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之路上且行且歌
2020-05-13谭娜
谭娜
摘 要:教室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师生活动最多的场所,更是学生内心最为认可的精神家园。“幸福教室”创建的提出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崇高追求;“幸福教室”创建的过程是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一段美妙旅程;“幸福教室”创建的作用似随风潜入的春雨般润物无声。
关键词:幸福教室;教育本质;精心布置;潜心引导;用心引领;提醒幸福;发展内驱力
教室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当这个家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活力,充满着浓浓的温情和幸福的味道,并得到师生家长广泛认可与赞许时,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内心的自豪感与骄傲感将极大地被激发,其成长必将注入新的、强大的内驱力,班级发展亦将得到质的飞越!这样的教室我们称之为“幸福教室”。
一、“幸福教室”创建的提出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崇高追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我想,我们提出“幸福教室”创建是站在教育最前沿的举措,能帮助学生打下这样的基础: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人格,成为和谐社会里的“幸福人”。这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崇高追求。
二、“幸福教室”创建的过程是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美妙旅程
(一)精心布置,让教室美美的——打造幸福教室的“形”
任何人进入到一个整洁、美观的环境中都会产生一些愉悦的体验,教室是师生在校园里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如果我们像布置自己的家一样用心地去布置这间小小的教室,不仅体现了师生对班级的热爱,也体现了师生对学习、生活、工作的热爱。我们推崇在教室布置上做到三化,即净化、绿化、美化,让教室充滿绿色,充满勃勃的生机,充满浓浓的书香。
(二)潜心引导,让教室润润的——凝练幸福教室的“神”
光具备外形还不够,“幸福教室”的魅力在于在这里能让人得到身心的成长,能让人浸润在其浓浓的文化氛围中,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生命成长的养分,这个养分应该就是班级文化的凝练。每个班级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学校的相关文化内涵凝练班级文化。当然班级文化的凝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形成于班级的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全班所有师生共同参与并认可和推崇的,它可以让师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到幸福。它可能产生于体育节活动中那一场畅快淋漓的接力赛中,它可能产生于艺术节班级合奏的乐曲里,它也可能产生于某次考试失利后伤心的泪光中。它可能体现在师生共同设计的班旗、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服上,体现在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共同目标、班规、班训中,创办的班刊里,组织的班会里……这些具有强烈吸引力和向心力的鲜活的班级文化就像一股股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成长,我们似乎时时处处都能听到他们成长时拔节的声音,无须我们过多的说教,只须我们适时地引导和推动。当教室的文化气场日益强盛时,“幸福教室”就有了内在的神韵。
(三)用心引领,让教室暖暖的——铸就幸福教室的“魂”
生命的滋养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阳光和温度。如何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暖暖的呢?那就是良好的班级氛围。如果在教室里,学生时时能感受到平等、民主与尊重,时时能体会到同学之间既互相竞争又相互团结的情谊,时时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包容,能找到个人的自信和班级的自信,那这样的教室就是有温度的教室,在这样的教室里接受的教育也必定是有温度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如果把教室看成一个生态场,它是润润的、暖暖的、美美的,在这其中,将有多少鲜活的生命朝向阳光、朝向幸福肆意生长啊。
三、“幸福教室”创建的作用似随风潜入的春雨般润物无声
(一)“幸福教室”创建是提醒幸福的重要手段
宋朝著名诗人辛弃疾作诗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也深刻地折射出小孩,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们的情感现实,实际上他们应该很幸福舒适了,至少可以说衣食无忧,孩子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业上的。学习固然是一个不轻松的过程,但很多孩子把学习上的压力和挑战,或者说学习中的苦在自己内心中无限放大,觉得自己多么不幸福、多么可怜,而往往忽略了学习中的师长的关爱、同学的情谊、知识的积累、潜能的发掘、精神的丰盈,或者说学习中的乐,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厚,不具备吃苦的精神、自强的动力。“幸福教室”创建活动恰恰可以随时提醒孩子们发现、感受学习生活中的乐,可以提醒幸福。
(二)“幸福教室”创建是触发学生发展内驱力的引擎
也许有人会质疑:“幸福教室”创建会不会因强调满足学生的愉快体验而陷入快乐主义、因强调学生的兴趣而陷入兴趣主义、因强调尊重学生“自然发展的自由”而陷入放纵主义?学校会不会由学习的园地变为“马戏场”?此处必须要阐明的是,我们理解的幸福为:“人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或理想时,内心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 (《辞海》注释的第一条)。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合乎德行的实现活动。”也就是说,幸福不是浅层的、感官的快乐,而是一种深层的人的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后恒久的愉悦。这必然要求人在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肯定、尊重和爱,不然这种幸福绝不会长远和恒久。从这点来看,以幸福为方向的教育并不会偏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也不会抹杀或弱化教育的社会作用,相反可以很好地促进人、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我们曾调查过一批各方面表现较好,积极上进的同学:你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为了父母开心、为了得到老师表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争当先进、为了以后能出人头地……我想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答案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为了幸福。因为父母开心、老师表扬、实现理想、当上先进、出人头地这些不都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吗?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全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应该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让他们觉得这样做很幸福,二是让他们懂得这是在为了创造幸福。前者是一种及时性的、直观的、感性的幸福,类似于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后者应该是一种长期性或延时性的、深层次的、理性的幸福。学生只有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欢悦,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动力,他们才能奋发努力,不懈追求高质量、好成绩。“幸福教室”的创建,可为师生提供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有了这种精神支持,师生的潜能不断得到挖掘,这些积极的、正能量的因素将不断聚集、发酵,产生巨大的能量。
寒来暑往,广大教师种桃种李种春风,桃李回报硕果飘香,教育应有的样子叫幸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一个有选择有追求的教师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他定可尝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苏建祥.助力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幸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2017(01).
[2]毕淑敏.幸福需要提醒[J].初中生学习(中),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