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现象教学的思维进阶路径
2020-05-13莫春荣李福利
莫春荣 李福利
【摘 要】小学科学现象教学从问题的提出、探究到问题解决都指向思维的培养,变知识主线为问题主线,采取“问题凝练”策略,促进知识学习向思维发展转化。挖掘探究活动的本质内涵,以“学习单”和“U形学习”为学习支架,聚焦结构化思维,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以“深度课堂四特征(内容、过程、方式、结果)”为评价导向,关注与提升学生的思维效能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 思维进阶 现象教学 深度学习 U形学习
“现象教学”源自芬兰,即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現象或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小学科学现象教学是从某一科学现象(科学问题)出发、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所有的学习都绕不开“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三个元素,与之相对应,“问题、活动、评价”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元素,我们把它们称为课堂教学的三块基石。
一、学什么—问题聚焦思维的激发
对于学什么,传统型教学往往指向知识传递,是 “教教材”,即教学注重知识的识记,学生获得的是记忆、理解、应用等低阶思维能力。以问题为主线的现象教学指向的是问题,是“活化教材”,通过围绕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收获的是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
现象教学采取“问题凝练”策略来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促进思维发展。激发思维的两条基本路径是生活现象引入和实验现象引入。
1.生活现象引入
以“让种子飞起来”教学为例。
师:(展示图片)高高的屋顶上长着一丛瓦松,陡峭的悬崖上生长着一棵小树,茫茫的沙漠中生长着一棵小红柳。是谁帮助它们“飞”到沙漠里、峭壁中、屋顶上的呢?
生1:我认为可能是风把它们吹上去的。
生2:有些是小鸟叼着种子带到那里的。
2.实验现象引入
以“让土豆浮起来”教学为例。
师:把土豆放入水中,土豆是沉还是浮?
生1:把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会沉下去。
生2:把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会浮起来。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把土豆放入装了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结果发现土豆沉了下去。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土豆浮起来吗?
探究学习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以问题的提出为学习的开始,以问题的解决为学习的终结,问题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因此,无论是生活现象引入还是实验现象引入,都要凸显现象教学的现象真实性:创设真实情境和设计驱动性问题。在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驱动性问题应该是个“大问题”,它可继续向下分解出探究活动的“任务串”,还与问题的解决相关联。
二、怎么学—活动聚焦思维的结构与空间
活动聚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1]。学习活动有“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之分,“浅层学习”指向的是知识的学习,“深度学习”指向的是思维的深度发展。现象教学挖掘探究活动的本质内涵,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聚焦结构化思维,设计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关联的、有深入思维空间的探究任务,以“学习单”和“U形学习”为学习支架,培养思维结构、拓宽思维空间,让探究活动成为孕育思维、发展思维的学习历程,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1.创设“学习单”,培养学生的思维结构
现象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教学形式是大开大合,避免一问一答式的碎片化教学。学习单是现象教学理念的物化和外显,是一种学习支架,既体现教师备课,又指引学生学习。它包括现象引入、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三个板块,与现象教学三个教学环节一一对应,以并列式、进阶式的问题串启发并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为结构化思维进阶教学提供支架。以四年级下册“荔枝与莲雾”一课的学习单为例。
【板块一 现象引入】
我们的校园里种植了很多果树,其中有荔枝,还有莲雾。你能找到它们吗?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与荔枝、莲雾类似?
【板块二 探究活动(任务串)】
任务一:荔枝与莲雾的茎长什么样?
①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进行观察活动,找到荔枝与莲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如何记录)②观察荔枝与莲雾的茎有什么特点并记录。(引导学生抓住植株的高矮,主干是否明显、坚硬,主干表皮的颜色、纹理进行观察)
任务二:荔枝与莲雾的器官有什么不同?
①分小组对荔枝与莲雾的叶、花、果实进行观察和记录。②分小组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任务三:你知道校园里还有哪些乔木吗?
①寻找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与荔枝和莲雾的茎有类似的特征。②根据乔木的特征判断它们是否属于乔木。
探究活动聚焦结构化思维,“提出问题(大任务)—问题串(分任务)—小问题(小任务)”构成了结构化思维。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搭建不同的学习支架,如思维方法指导、对材料准备的思考、活动流程的建议、概念建构的追问等。
【板块三 解决问题】
①习得的科学概念:荔枝和莲雾都是乔木。乔木的特征是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②课堂无边界:旅人蕉的茎有双臂合抱那么粗,高23米以上,它是否属于乔木?为什么?
