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
2020-05-13王永红
王永红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信仰与力量,是植根于人内心的修养与自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天然地具备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文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以文教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粹,提高民族自信与个人修养。
一、明确文言文教学的文化追求
文言文经典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内涵,但是学生常常满脸苦涩地诉说文言文注释理解的生硬背诵、文章积累的机械记忆等苦恼。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一词一句的理解上,放在文言文的翻译上。我们发现,小学文言文的学习过早地进入了功利化的阅读状态,没有真正挖掘文言文语言的精妙、文化的内涵,这样的学习终将是兴趣的磨灭、文化的缺失。
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它博大精深,在千锤百炼的语言、匠心独具的文采中蕴含厚重的历史与先贤的智慧、情怀。文化属性是语文课程特有的属性,语文课堂就应有诗与远方,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天地;语文教学就要用智慧照亮,用情感丰富,用文化滋润。
文言文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统编版的语文教材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在小学阶段,当学生触摸文言文时,学生应感受到的是语言的典雅精妙,是思想的丰富睿智。我们要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从文化的视角思考文言文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文化之窗,建立个人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联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提升语文素养。
二、探寻文言文作品的文化价值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既然是文章,它必定凝结着语言文字的匠心,记载着特定时代的背景,蕴含着作者独特情感的表达。文言文的学习就必定要透过语言文字去探寻历史文化的印迹。
1.文化蕴含在特定背景中
文言文经典的创作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追溯创作背景,可以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特点各异的风土人情,同时作者个人的性格经历、家国情怀也都会投射其作品中。对作品背景中历史文化的探寻影响着我们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脉络的把握、情感的领悟。
例如,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探寻作品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编著了寓言和神话故事集,借此作品既说天下之大,亦有难倒圣人之事,又说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体现了列子要表达的做学问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文化表现在特别的文字中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起源、演变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观察关键汉字的字形,揣摩字义,可以更好地走進文言文中,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
《书巢》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篇文言文,题目中的“巢”字用法特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陆游为什么把书房称作“书巢”呢? “巢”字,表面是说陆游的书房的书多得令人惊叹,但透过“巢”字,感受到的是陆游读书之痴迷,这正是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传递出的深意。
3.文化体现在特殊的事物里
在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特殊意味的事物,它们代表着厚重的文化渊源,形成了特定的意象文化。提到“月”,表达的是对亲人、好友的思念;提到“柳”,表达的是一种难言的愁绪;提到“登高”,表达的是一种豪情。文言文教学关注这种富有特殊文化意味的意象,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的意蕴。
《伯牙鼓琴》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子期善听,高山流水的音韵间,知音情谊令人艳羡,子期死后,伯牙断琴绝弦,知音的友谊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故事中“高山流水”的乐曲除了表示乐曲高妙,更化为了一个知音文化的符号。
三、实现文言文文化价值的途径
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经典而丰富,极具文化价值。但简单的翻译、讲解与机械背诵,不能激发小学生内在情感的投入。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应在文化的视野下,开拓多种途径,调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在熏陶与感染中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学生的情感建立联系,从而实现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1.在诵读中感受文化韵味
感情饱满,抑扬顿挫地读为诵读。文言文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它字少而意丰,单音且韵长,读起来朗朗上口。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朗读、密咏恬吟”生动地诠释了诵读的境界,也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文言文的诵读中,学生眼、口、耳、脑多种感官自然调动起来,情感随文章起伏,思想渐渐触摸到文字之中,越读韵味越浓,越读兴趣越高。
2.在体悟中思考文化意蕴
文言文的语言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对体现文化价值的字词、事物或历史等内容不能满足于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体悟讲求的是沉浸文字之中,抓住文化内涵的体现点深入体会与领悟。体悟的过程就是身与心合一,体悟文言文语言韵味的过程。意蕴内涵的感知与领会,既有感性的诵读,也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伯牙鼓琴》的教学中,教师就是抓住伯牙与子期知音相知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何为“知音”。
第一步,探究“善”的不同表现,感受“知音”之因。教学中从“善”字入手,读中理解一个善鼓,一个善听,使两人结为朋友。
第二步,探寻“念”的丰富含义,感知“知音”之意。教学中联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念”什么?“得”什么?①对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②拓展“伯牙所念”还会“念”什么,子期又会“得”什么。
第三步,围绕“念”拓展阅读,领会“知音”之趣。教学中,补充阅读《吕氏春秋·本味篇》相关记载,感受志趣相投、心灵相通带来的美好体验。
第四步,体验表现“知音”的音乐、图画、舞蹈等多种文化形式,认识“知音文化”。
品味体悟,需要找准着力点,在一叹三咏中反复揣摩,层层深入,使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如层层剥笋地显现,伴随着学生的口动、眼动、耳动,从而引发心动,润物无声地浸入学生的心田。
3.在拓展中延伸文化内涵
小学文言文的选文,大多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有趣,但看似简单的语言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与捕捉,并巧妙加以开发,拓展文言文学习的时空,让文化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文言文中的成语比比皆是,“高山流水、程门立雪、专心致志”等,文言的学习,语言的积累,与文化自然融合。文言文中历史名人的奇闻趣事,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把感知的触角引向文化内涵。《杨氏之子》就是这样一篇经典的趣文。“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的应答彰显了杨氏子的聪慧与能言善辩。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杨氏子应答的妙处,拓展《世说新语》中其他语言精妙,具有情趣、智慧的故事,使学生在学习中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作者情感交流,一步步感受、体验语言艺术的魅力、文化的精髓,视野得到拓展。
4.在体验中探究文化魅力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避免枯燥的讲解,文言文蕴含的文化情趣与智慧不是告诉学生的,而是要在浸润中唤醒、渗透、接纳,这一过程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要为学生架设理解、感知、交流的情境,帮助学生积极地学,快乐地用。
例如,《书巢》的教学,在感受陆游爱读书的同时,教师创设情境,介绍中国的书房文化。书房是读书、学习的地方,自古人们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斋、居、轩等是书房命名的常用字,书房的名字代表书房主人的性情喜好,折射出书房主人的情趣和志向。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名人的书斋名及其含义。最后引导学生试着为自己的书房或者未来的书房命名,并简单介绍名字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书房文化激起了学生的兴致,纷纷为自己的书房赋予美好的名字。历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得到自然的实现。
文言文是历史传承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蘊,关注文言文蕴含的文化基因及实现的途径,引导小学生触摸文字背后的文化,对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龙,王冰.小学阶段文言经典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8(1).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