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米脂县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2020-05-13郭艳梅

教师·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识字教学

郭艳梅

摘 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文章就县域内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实施途径,总结出编儿歌字谜、重视书写、作业巩固等教学汉字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掌握所学汉字,兴趣高涨,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目的,从而为读书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识字教学;应对策略及方法;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可见识字的重要性。在长期的识字教学、教研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点心得,就是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目的,从而为其读书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批改作业、测验及教学反思中,笔者发现米脂县当前识字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易写错别字,而且很难纠正。有的学生写的错别字是所有差生犯的通病,如多点少点、多横少横、长横写短、短横写长。也有个别学生写的错别字从来没见过,想都想不到。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写错别字的毛病呢?笔者以前一贯的做法是,使劲提醒:“看!这个字不能多一横,那个字不能少一点!”结果,事与愿违,学生照旧错,三番五次难以纠正。张宏主任曾说过,不能提醒学生:“不能咋样!”要对学生讲:“应该咋样!”“那些写错字的孩子,听课肯定也不专心,他可能沒听到不能,就听到咋样。或者让他觉得,咦,这还有一条路,那我就选这条路。”所以,笔者就克服多嘴提醒“不能”的毛病,只讲“应该”如何写,果然,有所成效,学生写的错别字减少了。

另外,笔者还会借助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在教“纸”字时,笔者教学生儿歌:“中一贵,酉己配,纸字无点才算对。”而且把这个儿歌讲给王利老师,结果两个班的学生只有三四个学生写错,再加强记忆儿歌,只是极个别的学生出现错误。在学过“晚”字后,学生口头上知道“晚”字没有点,但写的时候,右半部分不自主地就写成了“兔”,笔者赶紧把“晚”套进儿歌里:“中一贵,酉己配,纸晚无点才算对。”经过反复诵读强调,总算帮学生改正了“晚”字。

(2)识字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来自不标准的陕北方言,以致前、后鼻音不分,ao和ang不分。学生写汉字时,也根据方言来写。有的学生不懂得方言应该用普通话来表达,反倒用普通话来说方言、写方言,这时教师只有反复提醒、反复纠正,才能有效避免错误。

(3)识字教学的第三个问题来自家长,从孩子牙牙学语到上小学,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切心理,导致他们过早地给孩子浇灌拼音、生字,有的家长发音不准,有的家长自己都写一手错别字,甚至连自己和孩子的名字都写错,以致孩子耳濡目染,错别字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纠正。

二、具体的应对方法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反复研究、实践,下面谈谈笔者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一些浅显做法:

(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小学阶段的生字,从一年级上册教材起都是由易到难安排的,那么识字方法也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主要识字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图画法(象形字)、顺口溜、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编字谜儿歌、联系生活实际等。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本,先安排一组识字,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耳、目、口、手、足等。笔者从简单的图片入手,教学生认识了生字后,就试着教“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如:人+一=大,口+木=呆,日+一=目。也可以顺便教“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如:天-二=人,日-口=一,田-十=口,田-口=十等。再到后面就可以教“换一换”的识字方法了。如:“太”的“点”换到右上面,就成“犬”字,“本”字下面的短横换到上面,就变成“未”,“未”字的短横换到长横下面,就变成“末”字。学生基本没有抽象思维,但形象思维较强,所以这时就可以用图画法(象形字)来辅助识字。比如,教学“日”字时,就可以画一个太阳。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习了偏旁部首后,学生就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识字了。

到了二年级,在已掌握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可以分析清楚,便于记忆,还可适当渗透形声字的结构,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学生不懂、记不住没关系,可以告诉他们,现在留个简单印象,以后会详细学习,让他们对今后的学习充满向往。

(二)采用编儿歌、编字谜等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辅资料的引领下,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编、套用儿歌、字谜等方法识字。

