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有机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合物芳香性教学改革探究

2020-05-13欧亚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芳香性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欧亚平

摘 要 在大学有机化合物课程中,理解和掌握芳烃章节中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文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计算化学辅助教学方法及涉及当前研究芳香性前沿实例三个角度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彻底领会苯系芳烃和非苯系芳烃的类型,特别是能够灵活运用休克尔规则来判断非苯芳烃的芳香性。

关键词 有机化学 芳香性 休克尔规则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有机化学课程中芳烃教学背景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高校及高职院校化学、材料、制药、生物及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该课程中,关于芳烃的教学非常重要,主要是因为芳烃及其衍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在学生学习芳香烃之前,学生们就已经学习了几大类有机化合物即烷烃、烯烃及炔烃,因此对于在芳烃章节中前面一部分内容如芳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及相关的化学性质,学生们都能够在前面积累的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而对于后续讲述有机化学的芳香性及非苯芳烃分类上却有时难以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按照讲述单苯芳烃、稠环芳烃及非苯芳烃这样的顺序进行讲解,最后在讲述非苯芳烃的时候讲解芳烃芳香性的判据-休克尔规则(H點kel rules)。此外在讲述休克尔规则计算 电子数时比较抽象,学生们难以理解,而且往往讲述的都是传统的非苯芳烃实例。因此,我们以芳烃芳香性教学为例,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计算化学辅助教学方法及涉及当前研究芳香性前沿的实例三个角度对该知识点的教学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教学探究

2.1教学思路

2.1.1教学设计上下苦功夫

在前面已经提到,芳烃章节中前半部分涉及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而后面主要是设计到有机化合物芳香性的问题。其一,从结构变化设计入手,让学生在研究结构的同时带着计算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去学习和探索。依据图中的结构分类,笔者认为每讲到一类结构的时候,然后考察下它们的芳香性,根据休克尔规则即4n+2规则判别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1)成环原子共平面或接近于平面,平面扭转不大于0.1 nm;(2)环状闭合共轭体系;(3)环上 电子数为4n+2 (n= 0、1、2、3……);只有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环状化合物,说明该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其二,从讲解设计上入手,我们在讲解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的时候,通常是根据共价键理论讨论结构的形成。因此,此时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应该遵循从结构-共轭环上 电子数-芳香性这样一个过程,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就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2.1.2授课过程以“教师+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即是通过提问环节把学生吸引到所要传授的知识点上来。然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过程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带动学生、让学生配合老师点燃课堂教学气氛。现在的学生,老师们在上课时发现,他们尽管上课的时候手机都已经上交到讲台,然而部分学生总是让老师感觉人坐在教室里,而心思不在课堂上。那如何才能吸引这部分学生跟上老师的授课进程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一进教室上课就要狠狠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关键。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元素。以讲授芳香性这个知识点为例,笔者认为首先进入课堂,让学生们自己讲出一些与实际生活中相关的芳烃结构,然后找出结构的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同样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引入学生进入芳香性这个知识情节中。

2.2適当涉及研究前沿

最后,在考察芳香性相关应用的时候,笔者认为老师可以通过了解近年来关于科学家们研究化合物芳香性的相关论文,并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们知道所学知识与当前科技前沿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科研精神。

3结论

以有机化学中芳烃章节中的芳香性知识点为实际案例,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计算化学辅助教学方法及涉及当前研究芳香性前沿的实例三个角度展开教学改革探索,事实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方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促使教师在进行课题教学之前必须自己备好功课,苦下功夫,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投入更多的教学工作量,才能在讲课的时候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基金项目:2017年衡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JYKT201724);2017年衡阳师范学院有机化学优质课程建设经费;2016年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经费。

参考文献

[1] 毛彩,霞高峰,景崤壁.以反应机理为主线的芳烃亲电取代反应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17, 38(08).

[2] 刘艳丽,张红杰,张慧涛,牛莹莹,傅晔,杨瑾.芳烃受体表达在焦炉工多环芳烃暴露致DNA氧化损伤中的作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8(05).

[3] 韦星船,刘晓国.有机化学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初探[J].广州化工,2012,40(09):230.

猜你喜欢

芳香性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芳香性概念的最新进展
卟吩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过渡金属导致物质从反芳香性向芳香性的突变
Alnm(m=0,±1,n=3,4,5)团簇的稳定性和芳香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