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自我效能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0-05-13陈必忠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 要 为了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线上积极反馈量表、外倾性人格量表和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广东省507名在校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直接负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还能通过线上反馈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影响,且该中介路径的后半段受到外倾性人格的调节,表现在线上反馈对社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只在高外倾者体现。

关键词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反馈;社会自我效能感;外倾性

分类号 B848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5.005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以Facebook为起点的各种社交网站相继诞生,已经成为中青年群体中使用最频繁的网络交流工具。与此同时,心理学界对社交网站的定义和概念也在日益分化,区分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及其使用方式对当前的网络心理学研究势在必行(Panek, Nardis, & Konrath, 2013),因此,近几年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这一特殊的网络使用方式,并发现其会带来明显的消极后效:如削弱主观幸福感(Verduyn, Ybarra, Résibois, Jonides, & Kross, 2017)和自尊水平(劉庆奇, 牛更枫, 范翠英, 周宗奎, 2017)。但目前对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结果变量的探讨集中于较远端的心理健康变量,忽略了与社交行为联系更紧的近端因素。进行社交是当代年轻人使用社交网站的首要动机(Pempek, Yermolayeva, & Calvert, 2009), 网络中的社交行为更可能首先影响与社交相关的心理与社会变量,继而才影响心理健康变量,而且尚未有研究探讨被动性社交往网站使用是否会影响现实中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明晰网络使用方式对社会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启发用户和教育者利用社交网站来干预和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自我效能感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指个体常常在社交网站上浏览他人的动态和图片,但缺少评论和点赞等直接交流的行为(Burke & Marlow, 201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特点意味着此类用户与线上好友很难有丰富的关系维持行为,对于当前线上和线下好友高度重叠的社交网站而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7),这很可能会损害他们现实中的社交信心。与社交信心类似,社会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社交活动中对自身社交能力的主观判断(顾佳旎, 孟慧, 范津砚, 2014)。研究表明,与主动型社交网站使用相比,被动型使用者容易产生孤独感,感知到的社会资源更低(Burke & Marlow, 2011),而高的孤独感往往容易对社会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李旭, 陈世民, 郑雪, 2015),另一方面,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会妨碍个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社交焦虑的水平(张丛丽, 周宗奎, 2018)。此外,被动浏览社交网站还容易诱发个体的上行社会比较倾向,催生嫉妒情绪,认为自己不如他人(Verduyn et al., 2017)。自我效能感理论(Bandura, 1997)指出,个体自身成败经验和他人经验都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个体感觉到他人社会资源更多且社交能力更强时,也会对社会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尝试假设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负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H1)。

1.2 线上反馈的中介作用

线上反馈,指用户的社交网站主页获取到的其他线上好友的支持性回应。积极的评论代表着对方的接受、关心和关注,对动态发布者的人际吸引力也是一个肯定,这有利于用户和线上好友之间社会联结的提高(Liu & Brown, 2014)。在社交网站上自我表露有利于青少年线上积极反馈的获得(孙晓军等, 2017; Liu & Brown, 2014),作为一种主动性的网络行为,网络中的自我表露也有着促进沟通和降低孤独感的功能(周宗奎,2017),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者通常被动地接收和浏览信息,几乎不会进行自我表露,难以被线上好友所注意,因此获得的线上反馈可能会更少。同时,社交网站是一种线下生活延申到网络空间中的交流平台,线上收获的反馈对个体现实中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比如Facebook上的好友支持和积极回应有利于个体社交自尊和自信心的提高(Kaya & Bicen, 2016; Valkenburg, Koutamanis, & Vossen, 2017),也有研究直接证实了线上反馈的获得对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作用(陈必忠, 2018)。自我效能感理论也认为反馈是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Bandura,1997),社交方面的良好反馈能够帮助个体构建社交上的自我效能感。综上所述,本研究尝试假设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通过线上反馈的中介作用来影响社会自我效能感(H2)。

1.3 外倾性的调节作用

特质-环境交互作用论表明,外界刺激(如线上反馈)对个体主观感受和心理应激(如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不同的个体上表现不同,这个过程会受到个体人格等特质因素的调节,影响着变量间作用的方向和大小(王妍, 杨娟, 2015)。外倾性是人格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外倾性高的个体喜欢与人接触,在社交场合中更健谈和自信。研究表明,外向者能在社交网站上收获更多的线上好友支持(张铮, 王可欣, 陈爽, 周明洁, 2016),同时在网络人际沟通过程中也表现出更高的社会自我效能感(Liu & Larose, 2008)。综上,可以发现外倾性和线上反馈都是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因素。人类发展的经典理论“保护因子-保护因子”模型指出,当两种保护因子对因变量产生影响时,可能会发生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方向存在不一致的可能,表现为共同促进和相反的作用(Fergus & Zimmerman, 2005)。一方面,社会增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本丰富的外倾者,更容易通过线上资本来获利,比如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网络补偿假说则认为“穷人能变得更富裕”,即现实生活中社交困难的内倾者能在网络中得到更多利处,缺乏线下反馈的他们更能通过线上反馈来提高社会自我效能感。为了提高中介模型的解释力度,并验证该模型是符合社会增强理论还是网络补偿理论,因此本研究纳入外倾性人格做为调节变量,并尝试假设外倾性人格在线上反馈和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H3),而对调节的方向不做假设。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为:(1)探索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考察线上反馈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社会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作用; (3)探讨外倾性在线上反馈和社会自我效能感间的调节作用,共同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如图1)。

