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2020-05-13毛会彬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课文

毛会彬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习作。在学习之初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真正做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统编本三年级教材充分凸显了习作训练这一重点,在习作内容的编排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教师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准确把握三年级教材习作内容的编排特点,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习作興趣。

一、利用已有经验,诱发习作动机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写话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习作教学的起点和源泉。三年级教材重视利用这些已有经验,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习作动机,使学生想写、愿写。首先,习作内容及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为《那次玩得真高兴》。学生在生活中都有畅玩的经历,有快乐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提示语“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引入新课,结合书上的插图引入情境,唤醒学生记忆中的游玩经历、开心游戏等兴奋点,确定习作的对象。再根据提示语“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以及泡泡语中“看照片”“聊一聊”等有关方式,丰富习作的内容。教师可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甚至不吐不快,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其次,习作内容的安排注意利用写话经验。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猜猜他是谁》就可以联系二年级下册写话训练“我的小伙伴”来进行。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又可以在二年级下册“发挥想象把小动物一天的经历写下来”中找到写话经验。不仅如此,这次编写童话的写话经验甚至为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做好了铺垫。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成功经验,并以成功体验激励学生乐于表达,实现由写话到习作的平稳过渡,学生就会变得敢写、会写,进而乐写了。

二、统筹教材资源,分化习作任务

三年级的习作任务并不只是在习作课上完成的,而是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在三年级教材中体现为既有习作单元的重点突破,又有课文、口语交际等内容与习作内容之间的相互勾连,协调统一。

1.习作单元,培养关键能力

三年级教材较以往相比,在习作内容编排方面最大的创新就是单独设立了习作单元。上下两册的主题习作单元分别培养“观察”和“想象”这两项习作关键能力,整个单元中各板块内容之间关联度较高,训练目标明确。

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要突出习作训练重点。在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时要区别于其他单元,明确地指向习作,着重引导学生分别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事物和展开丰富想象的。在单元学习的中间阶段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按照“初试身手”的要求尝试写作,并对照例文进行比较。要充分发挥例文的指导作用,借助例文的旁注,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认真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集中强化而又科学有序的训练,使学生尽快形成习作的关键能力,并以能力的养成增加学生的习作信心。

2.读写结合,用好课文例子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课文和习作、阅读课和习作课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阅读习得方法,习作运用实践”。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写”与单元阅读要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要求“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与单元阅读要求“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它们之间联系紧密,相得益彰。教师在设定阅读教学目标,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体悟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回顾阅读所得,参照课文例子,以利于相互促进。这样,学生会从这些精选的典型课文中学到一些写法,也会在经典课文中感受语言文字和文学表达的魅力。

3.渐次推进,有效整合资源

除了利用课文和习作的关系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小练笔、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板块和习作教学的关系,有效整合教材中的一切有利资源。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在教学《荷花》一文后,认真落实好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对荷花不同样子的描写,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学生有了阅读课上的积累,有了具体段落的参照,在仿写练习时没有了畏难情绪,对家乡田野里的梨花、桃花以及公园里的其他植物进行了描写,顺利完成了练笔任务。接着我抛出“春游去哪儿玩”的话题,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实地去看一看,重点观察风景美在哪里,特别是有哪些喜欢的植物。两天后,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交流,因准备充分,话题切实有趣,学生发言积极踊跃。然后,我指导学生在“交流平台”中欣赏优美语句,并补充一些描写植物的优美句段。至此,我再进行本单元习作教学——“我的植物朋友”,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向习作,注意知识的前联后延,为学生提供多次练习表达的机会,就能为习作做好充分的铺垫,分化习作任务,降低习作难度,学生自然会产生习作的兴趣。

三、明确目标梯度,树立习作信心

三年级教材在习作教学任务的安排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提高,注意目标要求的梯度。从习作篇幅上来看,有“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在习作内容上,由写身边的同学、编童话故事、看图编故事,到写观察到的事物、生活中的现象,再到写植物、传统节日和小实验,最后到介绍动物和写想象作文。从文体上看,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到简单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样写观察作文,有“写印象最深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习作要求缓步上升,形成系列。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平稳过渡,切忌急功近利,任意拔高要求。不要面面俱到,而要一课一得,小步持续推进,使习作训练有基础、有坡度,各项习作能力整体推进,螺旋上升,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习作信心。

四、创新评价方式,保持习作兴趣

在小学生习作教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了“讲评第一”的教学口号。那么,三年級的习作讲评应注意什么呢?

1.放低要求,放大优点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很明确,呈现在教材每单元的起始页和习作提示中。对照这些目标,遵照课标,你会发现,三年级作为习作的开始阶段,在目标要求的表述中多次出现“试着、学写、尝试、习作”等词语,表明教学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而是尝试写、学习写。不是要求学生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只要求学生写明白、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师在习作评价时不要拔高要求,只有教师的要求放低了,定位准确了,才能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在讲评时对这些闪光点适度放大,多给学生正面的引导。

2.交流分享,体验乐趣

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应和同学交流习作,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评价主体,发挥自评和互评的作用,创新评价形式。三年级教材在习作练习后,安排了习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扩大习作成果,使学生乐于分享,体会写作的乐趣,并养成读者意识。通过教材中的读一读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习作成果呈现给自己,呈现给同学,呈现给特定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朗读、实物投影等形式呈现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进行集中赏评,明确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评价重点,介绍习作心得体会;也可以小组内互评,同桌结对子互评。学生在交流评议中既提高了习作水平,也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获得了成功体验。

3.发表成果,收获成功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习作的发表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创设多种途径发表学生的习作。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在墙报上开辟一个专栏,如‘想象岛,展示大家的习作。”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张贴展示学生的习作,可以整理成文集或班级作文周报进行出版,可以选取优秀作品向校报、校刊乃至省内外作文期刊投稿,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班级博客或作文交流微信群等新形式进行交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并且要放大这种习作成果,通过颁奖仪式、向家长写表扬信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巨大喜悦,进而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习作兴趣。

在三年级,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求,关注学情,创新方法,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使习作教学变得有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使学生乐于表达,爱上习作,进而破解习作难题。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