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教学案例
2020-05-13张赛琴
张赛琴
预习思考:
1. 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绿?
2.仿照《绿》的构思和表达写法,学着写一段或一首小诗。
这一讲我们来学习第3单元,也就是诗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能力目标是: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
第2课《绿》是一首现代诗,是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诗歌写于1979年2月,诗人艾青去我国南方访问,在广州、海口、三亚等地看见了春回大地一派绿色的景象。于是诗人在访问途中写下了一系列的诗歌,《绿》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借“绿”写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绿色之美,还热情讴歌了生气蓬勃的春天。
这就体现了现代诗歌的特点。因为现代诗更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所写的内容具有更丰富的含义。
各位同学在听讲中要努力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第一,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绿?
第二,仿照《绿》的构思和表达写法,学着写一段或一首小诗。
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
《绿》这一首诗,5个小节,
第1节,写到处是绿。总领诗歌内容。
第2~4节,写绿色的丰富。有三个角度的内容。先写绿的程度,深浅浓淡各不相同,再写绿色充满了自然空间,最后写绿色的形态多样。这一部分内容是诗歌主体,写出了绿色的程度、空间和形态。
第5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和第二部分内容形成互补,从动静两个状态写出了绿色的特点。
大概了解诗歌的内容以后,我们来品味每一节诗的内容和含义。
先看第1节。诗人这样写: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这一句诗,写出了绿色的特点。从字面意思看,写出绿色的范围很广,“到处是绿的……”而且有个省略号,好像是绿得无边无际。但细细品读,尤其是从“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这个比喻句的语境里,可以品出绿色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绿色来得很快,像绿墨水瓶翻倒一样,无法阻挡,拦不住。
二是这个绿色是流动着的,像水一样,正向四周和远处流去。
三是这绿绿得很鲜艳,像是被绿色的墨水浸染过的,绿得遍地都是。这三种特点都来自于“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的语境,这个比喻太好了!铺垫出了一个绿色的背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第2~4小节的内容。
我们品读诗歌的第二小节: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第一句里的“哪儿”,是指春回大地的大自然。而“这么多”到底有多少呢?往下读——
隨着诗人的视觉,我们也看到了深深、浅浅、亮亮、暗暗的各种绿色。再凭借我们的经验展开联想,就仿佛感觉到这些绿色都是各有所指啊!那墨绿的是山峦吧,那浅绿的是杨柳吧,那嫩绿的是小草吧,而这翠绿的应该是竹子,淡绿的是菜叶,这粉绿的是草芽。更有奇妙的那浓得变黑的绿,是不是某种千年古树的绿色呢?真是令人神往呢。
第三小节写绿的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读——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排出来的是风中、雨中、水中、阳光下四个不同的方位空间,比来比去都是绿色,仿佛走到哪里,什么时候,都是绿,这绿似乎是流动的,是动态的。结合大自然,我们展开联想:
微风吹拂,杨柳依依,恍若“碧玉妆成”,风也就变成绿的了;
春雨潇潇,草木发亮,天地绿色一笼统,雨也变成绿的了;
流水潺潺,河边绿柳,倒映在水中,漾起一波又一波的绿色水纹,水也变成绿的了;
阳光融融,普照之处,绿色更加鲜亮,阳光也变成绿的了。
总之,天上地下河里山脉,都充满了生动无比的绿色。
第四小节该怎么写绿呢?大家听——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所有的绿会集中起来吗?显然不是,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满世界的绿色,也就可以满眼都是绿色。似乎这大自然的绿色都集中到了诗人的眼睛里来了。
于是诗人看到的绿是浓浓的,好像挤在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比如,草地上的小草,就是这样的绿。
诗人又看到绿是一层又一层地堆积起来的,厚实而好看。比如高大茂密的树木,像一把把偌大的绿伞,绿叶儿一片盖着一片,像堆积起来一样。
诗人看到的绿,相互胶着在一起,静静地生长着。比如那绿色的藤蔓就是相互缠绕着生长的。
这一节诗歌写的是绿色的生长形态。
概括地说,第二部分三个小节分别写出了绿色的程度、绿色的空间和绿色的形态。具体表现了绿色的丰富。使绿色之美那么充分地展现出来。
第5节,又会写什么呢?我们来读——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这里的“突然”出现的风中绿景,使绿表现出意外之美、奇特之美。
什么叫一阵风?一阵风就是风一阵,风力不能算小,此时诗人的眼中所见的各色之绿,各处之绿,各样形态之绿,是怎样的景象呢?
诗中说仿佛春风是一位出色的舞蹈教练。有教练就有学生啊,这些学生就是自然界所有的绿。风到之处,绿色的秧苗、林间的枝叶,遍地的草丛等等,便在春风拂动中,起起伏伏,富有节奏地律动起来,就像一支舞蹈队一样,姿态优美奇特,该是多么奇特!
可见,这一节诗歌写出了动态中的绿色之美。
最后,要小结一下《绿》这首诗,从绿的范围写起,描写了绿的程度、绿的空间、绿的形态、绿的律动几个角度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绿色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看看这首诗的语言,有排比、有比喻、有拟人的修辞句式,我们怎么能够学会这样的写法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仿照这首诗的格局和语言表达方式也来写一写,也可以写自然界里的某种色彩。不要怕难。先听听老师试着写下来的小诗。
红
好像深红的墨水瓶打翻了,
满眼是红……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红?
紫红、嫩红、淡红,
火红、玫红、橙红,
红中镶嵌着黄,红得绚丽。
刮的风是红的,
下的雨是红的,
早晨的雾是红的,
傍晚的露是红的。
所有的红都爱“化妆”,
有的变成了一团火,
有的摆出了小小手,
还有的红排成了一列,
似乎是模特队,
排着队在枝条上走秀。
突然一阵风,
一团火好像飞出了火焰,
小小手便向你挥舞,
而模特队员则是搔首弄姿,
吸引着观众赞美的目光。
大家可知道,张老师写的是什么呢?其实啊,张老师用这首诗的格式,填进了我在枫树林的观察所得,表达了对秋天里枫叶红的赞美之情。虽然有时候也会照着原诗写几句,但是写出了秋日枫叶之美。
你也可以这样试着写,比如说写黄,写金黄的银杏叶;写蓝,写拉萨的天空蓝;写白,写大雪过后粉妆玉砌的世界。当然,也可以写“缤纷色彩”,写春天里的多种色彩。想好了题材,又有了观察,就可以动笔写了。写好以后就可以上传到群里我们一起分享。
《绿》这首诗,我们就讲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