2 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在广东省某高校投放问卷,共收集答卷550份,剔除规律作答和测谎题出错的无效答卷,剩余507份,有效率92.18%。其中男生160人,女生347人。大一52人,大二129人,大三160人,大四51人,硕士研究生115人。

2.2 工具

2.2.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采用Tandoc(2015)编制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量表共4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从不-频繁),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s α=0.68,信度在可接受范围。

2.2.2 线上反馈

采用Liu和Brown(2014)编制的线上积极反馈量表。量表共5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从不-频繁),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社交网站上得到的线上反馈越多。本研究的Cronbachs α=0.84,信度較好。

2.2.3 社会自我效能感

采用孟慧和范津砚等(2010)修订的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共18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完全没信心-完全有信心),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社会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中,

Cronbachs α为0.94,信度很好。

2.2.4 外倾性人格量表

采用由王孟成等(2011)编制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下的外倾性分量表。量表共8个条目,采用1~7级计分(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外倾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

Cronbachs α为0.71,信度尚可。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4.0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SPSS宏插件用于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2.4 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主观评定任务进行的测量研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一方面,在问卷中设置测谎题和统一指导语。另一方面,采用单因子检验法,将所有条目负荷于一个因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4.83, CFI=0.56, TLI=0.53, RMSEA=0.15, SRMR=0.10, 拟合指标均不合格,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

3.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反馈、社会自我效能感和外倾性的描述性统计

控制年级和性别,将4个研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见表1),除外倾性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之间相关不显著外,所有变量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3.2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影响社会自我效能感: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为了降低多重共线性,将所有变量标准化,再设置Model 数为14、bootstrap样本数为5000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在控制性别和年级的情况下,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显著负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B=-0.32, p<0.001),即总效应显著,且在纳入线上反馈为中介变量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B=-0.26, p<0.001)。此外,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显著负向预测线上反馈(B=-0.36, p<0.001),线上反馈则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B=0.16, p<0.001)。结果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直接负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也能通过线上反馈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值为-0.36×0.16=-0.06,中介效果量为-0.06/-0.32=19%。

此外,线上反馈和外倾性的交互项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显著(B=0.10, p<0.01)。表明外向性调节线上反馈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路径。由图2,进一步简单斜率检验结果表明:对外倾者(M+SD)而言,线上反馈能显著正向预测其社会自我效能感,simple slope=0.26,t=5.89, p<0.001; 而对于内倾者(M-SD),线上反馈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simple slope=0.04,t=0.66, p>0.05。

4 讨论

本研究在社交网站全民化的大背景下,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特质-环境交互作用论的视角,以线上反馈为中介变量,以外倾性人格为调节变量,不仅深化认识了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如何影响个体社会自我效能感的问题,而且回答了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在哪种特质下的个体表现得更明显的问题。研究创新性地探讨了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深刻了解到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对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给大学生今后社交网站的合理使用提供启发和建议。

4.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直接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自我效能感,该直接效应量达到81%,H1得到证实。该结果与前人研究所证实的微博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结论具有一定矛盾(侯玉波, 葛枭语, 2019)。具体来看,侯玉波和葛枭语(2019)发现仅社交互动为动机的微博使用能对社会自我效能感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只有用户基于社交互动为目的去使用微博时,线上社会支持才能正向影响社会自我效能感。换言之,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与社会适应的正向影响只存在于用其进行社交的用户中,显然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者缺乏这一行为,他们通常被动浏览信息,而不与他人互动,这不仅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疏离感(Burke & Marlow, 2011),还可能会在他人大量的自我提升信息中迷失,在上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损害自信心(刘庆奇等, 2017; 张丛丽, 周宗奎, 2018),如线上好友数、赞和评论的数等高度可视化信息容易使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用户将其视为社交成功的标志,并感到自身社交能力不如他人,削弱了他们的社会自我效能感。

