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05-13王一飞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新时代

【摘 要】 当前一些高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着国家观念淡薄、民族自信心不强、诋毁民族英雄、对社会事件认识激进、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这些问题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内容,以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爱国报国情怀。

【关键词】 新时代;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关于爱国主义的人物事件。战国时期的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汉朝的苏武牧羊北海边,宁死不降匈奴;北宋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的岳飞,“精忠报国、岳母刺字”;南宋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死不降元军;明朝的戚继光,抗击倭寇,扬我国威;明末的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朝的林则徐,禁烟运动,壮我中华;邓世昌,抗击外侮,甲午海战中致远号舰长,在甲午海战中在全舰弹尽粮绝后依然开着致远号去撞击日本的战舰,最后壮烈牺牲。晚清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主权完整、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外国优厚条件回国的钱学森、邓稼先,情系祖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黄继光、邱少云,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王进喜等等,胜不枚举。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民族力的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有许多非常重要的论断:“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爱国主义关乎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幸福,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更应加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高校的的大学生应该是重中之重。

二、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对世界经济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也未完善,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

1、国家民族观念淡薄,民族自信心不强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经济政治与社会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历史成就,但是仍然有许多人民族自信心不强,这其中就包括许多大学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国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慢慢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的大学生向往着西方国家的生活,对许多发生的国际事件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民族意识不强。还有许多的大学生在关乎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上不能自覺地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就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来说,出现了许多投降、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中美贸易战中国必败,对我们国家没有信心,殊不知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我们国家物质资源是何其的匮乏,但是我们国家仍然将美帝国主义打到了38线。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今天的中国已远远不是当年的中国了,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四个自信,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整天唱衰中国。

2、看问题片面,对社会历史事件没有深刻的认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可以说学生网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的许多高学历的学生,有的还甚至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对我们党的历史没有正确的认识,在网上发表一些伤害人民感情、违法的言论,如厦大女研究生在网上发表精日辱华言论、湖南城市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在网上发表恨国言论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当代大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没有客观公正的看待,没有一个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没有家国情怀,不爱国;国家就像每个人的父母一样,我们应该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热爱祖国。

3、缺乏对我国历史、现实状况的了解,盲目崇拜西方国家

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史,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家谱,每个宗族有自己的族谱,每个民族有自己历史,作为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更是有着许多优秀的灿烂文化,对世界、对人类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有一些糟粕,这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优秀文化,摒弃糟粕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我们正向着创新型国家迈进。但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这些成就许多人不了解,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不了解,仍然向往西方国家,崇拜西方国家。甚至有些大学生被西方国家的间谍人员所收买,为西方间谍人员服务,出卖国家机密,尤其是涉及保密专业的学生,在出国学习交流的时候被西方间谍人员收买。还有许多人否认南京大屠杀,污蔑慰安妇。这些都是典型的不爱国,没有责任意识的表现。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以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因此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并不断在学习生活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具有实践性。因此,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学好专业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2、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既应该注重理论教育更应该注重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构建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理论上要进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及国外优秀的爱国文化教育。实践上要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是指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们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举办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在特殊纪念日进行图片影视的展览观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爱国主义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融入爱国主义思想,如在教室里悬挂国旗、在宣传栏里张贴爱国海报、在校园里爱国人物雕像等等。

3、与时俱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应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事件、人物进行普及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加入我国国情的教育、我国现在所处历史方位的教育。对大学生们加强我国国情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们的时代紧迫感和民族责任心。与时俱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应该将社会热点事件、国际热点事件、我国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大学生们进行讲解,通过这些热点事件、重大成就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也使大学生们更加客观理想的爱国。

【参考文献】

[1] 李红.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2] 李素芳.面对经济全球化更应强化爱国主义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7).

[3] 余世锋.新时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3).

[4] 牛天喜.新时期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1).

[5] 刘勇秀.浅谈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绥化师专学报, 2003(2).

[6] 张伊荣.浅谈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个统一” [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4).

[7] 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7-10-28 (1) .

[8] 郝开心. 当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7.

[9] 张馑.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 宋飞.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党史博采(理论),2009(01)46-47.

[11] 王泽应.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8(02).1-7.

[12] 张小枝,王泽应.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及其理论贡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3)55-65.

[1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作者简介】

王一飞(1991—)男,甘肃天水人,现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新时代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