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整体态势与热点分析
2020-05-13赵文江艳
赵文 江艳
摘 要:本研究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与分析软件,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文献增长可分为起步发展期、积累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文献分布呈现出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核心期刊发文量少;研究者群体初具规模,但成熟度还不够;通过高频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说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是已有研究关注的重点;网络法治素养和网络道德素养培育应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领域新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159 — 03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公众的生活状态与发展模式。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主要群体之一,其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对网络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网络素养为对象,对2002-2018年之间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论文进行梳理,把握研究现状,透视研究热点,并探测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与分析软件,对大学生网络素养进行定量和质性分析,所采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范围为2019年之前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期刊论文,文献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检索条件为“(篇名=大学生)并(篇名=网络)并(篇名=素养)(精确匹配)”。通过数据库检索并对检索所得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剔除有关新闻、报道等非学术文章后,得到443篇文章相关信息构成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助SATI、Ucinet、CITESPACE等文献分析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梳理出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文献概况及分布特征、作者群体特征、高被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揭示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过程等,客观地反映了本研究领域的整体态势。
二、发文概况
(一)文献增长阶段划分
以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为分界点,中国步入了互联网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网络能力的研究逐步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中国知网检索信息可知,关注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论文最早出现在2002年。之后学界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关注,相关成果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02-2018年间该领域内总发文443篇,年均发文29.53篇。从文献年际变化角度看,可将大学生网络素养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发展期(2002-2007年)。阶段内发文31篇,年均发文量5.17篇,远远低于2004-2018年间的年均发文量,文献累积率(指当年度文献量与上一年度文献累积总量之比)波动幅度极大;(2)积累发展期(2008-2011年)。阶段内发文89篇,年均发文量22.25篇,文献累积率有所降低,且波动幅度减小;(3)稳定发展期(2012-2018年)。阶段内发文323篇,年均发文量46.14篇,远超2002-2018年间的年均发文量,文献累积率波动幅度继续降低,总体变化趋于平稳。
(二)发文机构分析
将文献信息导入文献题录统计信息分析工具SATI,以发文期刊(Source)为选项进行字段抽取,进行频次统计可知,分别是210、40、20、9、4、3、1、1家期刊发表了1、2、3、4、5、6、7、12篇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文章。这287家期刊发表的443篇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论文的分布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方面,发表1篇相关论文的期刊最多,达到210家,占比73.17%,研究成果呈现出较强的总体分散性。另一方面,发文超过4篇及以上相关文章的期刊有17家,主要集中为教育与信息传播类刊物,共发表相关论文93篇,占发文总数的20.99%,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局部集中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这287家期刊中,属于北大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的为数不多,仅有25家,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8篇,占论文总数的15.35%。这说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还未受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刊物的高度关注。
三、发文作者分析
(一)作者发文量分析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定律之一的洛特卡定律可以对作者发文情况进行分析。洛特卡定律的表达式为fx =C/x2,fx指研究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其中x为研究者發表论文数量,是发表x篇论文的作者数与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数之比, C为常数(C=0.6079)。根据洛特卡定律,一般而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作者数量约占作者总数的60%。通过运行SATI获得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发文作者情况的相关数据如下:发表相关论文1、2、3、4、5篇的作者数量分为为554、36、10、4、1人。可见同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最大数量为5篇,而发表的作者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数量为554人,占发文作者总数的91.57%,远远高于洛卡特定律所揭示的标准量。说明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作者在发表一篇论文之后,没有继续在这一领域深入探索。根据公式计算可知,f2=15.20%,f3=6.75%,f4=3.80%,f5=2.43%。而本研究中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中发表2-5篇学术论文的作者数量与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量之比则分别为6.50%、1.81%、0.72%、0.18%。比较可知,明显低于洛特卡定律中的标准fx值。这就说明对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领域贡献较大的研究者群体还不够成熟。
