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错题使用策略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0-05-13余不易

物理教学探讨 2020年3期
关键词:错题思维能力

余不易

摘  要:错题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它反映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盲点或者是能力的不足。错题的使用策略决定着错题的使用价值。如何使用错题,使之真正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服务?文章在较为普遍的错题分析基础上,通过练习变式、改编错题、归类错题等方式,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不断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错题;思维能力;变式练习;试题改编

什么样的习题是最好的习题?体现能力层次的、有思维深度的习题是不是最好的习题?在教学实践中,同一个好题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适合程度是不同的,只有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的习题才是好题。学生如何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较为普遍的方式是通过练习和检测所产生的错题来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盲点或能力的不足。有效利用错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1    概念界定

错题:学生在练习、作业、检测中做错的题目。

思维能力[1]: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認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就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其中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2    错题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日常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是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直接表现。因此,一直以来,错题都被教师和学生认为是最好的习题,各类的错题集应运而生。纵观目前学习中的错题,虽被重视,但未被重用。在错题的使用中,学生更多地是仅停留在错题的订正环节,没有深入地分析思考;有些学生整理出自己的错题,时常翻开回顾复习,对知识的掌握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在面对与错题类似的习题时,还是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在于错题仅仅被关注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错题对学生能力提升和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如何利用错题资源,让错题真正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重发展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3    错题使用的实践策略

如何让错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现的途径必将是在分析错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迁移、推理、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逐步提升理性认识,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在错题使用的实践中,首先规范了错题使用的相关步骤,将错题整理分为四个步骤(如表1),然后在一定错题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

3.1    错题的收集与分析

错题来源于练习和检测,其产生原因很多,有看错、看漏,有审题不清,有习惯不良,有概念不清,也有能力不及等。错题的收集应该是有选择的,首先考虑的是概念不清的错题,再是能力不及的错题。其他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于习惯的问题,需要用改变行为的方式改变习惯。

错题分析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学生错题分析的步骤,并逐步养成错题分析的习惯,提高分析错题的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中,通过写出该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根据自己的错因分析,明确知识点的易错点和注意点,达到对该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进行错题的分析交流,通过学生解说的方式深入剖析错因,转变错误观念。教师在学生解说错题的过程中,判断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通过如此的思考、分析和表达,可以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突破。

3.2    错题的迁移

错题分析是否有效,其判断依据就是知识是否能发生迁移。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学生能否把知识和思维迁移到解决新问题的环境中。只有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才能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如何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变式练习和改编试题是有效的方式。实践发现,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适宜采用变式练习,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试题改编更为有效。

3.2.1    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包括解法变式、图形变式、阶梯变式、对比变式、逆向变式等[2]。变式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思考、推理和判断,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1 (原题)如图1,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后,电阻R出现断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压表的示数为          V。

分析:电阻R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它的正负接线柱通过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测的是电源电压,其示数为3 V。又因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为了学生能正确认识其本质关系,提高思维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变式进行提升。

变式: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请说出两种可能的故障原因:       。

变式练习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思考,并在新的环境中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新的问题,实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3.2.2    试题改编

在变式练习的基础上,试题改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要求学生以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为考点,编制新的题目。其本质是促使学生转变思考方向,从不同纬度认识所学的知识点,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结果。

例2 (原题)如图2所示,用磁铁的N极在钢棒AB上从A端向B端单向重复摩擦几次后,钢棒就具有了磁性,这种现象称为           ,并且钢棒的A端为           极。

改编1:如图3所示,用磁铁的S极在钢棒AB上从B端向A端单向重复摩擦几次后,钢棒就具有了磁性,这种现象称为           ,并且钢棒的B端为           极。

改编2:如图4所示,用磁铁的一端在钢棒AB上从A端向B端单向重复摩擦几次后,钢棒就具有磁性,请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来判断磁铁的上端为           极,钢棒的B端为极。

从原题可知,该题考查的是磁化的知识。改編1中通过改变磁体的两极和摩擦方向来认识磁化的本质。改编2中不仅仅具备改编1的考查功能,还增添了小磁针,结合了与磁化紧密相关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知识,需要更高的综合分析能力。两个不同的改编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提升。

可见,不同的学生改编试题的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有时还会出现改编错误。如何解决改编试题的有效性问题,实践中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四位同质同学为一组,将各自改编的试题在组内交流,交流中进行审查、评价和互相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判断改编时出现的问题。

例3  学生整理磁感线的错题时,改编出了如下选择题: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条形磁铁的磁感线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B.磁感线只能描述磁场方向

C.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D.磁感线总有两条是相交的

这位学生给出的参考答案是选项A。在交流评价中,有学生提出:该题的改编很好地考查了磁感线的易错点,但是选项A缺少一个条件,需要增加“在磁体的周围”这一条件。

的确,在试题改编的过程中,这样的小组评价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错误,还能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实现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

3.2.3    错题的归类

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要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对学生大量的错题进行归类比较、综合分析,寻找错题背后的知识短板和能力缺陷点,进而指导后续的学习。

错题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师生都可以在分析错题的基础上,审视教与学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实践中,通过选择恰当的变式练习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改编试题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改变错题使用策略,高效利用学生错题,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邵建功.思维能力开发[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6.

[2]温超峰.对学生的物理错题进行“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8):30-32.

(栏目编辑    张正严)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错题思维能力
笑笑的错题
培养思维能力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培养思维能力
“圆”易错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