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0-05-13李爱国
李爱国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52 — 04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个体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频繁与紧密,信息的发布与接收变得更加便捷,多元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不同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与行为正在深受影响,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典型代表现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深刻且全方位地影响着正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的他们。如何在这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进行微信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既迫切又必要的课题。
一、微信概述
微信(We Chat),是2011年1月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社交软件,可以方便的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上运行,提供即时通讯服务,能够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形式的信息编辑与发布,并设置有“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移动支付、游戏、小程序等版块,可以实现社交、娱乐以及其他服务功能。随着功能的不断优化,微信的特点也逐渐体现,实名制注册、强关系链接,通讯即时性、内容与功能多样性、隐秘性高、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等,极大地便利了日常交流,深受人们的喜爱。推出至今,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据《2019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突破11亿,微信已然成为人们手机的标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不仅仅是通讯平台,同时也成为企业、组织与个人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新媒体平台,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思考方式。随着不断的普及与运用,微信也成为高校教职员工进行大学生相关教育的工具之一。
二、微信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求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执行者与实施者,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全员育人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教育的主体的范围更加广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对教育主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一,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演进,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获取越发便捷,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等受到较大影响,传统意义上教育主体的信息优势进一步被削弱,教育主动权、话语权以及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第二,传统形式中按部就班的理论学习与侧重于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使得教师教育素材的新颖性降低,相对单一的教育手段与形式难以起到预期效果,因此,对教育主体转变教育观念,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及时、科学、有效地转变教育方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三,教育主体工作内容相对增加,比如对深受大学生青睐的微信等新媒体的特征、功能等方面深入研究进而运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传播迅速的网络舆情的把控与引导,对能与大学生产生“共鸣”的思想教育工具与方法的探索等等,成为教育主体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二) 负面信息对教育客体冲击的风险增加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而随着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出现,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生成速度与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多样,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各种思潮的不断激荡,高雅与低俗充斥其中,如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雄人物,否定领袖,佛系文化、享乐主义等等,纷繁复杂的信息深刻影响着处于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若在獲取的信息的时候缺乏政治判断力与信息甄别能力,容易销蚀大学生思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微信是中国传统圈子文化的现代演绎,〔2〕是一种基于熟人的场域,若是某一个体在平台上散布相关思想,平台好友被其影响的可能与个人单纯的从公共网络浏览信息被影响的几率相比则会大大增加,并且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一旦不良信息在平台传播,影响面可能会迅速扩大,短时间即可形成严重的舆论风波,造成持久并且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阻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3〕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交互的便捷,日益开放的环境中,信息流通的壁垒进一步被削弱,良莠混杂的海量信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与多样化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而随着微信等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教育渠道随之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日趋多样,选择的空间也更加广泛,通过微信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也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被进一步弱化,如何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了高校面临的问题。另外,网络平台日渐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的重要途径,境外势力借助重大事件或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相关网络媒介进行干扰、煽动或是破坏活动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加重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形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考验。
三、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微信平台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渠道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均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以往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局限于思想政治专业课教授的理论课、高校辅导员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但教育途径与手段相对单一,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有了进一步拓展的可能,微信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成为大学生经常光顾的重要媒介。作为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利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教育的吸引力、灵活性与变通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二) 微信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内容
网络技术未普及之前,大学生能够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于教材、思想政治教师、与辅导员等,资源的丰富性与新颖性不足。如今,微信平台中的不同板块聚集了海量信息,朋友圈中,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出来的好友经常性更新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者转载的好友认为有意义的文章,还有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的某些类型的文章或者学习资料等等。涉及的知识类型丰富多样,其中不乏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有关世界观、方法论,有关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及党的相关理论成果,有关政治信念与方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治,有关公民道德规范,有关心理健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许多教育内容隐含在具体的、有吸引力的新闻事件或者故事里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丰富且海量的教育资源,若能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教育目标加以甄别与遴选,必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有力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内容单一,教育素材匮乏的问题。
(三) 微信平台切合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需要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独立、讲究自主、追求新奇,接受新鲜事物快。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高校辅导员日常的教育管理等方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严肃性,灵活性与创新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对象的排斥心理,难以产生浓厚兴趣,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不足,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微信以其免费的通讯、新颖简洁的界面、不断完善的功能、个性化的操作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大学生个性特征,使其成为微信的坚定的使用者、拥护者,微信成为手机软件的标配。在微信平台发布自己的见闻或者浏览相关信息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化的操作行为,因此,通过大学生青睐的微信进行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迎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由于微信平台使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灵活与自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面对面交流的严肃性带来的拘束感,促使教育对象更加敞开心扉、真实表达、良性互动。
