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
2020-05-13刘文彪
刘文彪
【摘 要】“新课程”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要求,强调在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为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就需要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来落实。“新高考”推行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中学科教学要强调学生的生涯规划,从单一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关键词】新课程 新高考 高中学科教学
21世纪之初,经过充分的调研和酝酿,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终于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就是所谓“新课程”之源。“新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根本性地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来进行革新和调整。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考改革做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高考”。
一、“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必然要求,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教育模式提出的新课题。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生产资料。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其次,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经过20余年改革开放并迈进21世纪的时间节点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
早在1200多年以前,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的开篇即给教师做了明确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更多的是承载着知识传承的任务,居高临下“解惑”的目的也还是局限在“传道”和“受业”的本分上。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断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曾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那个时代,我们的教育理念显然是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国家希望尽快弥补“十年浩劫”造成的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然而,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感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把这样的理念融入教育,并体现在“新课程”体系之中。
二、 “新课程”对高中学科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要求,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合理、具体的改革建议。教育部2001年《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的目标和主要理念上的变化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在教学目标上,不但要完成知识、技能的讲授和传承,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師要研究课堂教学策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课程”理念中,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新课程”不再给出“教学大纲”,而是提供了学科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针对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新课程”的学科教学目标更加丰富和前瞻,包含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2017年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界定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表述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新高考”模式对“新课程”的回应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应开设选修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鉴于此,自然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就需要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来落实。
为了满足分层次教学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之初,针对高中课程教学设立了高中毕业会考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两项评价性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要求实行会考的省份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还特别强调,考试命题要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以后,直至“新高考”之前,我国一直将分学科会考作为高中学段的水平性考试,在高考中,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全部考生设定为文科生、理科生两类,分别参加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考试。
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的《实施意见》主要做了两点重大调整,一是普通高校要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录取。《实施意见》还指出,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实行学完即考,在高考中不必再考。如此,理论上讲,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就不再是高考科目,而变成了基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评价,供高等院校在录取时参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選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些改变是在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实际上,上述的“新高考”目标并没有一步到位,在改革和试点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体现为现在已经正式出台“新高考”政策的三批试点省份的结果。
我们称《实施意见》出台后逐步推开实施的高考改革为“新高考”,至今已落实具体措施的依次是:①上海、浙江针对2014年入学高中生实行,2017年高考;②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针对2017年入学高中生实行,2020年高考;③广东、湖南、湖北、辽宁、河北、重庆、福建、江苏针对2018年入学高中生实行,2021年高考。
四、“新课程”理念与“新高考”导向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落实
“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方案涉及面很广,在改革过程中既要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高校多元选拔的需要,同时又要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落实到具体的规则和制度上,必定会是一个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如果研究从最初的规划到现在具体实施的方案之间的不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新课程”“新高考”近五年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但不管是“新课程”的理念,还是“新高考”的导向,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三年的学科学习过程和教师的学科教学上。“新高考”的实施,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和调整,从招生体制上看,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选拔格局;从学生成长看,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选择权的赋予;对高中教育来说,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和选择性教育思想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鉴于此,在高中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学生的生涯规划
“新高考”赋予中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倒逼学生、家长、学校尽早建立生涯规划意识。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选课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并给予及时、充分的帮助和指导。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潜能、发展意向以及教育背景、学业成绩、知识结构,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学校的师资优势等。
2.改变学科教学的理念
从单一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原有从既定知识的展开到既定知识总结的教学思路,变为知识的各种生成、联系及拓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新高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核心素养有更好的把握。
3.改进学科教学的方式
贯彻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当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体系和核心素养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要多组织协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科的价值,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
4.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高考制度的改变,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这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校之间教学资源投入的不平衡。为缓解这个问题,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微课和慕课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时代更迭、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21世纪伊始出现的“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所做出的正确选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肩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不断完善和落实“新课程”“新高考”的思想,努力打造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为创新型教育、创新型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高中数理化》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