课堂无边界是从课堂向课外的迁移,除了内容的迁移、兴趣的迁移,还要有思维的迁移,关注高阶思维。操作要领是加强任务的驱动性,让学生有激情、有兴趣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探究,突破时间、空间、学科的壁垒。
2.开展“U形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U形学习”引入学习共同体理论和互联网思维,将传统单一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改为U形排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搭建平等、民主、自主、宽松的交流平台,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U形学习”的操作要点是三个“下来”。
(1)“走下来”。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通过“T”形通道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产生“等距离的爱”。更为重要的是,U形座位形成的“T”形通道,让教师能够快速走到每一个小组面前,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在探究活动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见图1、图2)。
(2)“静下来”。科学探究活动大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很容易“动”起来,而太热闹的课堂往往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刻思考,不利于培养思维品质。“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当课堂静下来之时恰恰是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之机。如何让课堂静下来,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用四级音量让课堂静下来。科学课堂设计了科学“声控王”操作系统,对各个环节对应什么音量进行了分类和约定:独立思考时为零级音量,同桌交流用一级音量,小组讨论用二级音量,分享交流用三级音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意识的调控,这逐渐内化成学生的常规行为,令课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得益彰、活而不乱。第二,通过追问让学生深层思辨。教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或观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3)“慢下来”。很多时候,教学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看似精彩纷呈,实则节奏太快,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要让教学节奏慢下来,除了减少教学容量、降低教学难度之外,还要预留候答时间,即待学生在短暂思考后得出更富逻辑性、更深刻的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多运用“二次开发”式的追问和“踢足球”式的回问与转问,扩大课堂参与度。即使学生有短暂沉默,教师也要给予适度的等待或引导启发,营造润泽安全、主动思考探究的时空。
三、学得如何—评价聚焦思维的效度
传统教学通过考查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少来评价教学,现象教学则从关注“知识输入”转向关注“思维产出”,将传统的听课评价改为课堂观察,教师们称之为“听课革命”:从“看教师”转变为“看学生”,看学生怎样学、学得怎样;从“看场面”转变为“看焦点”,看焦点学生、焦点问题[2]。课堂观察时,只观察某一个学生,记录与他相关的表现及行为,以“深度课堂四特征”为评价导向,关注学生的思维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是在学习内容方面,看学生是否把握了本质与变式,即看学生能否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发现知识的本质特征,在变式思维中掌握事物的内涵和规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刻性。如“蚂蚁长啥样”课堂观察记录,观察对象是家耀同学,选择的角度是“本质与变式”。
家耀同学不知道怎么画,想了许久,画了四个圆圈,在第一个圈上画了两只眼睛、两根触角,在四个圈左右两边分别画了一条腿,共八条腿。画完后很开心,与同伴分享,发现与同伴画得不一样,两人眼对眼,一脸疑惑,不知道谁画得对。家耀拿着放大镜观察蚂蚁,在纸上画了三个一样大的圈。把头凑近观察,划掉了原来的圈,重新画了三个圈,中间圈最小,第三个圈最大。又拿起蚂蚁,皱着眉头看了很久,给三个圈左右两边分别画上一条腿,共六条腿,然后得意扬扬地给同伴看。同伴发现两人画的蚂蚁腿的部位不一样,家耀再拿起蚂蚁观察,发现腿全部长在胸部,重新画了一次,再与同伴对照,完全一样。他对比几次所画的蚂蚁,点了点头。
二是在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展开了建构与反思,即看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进行比较、分析、质疑、判断、概括等思维活动,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学习是否进行了检验和重新认识。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如“运动与摩擦力”观察记录,观察对象是曾舸同学,选择的角度是“建构与反思”。
在探究环节中,曾舸同学首先通过联系生活现象思考与体验了摩擦力的存在;他测量的摩擦力大小与同伴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受到了同伴的质疑。曾舸思考后与同伴交流,达成以控制变量的实验来进行验证的共识,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开展了建构与反思。
三是在学习方式方面,看学生是否亲历了探究与协同,即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开展主动学习、团队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刻和敏捷性。如“用水果电池点亮小灯泡”课堂观察记录,观察对象是子健同学,选择的角度是“探究与协同”。
在探究“怎样连接电路让水果产生电”的环节,子健同学与同伴发生了分歧,他们分别画出了两张不同的电路连接图。子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验证,而没有接受同伴的建议,可见有探究但未协同。而在实验操作“用水果点亮小电泡”环节,子健一开始连接错误导致灯泡没有亮,在同伴借鉴其他组的做法并给出正确的建议后,他接受建议并进行尝试,从而实验成功,在此过程中有探究也有协同。
四是在学习结果方面,看学生是否学会了迁移与运用,即看学生能否从“知道”“了解”这样的浅层学习进入“发现”“创造”的深度学习,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独创性。如“揭秘四季的变化”课堂观察,观察对象是启程同学,选择的角度是“迁移与运用”。
在探究环节,启程同学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后与伙伴讨论,得出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的直射与斜射,而太阳的直射与倾斜和影子长短有关的结论。而在模拟实验环节,启程倾听、观察“微课”后与伙伴合作做模拟实验。他在伙伴提示下能正确操作实验,伙伴测量和记录A、B、C、D影长分别为12mm、40mm、11mm、0.5mm。启程看数据后质疑道:“D点的影子怎么这么短呢?”建议再做一次实验。全组做完实验后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发现规律环节,当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启程小组的结论产生疑问时,启程与同伴通过演示与解说,再现了他们的推理过程。由此可见,他们在学习结果方面实现了迁移与运用。
课堂教学要做到兼顾知识传授和思维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是课堂教学的要义,是教学之于学生最有意义之处。因此,我们强调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型向思维型转轨,即由知识课堂向思维课堂转变[3]。现象教学从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到问题解决都指向思维的培养,变知识主线为问题主线,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知识课堂为思维课堂,让课堂闪耀着思维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胡卫平,魏运华.思维结构与课堂教学——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法,2010(6):32-37.
[2] 劉建平.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1):39-42.
[3] 陈祥春.思维课堂才是真教学[J].中国教师,2013(4):35-37.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科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