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2020-05-13王建平
王建平
目前,统编本教材在全国所有的小学铺开使用。通过对两个版本教材的对比我们发现,整个小学阶段,统编本教材涉及想象类的习作共安排了十多次。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一、依托精读课文,厘清想象真谛
1.源于生活,创生想象
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的习作策略单元,依次编排了《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以儿童的视野观察世界的精读课文,意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小真的长头发》围绕长头发的奇妙变化展开想象,《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我”因逃避吃饭而发生了一连串奇特的体验。文中的想象新奇大胆,小真长头发的作用突破了现实的束缚,被赋予了钓鱼、拉牛、做户外的棉被以及帮助妈妈晾衣服许多不可思议的神奇作用。鸟窝的形状千奇百怪,陆地上的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进入鸟窝的方式也新奇特别……这一系列的想象都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对现实的理想化的再造与重塑,充满了童真童趣。
2.依托教材,关注表达
《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我”关于鸟窝的各种形状,爸爸大口啃糖醋排骨,以及对口水的一系列的想象均是从生活常识中得到启发。固有的生活经验使文本语言与想象产生有效勾连。阅读是吸收,表达是倾吐。《小真的长头发》中“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还有呢……”“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还有呢……”“就是在露天里……还有呢……”是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情境,“还有呢”将想象的触角无限延伸,引发多种可能,并不断叠加形成想象链,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着力点。这一规律性的语言范式既是文本的语言形式,又是训练学生进行想象表达的载体。同时,《小真的长头发》在体会长头发奇妙用处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聚焦人物动作、语气等,体会写法上的趣味。再结合情境,让学生试着仿一仿,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教学的效果会大大增强。
除此之外,“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均是有效的教学资源。“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总结大胆想象给生活带来的好处,还暗含了“如何想象”的角度和范畴。“初试身手”则以游戏的形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感受想象的丰富、奇特。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联系单元中的各个板块,探索其教学价值,深入理解想象的内涵,引导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事物,扣准“奇”“新”进行合理想象,培养思维的灵性和表达的生命力。
3.品味童趣,引发共鸣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重要载体。《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樹》通过借助插图、文本营造故事情境,引导读者感受想象的不可思议。文本开头以贴近孩童生活的一段关于头发长短的“不服输”的对话为切入点展开叙述,凭借自己超凡的想象力和口才,小真获得了“辩论”的胜利。这一文本的教学价值不仅在于教会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更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运用想象,学会大胆思考、大胆表达的能力。
教学时可结合课后思考题“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等,请学生谈谈文中有意思的情节,并聚焦可以体现想象特性的语言,如“就觉得身上痒痒的”“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等,再融合故事情境,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以此感受童真童趣,引发心灵的共鸣,提升表达能力。
二、借助习作例文,搭建习作支架
1.妙用思维导图,实现构思迁移
文本的构思不但体现作者的匠心,也体现行文的脉络。巧妙的构思让文章表达有理、有序,而思维导图无疑是体现文本构思最直观的载体。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式。《一支铅笔的梦想》以对题目提问的方式开篇,接着以并列的方式罗列铅笔的五个梦想。先阐述梦想是什么,然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述说自己的做法以及感受。每个梦想都以“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借此表达拥有梦想的快乐。而《尾巴它有一只猫》以“怎么能”“会不会”“为什么”等问题展开,阐述尾巴有一只猫独特想法的来由,充满了趣味性。在开展本单元的习作之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习作例文的示范作用,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
2.体悟习作秘妙,提升思辨能力
《一支铅笔的梦想》着力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一系列的想象。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因此将铅笔想成长长的豆角、嫩嫩的丝瓜,这是基于事物的同一性。“我觉得这样的想象自然合理”则启发学生要和作者一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又通过铅笔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这些想法提出的疑问,进一步强化从事物的某种特定特征展开想象。而课后的仿写,为学生之后创作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尾巴它有一只猫》则透过批注,引导学生关注想象的方法——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观察世界。习作例文教学得当,能够引导学生由仿到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习得技法,提升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让学生感受想象的乐趣,鼓励学生想象得丰富、奇特。
三、提供习作平台,促进读写融合
1.找准联系点,拓展想象广度
习作《奇妙的想象》中以“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为引言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比如说《最好玩的国王》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呢?首先想象的对象是国王,又怎样体现国王“好玩”呢?这就需要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搜寻自己或是周围朋友“好玩”的典型事例加以筛选、加工,放在国王这一人物上,这就是联想点。又比如《假如人类可以冬眠》,正是基于人类无法冬眠这一客观事实,所以这一话题是假设性的。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以及具有冬眠特性的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怎么冬眠”“人类冬眠可以带来哪些好处,解决什么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找准现实与想象的结合点,拓宽想象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习作中呈现的题目按植物、景物、人类、物品等进行归类,学生既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习作,也可以增设自己想写的内容,提高习作表达的欲望与兴趣。
2 .以现实为基,把准思维向度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习作与生活紧密关联,想象类习作自然也不例外,它以生活为基点,植根于生活,把生活中的某一现象附着上想象的印记。因此,写好想象作文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善于表现生活的心灵。想象的关键之处在于找准现实和想象之间的落点,通过合理、大胆、奇特的想法呈现。比如:一本书充满了怎样的神奇的魔法?小土豆滚来滚去收获了什么?小树的心思给它带来了哪些奇特的经历?中低年级的想象作文,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黏合策略和夸张策略,并结合生活经验、见闻,透过想象把思维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
3.多途径导向,拓宽想象空间
想象力在儿童的智力因素中是至关重要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想象契机,引导学生徜徉在想象世界,开启想象之旅。《小真的长头发》是由日本作家高楼方子的绘本改编而成的,绘本通常是以图片和文字引发读者奇妙的想象。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诗歌、童谣等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对经典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根据想象把事物再造出新的形象;还可以依托一定的科学知识,把幻想的未来当作现实来写等方式拓展想象的维度,提升学生想象力。
小学的想象作文教学关键是要依托统编本教材,更新教学观念,牢记想象作文“虚中透实”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自由放飞想象,实现所写即所想,激发其丰富想象力,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