4.2 线上反馈的中介作用

由结果可知,线上反馈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社会自我效能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与研究假设相符(H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意味着个体与线上好友缺乏直接的交流,其感知和实际获得的社会资源也更少(Burke & Marlow, 2011)。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是个体获取好友的关注和支持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Sheldon, 2009),而被动型社交网站使用者缺少这一过程,无形中降低了获得线上反馈的可能性。此外,自我效能感理论(Bandura,1997)认为,反馈可以让个体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信息,这将影响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的自信心,而负面的反馈或是没有反馈都是对自我效能感的威胁。在互联网领域,大量的积极评论在社交网站用户中是很受欢迎的(Su & Yoo, 2009),因为这种积极的反馈是自身高人际吸引力的一个象征(Liu & Brown, 2014),大学生们能在观看好友评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满足了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虚拟世界中的积极反馈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自我效能感有着促进作用,个体进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导致的线上反馈的减少,将不利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4.3 外倾性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调节着线上反馈作用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路径,H3得到证实。该调节作用表现为线上反馈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只在高外倾者上有所体现。结果给社会增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网络拓宽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渠道,增强了总的社会资源,高外倾者不仅能够利用社交网站认识新的朋友,还能够借助社交网站维系丰富的线下关系,即外向性或社交能力更高的人能通过网络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益处,如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基于线上反馈是外倾者提高社会效能感的一个重要保护因子,所以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带来的线上反馈的减少,将会削弱他们的社会自我效能感。

4.4 研究启示和局限

随着虚拟社交逐渐挤占当代青年人面对面的社交的时间,网络中的行为表现对现实生活中青年群体心理与社会的影响也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方面,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应该认识到被动地社交网站使用策略既不利于社会支持的获得,也不利于社交信心的构建,把社交网站做为扩展线下社交互动的重要工具,主动且合理地使用社交网站。另一方面,内倾者也需要认识到网络社交无法取代现实社交,社交信心的维持和建立更需要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支持。

本研究明确了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问题,但对部分问题仍然无法做出回应。首先,横断研究无法给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因果关系问题做出肯定推断,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的交叉滞后组设计来进一步明确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考虑到网络匿名性的特点,个体在网络上的人格特质如同一种特殊的状态,是人格特质与网络情景的整合(周宗奎, 2017),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中差异较大的网络人格,如现实中的高内倾者可能在网络上表现出高外倾的特点,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网络人格类型对该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最后,由于本研究只选取了高校在校生为被试,且性别比例不够均衡,未来研究可以调查更广的被试范围,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5 结论

(1)被動性社交网站使用能负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 (2)线上反馈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外倾性人格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陈必忠 (2018).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 心理技术与应用, 6(9), 528-536.

顾佳旎, 孟慧, 范津砚 (2014).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2(11), 1791-1800.

侯玉波, 葛枭语 (2019). 使用社交媒体能提升用户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5), 968-976.

李旭, 陈世民, 郑雪 (2015).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8(3), 721-727.

刘庆奇, 牛更枫, 范翠英, 周宗奎 (2017).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学报, 49(1), 60-71.

孙晓军, 柴唤友, 牛更枫, 崔曦曦, 连帅磊, 田媛 (2017). 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4), 477-486.

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1).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Ⅲ:简式版的制定及信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4), 454-457.

王妍, 杨娟 (2015). 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 23(8), 1453-1460.

张丛丽, 周宗奎 (2018).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焦虑、反刍思维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3), 74-77.

张铮, 王可欣, 陈爽, 周明洁 (2016). 外向性对感知到的朋友支持的影响——社交网站使用时间的调节作用. 全球传媒学刊, 3(1), 90-98.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7). 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取自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sqbg/201712/P020180103485975797840.pdf

周宗奎 (2017). 网络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Freeman.

Burke, M., & Marlow, C. (2011). Social capital on Facebook:Differentiating uses and users.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 571-580). ACM.

Deters, F. G., & Mehl, M. R. (2013). Does post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increase or decrease loneliness?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ment.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4(5), 579-586.

Fan, J. Y., Meng, H., Gao, X. P., Lopez, F. J., & Liu, C. (2010). Validation of a U. S. adult social selfefficacy inventory in Chinese population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8(4), 473-496.

Fergus, S., & Zimmerman, M. A. (2005). Adolescent resilience: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 Annual Review Public Health, 26(1), 399-419.

Kaya, T., & Bicen, H. (2016).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on students behaviors:Facebook as a case stud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9, 374-379.

Liu, D., & Brown, B. B. (2014). Self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positive feedback,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8(3), 213-219.

Liu, X., & Larose, R. (2008). Does using the internet make peopl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e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3), 310-320.

Panek, E. T., Nardis, Y., & Konrath, S. (2013). Mirror or megaphone? :How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differ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5), 2004-2012.

Pempek, T. A., Yermolayeva, Y. A., & Calvert, S. L. (200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3), 227-238.

Sheldon, P. (2009). “Ill poke you. Youll poke me!” Selfdisclosure, social attraction, predictability and trust as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Facebook relationships.  Cyberpsychology: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 3(2), article 1.

Su, A. J., & Yoo, J. H. (2009). Topic avoida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Human Communication, 17(3), 245-267.

Tandoc, E. C., Ferrucci, P., & Duffy, M. (2015). Facebook use, envy, and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Is Facebooking depress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3, 139-146.

Valkenburg, P., Koutamanis, M., & Vossen, H. G. M. (2017). The concurrent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olescents use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and their social selfesteem.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6, 35-41.

Verduyn, P., Ybarra, O., Résibois, M., Jonides, J., & Kross, E. (2017). Do social network sites enhance or undermine subjective well‐being? A critical review. Social Issues & Policy Review, 11(1), 27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