(二)高产作者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莱斯定律,在同一领域的研究中有一群高生产能力的研究者,他们被称为杰出科学家或高产作者,他们能完成研究领域所发表的一半学术论文,并且“在洛特卡定律原始形式存在的条件下,‘完成该专业论文总和一半的高产作者的人数在数值上等于该专业作者总数的平方根”〔1〕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M=0.749√Nmax,Nmax表示在统计数据中科学工作者所写的学术论文之最大数量值,M为被统计数据中科学工作者入选高产作者的最低发文量标准值。从本研究数据中可知,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为5篇,根据公式计算可知2004-2018年之间发表论文大于等于2篇的作者可称为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高产作者。统计可知,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有51人,发表论文123篇,占总论文篇数的27.77%,远未达到普莱斯定律所规定的高产作者发文总量标准。这说明该领域虽然研究者数量较多,但是高产作者群的科研能力尚且不强或是说没有形成有研究力的高产作者群,研究者对该领域深入研究的热情不够,没有形成较大范围深入的持续性研究。
四、研究热点分析
(一)通过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热点的空间布局
“当两个及以上的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 称为关键词共现, 分析关键词共现产生的中心性可理清研究熱点的演变。”〔2〕通过高频关键词共现社会网络知识图谱可以清楚地展现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情况,测度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有利于把握研究主题,梳理研究主题之间的网络社会关系及内在关联性。运行SATI软件对词频排名前40的关键词得出共现相似矩阵,导入Ucinet,计算各节点的Degree Centrality,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1)。
图中节点即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关键词之间连线线条越粗,表示两者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越多,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紧密。而紧密度高的关键词词群就是该领域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所在。通过图1不难看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节点面积明显大于其他节点,具有高度的中心性和中介性,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和关键节点,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对策、新媒体、培育、网络时代、网络环境等关键词处于次级中心位置,文化素养、互联网、自媒体、网络传播等节点处于网络边沿位置,并逐步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共同构成研究的总体网络结构。
2.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热点的时间演进
为了避免因主观判断所造成的结论偏差,笔者通过citespace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科学的聚类分析(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领域中所关心的重要话题。这些聚类都有各自的研究主题和重心,但并不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整体态势。从图2还可看出,由2002-2018年间关键词时区图谱所确定的研究热点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具有阶段性。对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在不同时期研究重心都会有所不同,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二是具有传承性。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重心虽然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变迁,但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产生的,体现了科研工作自身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规律性特征。
五、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1.从总体研究状况来看,自2002年来,学术界逐渐展开了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并且从文献累积发展的角度看,研究主要分为研究起步期、研究积累发展期和研究稳定发展期,目前国内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文献增长符合指数增长规律,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
2.从发文期刊角度看,文献发表呈现出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且主要集中发表于教育与信息类期刊中,但在核心期刊发文量较少,总体学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3.从发文作者角度看,已有一定规模的研究者群体,但持续地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高产作者与核心作者数量不多,研究者群体的成熟度还不够。
4.从关键词分析角度看,通过高频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从时空双重维度揭示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问题是研究关注的重点。
(二)基本展望
以上研究结论无疑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的重要成果。我们注意到,这些研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等方面,强调大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网络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是较为遗憾的是,在当今网络社会中,一些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不道德、网络不文明等现象也经常见诸报端,因此,我们需要在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更要加强大学的网络法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网络法治素养和网络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这应当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领域新的热点话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在文献收集、整理和加工分析的时候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没有将专著类研究成果纳入统计分析范围、检索方式的单一化可能会导致文献获取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局限于从知网检索数据可能会导致部分期刊所刊发的相关文献数据被忽略等。因此,本研究的结论仍需要通过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和社会调研来进行确证和纠偏,以便能改善后续的研究方法,得出更科学合理的结论,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这一重要主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参 考 文 献〕
〔1〕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08
〔2〕向运华,王晓慧.国内老年健康的研究现状与反思——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5):2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