四、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一) 探索微信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虽然各高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了系列改革,新媒体被常态化运用,教学素材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质量,但相较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仍相对不足,学生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比较普遍,大大减低了课程的效果。因此,挖掘微信在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与效果方面的优势,探索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运用就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打造基于微信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虚拟课堂,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通过微信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课件、文章、语音或者视频的方式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也可将课堂授课中涉及的相对较少的知识点补充到微信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努力搭建高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4〕切实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召力。第二,通过微信创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合理设置不同板块,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与要求,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学生的实践教学成果也可通过微信及时展示或评比,确保实践成果全体学生共享。第三,借助微信提升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具备的功能,快速完成课堂点名任务,可以通过朋友群,迅速地收集学生对某知识点或问题的理解,及时地在教学多媒体向所有学生现场呈现,从而大大提高效率,也可针对教学中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通过平台进行解答或者是通过收集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解答。第四,设置课后思考题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相关知识点的在线考试等板块,为大学生提供课后复习以及学习效果强化与检验的平台,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促使大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参与思想政治课堂学习。
(二)依托微信平台进行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
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以及微信平台的多样化功能,为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提供了必要性、可能性与合理性,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做好学生工作实务与微信平台的结合。第一,年级创建相应的微信公众号,成立由辅导员负责、学生参与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辅导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将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内容板块的设计上,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特点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管理的目的、规律与要求。比如,定期推送相关教育资源,进行特色活动展示、典型事迹分享等等,注重品牌意识的树立,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重要的教育平台。第二,根据日常教育管理的需要,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利用相关功能实现一部分日常管理工作,将其打造成高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阵地,比如针对一些竞赛类活动的投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微信平台上的签到功能,可以运用于日常学风建设或者寝室管理之中。第三,增进教育主客体交流互动,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及时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以及所关心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功能进行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还可以通过自己朋友圈的分享做好思想引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第四,组建网络安全小组,建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平台中的相关动态,注重正面引导,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予以解决,充分掌握主动权,防止不良事态的扩散。
(三)注重平台内容优化
运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打造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与质量,因此,应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内容为王”〔5〕。第一,内容以原创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虽然微信平台有海量信息,其中不乏优秀的内容,但是经常性的转载文章会降低大学生的关注兴趣,结合学生特点的原创内容则容易引起共鸣,提高吸引力,进而有利于推进特色教育品牌的打造。第二,精准定位,突出价值引领与思想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各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教育目标,做到精准供给,弘扬主旋律,突出引领性。第三,在语言组织方面应避免单纯的说教或是纯理论性的文章,注重沟通交流的平等性,尽量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第四,内容的形式方面,要结合具体的题材和情景,可以是文章、音乐、语音、视频或单纯的抛出一個讨论话题。第五,引导教育对象参与教育内容的创作,重视“意见领袖”的培养,使他们主动告别“社交沉默”,成为网络引导工作中积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6〕鼓励他们个性化的真实表达,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力,以朋辈的视角与语言优化教育内容。
(四)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队伍必备的基本能力。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职员工更把握应时代特征,与时俱进,通过培训、讲座、经验分享等方式加强素质与能力建设,重点应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更新工作理念,高度重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积极主动研究与运用相关媒介,充分了解相关功能,提高运用微信进行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将新兴媒介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机结合,提升教育时效性。第二,加强学习,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皆可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爆炸时代的印记越发明显,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短时间内获取海量信息,在教育主体话语权被弱化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时事热点,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 ,掌握最新的网络舆情,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第三,增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负面信息往往具备一定的隐蔽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警惕,努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密切关注不良信息,及时进行引导。
(五)注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作为网络的原住民,网络已经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的重要日常生活方式,由于大学生价值观念还处于不稳固期,导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加之网络成瘾,低头族等现象加剧,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应注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加强与之相关的网络道德、法律知识、网络管理规定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以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知,增强网络信息辨别与获取能力,提升网络信息解读能力与面对网络时的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空间的卫生、安全与健康,真正让网络成为个人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与途径。
(六) 构建多维监督约束与服务激励体系
做好基于微信公众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监督与约束、离不开服务与激励。第一,学校层面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制度明确各教育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把运用微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第二,相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通过专项经费的支持,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创新地运用到日常管理与教学之中,对于典型案例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与推广。第三,制定相应的考核量化指标,通过学生、教师、同行专家定期对基于微信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必要时可将微信等新媒介的运用能力纳入相关教育主体的职业能力考核指标。第四,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约束,构建多渠道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不正当言论能够被及时发现制止。
五、小结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们的交流互动更加密切,同时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重视方式方法的创新,充分发挥微信平台优势,打造新阵地,为深入贯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进而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不断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王维,张越.微信作为思政新媒体平台的生成机制与赋权价值〔J〕.高教探索,2018,(02):115.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 294.
〔4〕 张莎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 36.
〔5〕 米华全,古长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5,(06):74.
〔6〕 包雷晶.青年思潮的数字化引领——基于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06):78.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