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陕西省学前教育的有效供给与保障机制研究

2020-05-13王举荟张聪艳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措施

王举荟 张聪艳

【摘 要】 本文基于对旬邑县的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政府、幼儿园、家庭、学生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近年来该县学前教育呈现出的良好趋势,以及存在的供给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等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应构建人才保障机制、强化家校联合机制、推进政府引导机制等。

【关键词】 学前教育;有效供给;保障机制;旬邑县;措施

学前教育, 在诸多文献、教学用书中其定义有“广义说”“狭义说”之分类。所谓广义概念, 是指从出生至6、7岁的学龄前儿童所接受的教育。狭义概念是指自儿童3岁入园至6、7岁之前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的是学前教育的狭义概念。新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乡村振兴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生之本,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特别是对农村孩子来说, 教育仍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 实现人生上升, 创造出彩人生的最重要的通道。自2015年二胎政策实施以来,新生儿数量有所增加,幼儿的就学需求也随之增加,研究当前学前教育供给的现状,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模式,提供高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将是众多家庭的需求所在,也是保障学前教育的有效供给的重点所在。

一、研究概述

本研究立足于陕西省旬邑县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编问卷、辅以访谈和开设课堂的方法,调查了陕西省旬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有效获取该县幼儿园教师、学生以及部分群众对当前学前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等数据信息,提高了研究准确性与标准化程度,为研究结果提供了实证依据。问卷调查在县城、乡镇、村落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2%,其中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对幼教政策的了解度、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幼儿园教师数量、教师质量、师资配备、教师学历情况等。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通过访谈,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对当前学前教育有了更加贴近实际、朴实直观的了解,获取感知与意见,针对性较强,扩大了研究效益。本次调研与当地政府访谈2次、部分家长访谈若干次。通过开设课堂,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前儿童学习所需及精神成长所需,更好地了解当前学前教育现状。本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各开设课堂1次。此外,还通过电话、媒体形式进行追踪调查,随时关注儿童所需、政府补给、现实需求等数据的变化以及相关群体的感知变化差异。

二、陕西省旬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旬邑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2015年,全县拥有中学16所、小学99所、幼儿园29 所。各级学校拥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99人,小学专任教师1413人,学前教育教师322人,其中公办幼儿教师77人,园聘幼儿教师24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80人,中师和幼师学历87人。近年来,该县按照“示范引领,分类推进,全面规范,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普及发展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幼有所育为目标,针对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安全卫生、教育环境、用工制度等,加大管理、指导、评估工作力度,引导幼儿园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促进了学前教育普惠普及安全优质发展。总体上学前教育呈现出良好态势。

2、存在问题

(1)学前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学前教育的发展本应遵循“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导向作用,但由于衡量教育水平标准的不同,部分地区的教育重心会有所偏差。以本次调研陕西省旬邑县地区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幼儿园大中班教学以文化课知识为主,忽略了儿童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发育规律;其次,农村家长大多认为,数学、拼音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了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调研数据显示,近70%的家长表示支持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并认为此举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对农村地区来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并非只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倾向,实则是教育发展中无法摆脱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思想的落后、专业素养的局限,都决定了幼儿教育无法像发达城市一样快速实现现代化。

(2)家庭教育與学校教育脱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效果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及人格的塑造。通过调查发现,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了如指掌的家长仅仅占到了10.81%,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只是基本了解,少数家长甚至不愿了解。学校是一个集体生活场所,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塑造完整的人格及形成正确的三观。但家庭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孩子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很有可能因为家长乱丢一次垃圾、闯一次红灯而完全丢掉。家庭教育落后于学校教育,将对处于启蒙期的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

(3)政府供给存在不足。突出表现为人才供给不足。通过对旬邑县小清华、西洼村、土桥镇、机关、阳光等8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65%左右的家长认为当前学前教育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全县322名幼儿教师与7312名在园幼儿的师生比约为1:23,与国家规定1:6的比例相差近4倍。按目前在园儿童计算,还需补充890名幼儿教师。此外,幼教师资编制不足,专业化教师稀缺。当前学前教育中有许多临聘人员,大都缺乏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保姆式”看管孩子和“小学化”教育的现象十分明显。教育方法偏重强行灌输,不重视营造幼儿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场景,忽视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获”的过程培养。

三、解决措施

1、构建人才保障机制

吸引多学科高质量高校毕业生,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强化旬邑县师资力量。旬邑县学前教育对师资需求较大,且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因此,在未来几年招师标准中,应偏向于思想较为先进的青年群体,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保障人才供给体系基础上通过经济福利的干预为学前教育事业增加保障,提高专业化与非专业化幼儿教师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2、强化家校联合机制

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家长和老师更为全面的关注幼儿的成长。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访的形式进行,学校教师的家访有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家庭“小世界”里的角色地位,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家长访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为合力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学校可设置固定的家访日、家长校访接待日;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联谊会、节日庆祝等。另一方面,学校可借助信息化,如微信、钉钉等app的运用,及时回答家长关于孩子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疑惑,也可向家长提出建议、要求、希望等。

3、推进政府引导机制

一要完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留人,先发展经济”。我国东南部因经济水平偏高,人才聚集。而陕西等西部地区因其地域受限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缓慢,大量人才流出。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该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吸引学前教育相关专业人士就业,加强专业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严把教师入口关。

二要完善幼教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设施完善的幼儿园环境有助于提升幼儿及教师的幸福感。政府必须做好当地学前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创新办园体制与机制,实现办园模式多样化,健全相关制度,并加强对学前教育督导评估。

四、结语

作为教育的始点,学前教育对幼儿、家庭和国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陕西省旬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开展实地调研以及大量的文献阅读,综合多方观点,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当地特征的和契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模式,需要政府、公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更新。

【参考文献】

[1] 王文丹. 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東北财经大学,2017.

[2] 陶琳.政策法规视角下学前教育的界定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教师教育,2019,12(01)73-76.

[3] 刘运喜.乡村振兴要优先发展教育[J].甘肃教育,2018(13)1.

[4] 娄老师.旬邑县“七坚持”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普及安全优质发展[EB/OL].http://www.sxjszgw.com/show-169-5407-1.html, 2019-04-26.

[5] 杨继柏. 家校联合的措施与方法[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3)117.

【作者简介】

王举荟(1999.3—)女,汉族,陕西安康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措施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