的配套系统和设备,重数千吨。它下水后必须稳,但人们研制它时没有相应的尖端测量设备,黄旭华带队用土方法干:每天用磅秤称上艇设备和下艇的边角料等,根据数值算艇各部分的重量。

7.黄旭华还用类似的土方法解决其他尖端问题。比如,当时没电脑,他就用算盘计算。为确保准确,对每一个数据,他和同事分为两三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算,直到结果一致。

8.在黃旭华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4年后,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进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9.此后,黄旭华不断改进后续型号的核潜艇。1988年,我国进行首次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检验核潜艇战斗力。试验存在艇毁人亡的风险,但黄旭华毅然决定跟官兵一同进艇,是世界上首位在该类试验中随艇深潜的总设计师。

10.试验当天,核潜艇慢慢下潜,接近极限深度时,承受巨大的水压,发出咔嗒声。黄旭华研究实测数据,判断艇无恙,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的深潜纪录。试验成功了,他即兴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11.由于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约30年间,黄旭华一直是“失联”状态。家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见到他。1986年,两鬓花白的他才回乡见到年迈的母亲,忍不住热泪长流……

12.如今,游弋大洋40余载的“长征1号”已退役,而黄老仍在“服役”:整理资料,为年轻人答疑解惑。他说:“我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黄旭华带队核潜艇
黄旭华院士捐出1100万元个人奖金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环球华人之黄旭华
“殡仪馆”搞宣传
对国家尽忠是最大的孝
军营哈哈镜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