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农民工就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0-05-13赵墨涵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步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必将会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劳动力配置进行调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农民工就业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面对当前的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京津冀农民工所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同时也因为这些年来,我国为打造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所做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对京津冀人们生活带来了可视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也给农民工带来了不少机遇。本文旨在剖析京津冀农民工面对新环境、新趋势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提供京津冀农民工未来生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协同发展 京津冀农民工 就业
九十年代末,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河北省有200萬以上的农民工进入北京地区,有150万农民工进入天津地区,所以京津地区的主要基础工作基本来自于河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也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移,经济增速也明显下降,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这种大规模吸收农民工的实体经济的经济形势整体来看前景都不是太好,农民工的需求岗位降低,就业形势严峻。
一、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信息不完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各种失业与岗位空缺大量存在,造成了“民工荒”与“就业难”的现象,而且还是在排除“自愿性”与“摩擦性”导致的失业情况之后。造成这些结果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归根于农民工信息不完善,内容单一,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也不全,再加上政府发布就业信息的不及时等等。
(二)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
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果大量招收农民工必将导致以后管理困难、对其职业技能培训面临的挑战等等问题,会造成农民工队伍素质低下。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需要大量有科研能力和身怀技术的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会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一大门槛。
(三)制度不完善
建国以后,随着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城镇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文化水平等都高于农村。虽然我们现在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创建现代城市化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协调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在文化、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上农民工已经处于大大的劣势。
(四)各类有技术有学识的人的竞争
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的供给大幅度提升,进而使得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每一年,不仅有大量的农民工在找工作,而且还有众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占领大量新的岗位,也还有各种想谋求新职位的人员,诸如此类都将成为农民工就业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对农民工的机遇与挑战
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是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多年来,中国通过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公共服务共享和市场整合等方式,促进了京津河地区的协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也给农民工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政策制度更有利
经济发展较快的发达地区,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就使外来企业及劳动力纷至沓来,于是造成了“虹吸效应”。京津冀区域发展就有着这样的特点。西方国家工业化经验和教训说明,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扩散效应比较慢,不可能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需要政府的推动作用。而在此方面,政府一直在不断努力。
(二)经济合作更密切
以“大城市病”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解决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扩大环境容量的生态空间。促进了京津冀之间更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些贸易往来自然会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企业向河北的转移,在河北的落户也少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于是也给农民工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素质提高更迫切
现在农民工文化程度依旧普遍较低,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也普遍比不上高素质人才,这也与他们自身所受的教育较少有关。一方面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一方面是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过程中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所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给农民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民工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三、对策建议
第一,感觉自己能力突出的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尝试在城市中进行创业,从受雇于人变成主动雇人。
第二,在整体的雇佣关系中农民工显然处于弱势地位。这时就要政府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运用各种合理的办法,努力降低不良企业对农民工的打压压榨事件的发生。
第三,做到多角度、全面的提升农民工的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完善对农民工的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工的基本保障,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等内容在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四,建立贴近农民工自身特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学校相结合农民工教育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设立专门的财政预算,通过优惠鼓励农民工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最后,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化就业信息网络平台,让农民工有更多的寻找就业的途径和得到就业的机会。建立就业信息发布与分享的机制,拓宽就业信息发布的途径,使雇佣双方都简单明了的了解彼此特点和优势,通过互联网将相关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农民工手中,实现岗位与求职者信息的及时获取与无缝对接。构建一个覆盖范围相对广泛、信息全面并且准确、服务高效而且及时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求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凡,张宏卫,王湘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4):123-125.
[2]纪秋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外来青年农民工的疏散对策[J].北京青年研究,2017,26(04):74-82.
[3]李小彤. 京津冀统筹发展下的农民工就业[N].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4-14(003).
作者简介:赵墨涵(1998-),男,汉族,河北献县人,学校:河北金融学院,2016级,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