在教学“春”字时,笔者这样引导:“我们一起来编个字谜吧,看看春字,想想:几个人在干什么呢?”周健康同学脱口而出:“三人一起看日出。”而教参上的谜语一直是“三人同日见”。还有一些汉字的教学,可以套用教参上的儿歌,帮助识记。如在教学“裹”字时,笔者告诉学生一些儿歌:“衣字上下分,果字中间蹲。”后来遇到“衷、哀”等字时,稍一提醒,学生就会套用儿歌识记。记得笔者小时候的校长经常说:“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笔者今天借用到这里,“天下儿歌和字谜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

(三)重视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汉字的习惯

汉字博大精深,每个结构、每个顺序都有其讲究。在教学生把字写工整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规范其书写结构和笔顺。一年级的学生在写字时,教师要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这对其写好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字有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等结构。学生经常会把上下或左右结构的字间距拉得很大,以致会把一个字写成两个字,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写好独体字和合体字,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比如“寻”字,这个字的笔画结构是上小下大,为了使上下对称平衡、结构紧凑,“寸”的横要稍微写长一点。“剪”字的结构是上宽长,下扁短,上部分“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再如“满”字,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艹”平齐;右部要写得紧凑,第一笔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六笔为横折钩。这些笔法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到位。另外,根据汉字部首的不同和形近字的特点,还可以编成歌谣故事来联想识字。比如,在教学“乔、桥、娇”和“曾、增、僧”两组形近字时,就可以用“有木也为‘桥,无木也为‘乔,去掉‘桥边‘木,添‘女变成‘娇;有‘土也为‘增,无土也为‘曾,去掉‘增边‘土,添‘人变成‘僧”等歌谣故事来区分记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学习汉字要仔细观察,认真识记,不然就会闹出笑话,甚至会因为一笔之差,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指导学生书写时,笔者除了注重让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外,还会运用一些儿歌,激发学生观察汉字、书写汉字的兴趣,让他们关注字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领略汉字的结构美。久而久之,学生大都爱上写字,从模仿到有了淡淡的笔体,甚至还学会了欣赏汉字、评价汉字。

(四)注重组词、朗读、书空以及预习生字

(1)在教学识字的同时,需要给所学的汉字组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笔者严格要求学生不用人名、普通地名,不用“着、了、很”等字组词。人的名字体现不出汉字的意思,用伟人的名字组词,笔者觉得不尊重伟人,所以人名不可以组词;普通地名如桥河岔、镇川、圪针店等,不了解这里的人并不知道这是地名,体现不了汉字的意思,所以不可以用来组词,但著名的地名就可以用来组词了,如北京、上海、西安。再如“站”组成“站立”“站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站”的意思了。同样,“好”“长”“红”,组成“很好、很长、很红”,不如组成“好看、好听、美好”“长城、细长”“火红、粉红”,这样字义一下子就清楚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生字的朗读和书空,笔者要求学生,读完课文后读生字条内要求认的字,读音节、组词,说音序部首,以读代记。然后书空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字,书空时,学生轻轻放下课本,右食指在左手心里写,通过反复朗读、书空,学生加深了对学过的生字的印象。

(3)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就可以教他们如何预习课文了。笔者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圈出词语和短语,给生字条中要求会认的字注上音节,组成词语,再添加部首、音序,再增加近反义词、多音字。笔者还教他们如何在课本上排位置,才能写得工整美观,打开自己的课本就像欣赏艺术品。

(五)布置作业力求适当、轻松

教育部明確规定,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作业,但是根据家长的要求和考试的需要,还是要适当地布置一点家庭作业,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完一课,让家长在家帮助孩子巩固学过的生字,学生学了部首和音序后,作业中一直体现音序和部首。学生生字有错误时,正确写两遍。每次考试检测时,学生在生字、音序和部首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另外,笔者还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他们在从商店橱窗、牌匾、食品包装、鞋盒、衣服吊牌等地方识字,并发现生活中的错别字,与同学交流。除在生活中识字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在书中积累突出事物特点的词语,为写作文打基础。到了考试前两周,笔者还会一边教新课,一边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

总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掌握所学汉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当然,教师还要反复引导,把语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 芳.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5):62.

[2]陈小云.统编版低段识字教学例谈[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10):65.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识字教学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