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猜读,让学生其乐无穷

2020-05-13陈爱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白兔习题词语

陈爱娟

猜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所谓“猜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已知内容为依据,借助联想或者想象,对未知内容进行推测的过程,它包括生字字音、词语意思以及故事情节的猜测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猜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在猜读中,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对文本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猜读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之乐。

一、猜读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

统编本教材首次出现“猜读”,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是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借助课后习题。如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文,它是统编本教材第一篇全文没有注音的课文(只有部分难字注音),课文配备了4幅插图,在课后“习题2”中要求学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出加点字的意思。由此可见,编者的教学意图在于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大胆进行猜读“蜗牛、发芽、草莓、蘑菇”中加点的字,学生借助插图,很容易能够猜出来。再如一年级下册《咕咚》一文,課后习题中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还有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在课后习题中进一步提出猜读要求:“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二是以泡泡语的形式给予提示,如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中第1自然段下边出现了泡泡提示语:“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再如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文中第6自然段的泡泡提示语:“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闷的意思。”在教学中,把握了编者意图以及呈现形式,教师就明确了教学的方向。

二、猜读的主要教学形式

猜读不是漫无目的的乱读,而是具有一定的方法与依据。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标题猜读

所谓“借助标题猜读”是指根据标题,猜测课文内容可能是什么。如读了《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个题目,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测:动物王国里有哪些动物?它们为什么要开会?开会内容可能是什么?读了《四个太阳》这个标题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测:天上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是不是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有一个太阳啊?这样的猜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以及认知事物的规律,深受学生喜爱。

2.联系上下文猜读

“联系上下文猜读”主要包括猜读某些生字的读音、某个词语的意思等,还有读了上面的内容,让学生猜读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故事。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猜读葫芦与葫芦叶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借助插图猜读

借助插图猜读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统编本教材配备了许多精美的插图,这就为学生的猜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如《咕咚》《动物王国开大会》等课文,除了借助课文题目猜读之外,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就可以借助图画来猜读。

三、猜读在课堂的实施

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真正经历猜读的过程,享受到猜读之乐呢?

1.营造猜读的氛围

设疑,是猜读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用富有激励与挑战的语调提问学生:“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猜出这个生字的读音吗?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样便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猜读热情,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猜读氛围,为快乐学习奠定了基础。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中“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这道习题,练习中需要学生猜读的词语有“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学习这些词语是很没意思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猜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找出第一组词语中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或者有什么规律,然后帮助学生发现第二个字都是“言”、第四个字都是“语”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字带生字的方法进行猜读,这样教给学生猜读的方法,再到让学生自己猜读,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猜读活动中,收获猜读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乐趣。

2.留足猜读的时间

猜读中的“猜”,不是毫无根据的猜,它是有线索、有根据的猜,是一个思考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猜测结果的过程。因此,在教师提出猜读的要求以后,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充分想一想,这是一个搜索经验、整合信息并作出推断的过程,这样一来,在分享与交流中,学生可以充分享受猜读的快乐。

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文中联系上下文猜测“五光十色”一词的意思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把自己猜测到的词语意思与大家说一说。结合上下文中的描写“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等描写,学生猜测到“五光十色”的意思是颜色多、很鲜艳等。

3.关注猜读的过程

在猜读过程中,当学生有了结果的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方法与同伴分享,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并且教师要给出必要的点拨与引导,以使学生在教师与同伴的认可中感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提升教学的品质。

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时,对于课文结尾处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教师让学生猜想一下,他们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有学生说:“小白兔在心里默默地想:‘雪孩子,我在这里等你回来,明年的这个时候可一定要来啊!”有学生把自己化作了小白兔,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呢?雪孩子怎么会变成云呢?”这时候教师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向他们渗透雪化为水,再变成水蒸气升上天空的道理。如此教学,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只小白兔,他们以不同的视角,表达着小白兔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有的关注故事的真相,有的关注故事的结局……学生的想法不同,猜读的结果各异,整个课堂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显著。

4.享受猜读的快乐

在学生猜读过程中,不管是要猜字的读音、词语的意思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局等,最终都需要揭示“谜底”,也就是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我猜对了吗?”。这就需要教师就学生猜读的结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较,可能会有猜对的地方,也可能会有猜错的地方。如果学生猜读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反差较大,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如果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固定答案,教师就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猜读成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猜读的过程重点不在于学生猜读的结果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在不断的假设与推测验证中,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中,教师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猜读: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有些学生会猜想:是不是泉水的声音啊?有学生会猜:“咕咚”是什么东西,会是一个怪物吗?在学生猜读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猜想,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验证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猜读作为统编本教材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遵循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猜读氛围,让学生在猜猜看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到学习的方法和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三龙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小白兔习题词语
找词语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小白兔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