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儿童需求: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的构建研究
2020-05-13戴建琴沈红
戴建琴 沈红
【摘要】资源、动力、认知、获得和发展是儿童学习的五大需求,这些需求的课堂缺位主要表现在学习资源不充足、学习动力不凸现、学习方法不妥当、学习获得不强烈和学生发展不明显等方面,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去构建指向儿童需求的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的构建,主要从总体结构和支撑方式两个方面去阐述,其结构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板块,及对应的各个需求和支撑方式。支撑方式主要有:资源准备、动机激发、深度学习、反思评价和后拓延展。希望通过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的构建,达到发展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支撑系统 儿童需求 小学课堂教学
指向儿童需求,是生本主义思想的体现。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儿童的学习需求,课堂需要从单纯的学习到支持学习的转变,这势必需要各种非智力因素、思维工具、学习资源等的支撑,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构建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正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认知和成长需求,促成儿童快乐地学,幸福地学,自主地学,有效地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儿童需求的五重意蕴:回归小学课堂学习的原点
(一)资源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儿童对学习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资源需求就是当今儿童非常注重的需求之一。学生希望在上课前教师能够给他们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比如多媒体课件(包括音频、视频)、学习材料、相关图书、网络,甚至是专门的教室。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获得学习安全感,从而满足学生自我构建的需要。
(二)动力需求
儿童的情感是比较丰富的,他们希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并且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希望得到尊重,希望获得成功,还希望能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放飞自我。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儿童的动力需求出发,找到能激发儿童兴奋点、能驱动儿童发展认知和充分表达情感的动力所在。
(三)认知需求
认知需求,是个体从事并喜欢需要认知努力的任务的倾向性,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儿童作为一个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个人的偏好倾向。儿童也有了对阅读、思考、判断、推理、决策和问题解决等复杂的认知活动的内部动机。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快乐。
(四)获得需求
每个人在学习过后,总是想从中获得什么,这就是一个人的获得需求。学生也同样如此,在学习之后希望自己能学到很多东西,能获得一些启发,能收获很多知识,甚至能帮助自己成长。同时学生也希望获得教师的反馈与评价,了解自己究竟学得怎样,学得好的希望获得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学得不足的也希望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课堂上如何去满足学生的获得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反思与评价反馈上下功夫。
(五)发展需求
儿童的课堂学习生活置于一个学习场中,教师的期待,同学的竞争,都会促成儿童的自我发展。儿童发展的需求,也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所设定的教学内容等一切教学行为,都应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成长诉求,同时也必须是儿童适合接受、可以接受的。最终促成儿童的最高层次的需求,那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儿童需求的课堂缺位:构建学习支撑系统的初衷
(一)学习资源不充足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学校学习资源的配备,教师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没有用心准备等,都会导致课堂上学习资源的不足。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充分的准备,需要付出足够多的精力。但,如果有学校的支持,教师准备学习资源是比较方便的,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二)学习动力不凸现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教师们都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很懒散。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教师未能满足学生的动力需求,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出来,学生肯定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思考怎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否能够长期坚持运用这种方法。
(三)学习方法不妥当
学习方法不妥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很多教师的课堂还是以讲授的方式为主,方法较传统,没有充分运用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学生间不能真正建立起对话、沟通、合作、交往、探究、展示的课堂平台,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未能达成课堂的深度学习,阻碍学生认知的发展。
(四)学习获得感不强烈
基于每个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对于学习的获得感也是不同的。据下课调查,问学生刚才的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往往很多学生都答不上来,或者直接回答说“不知道”。总的来说学生对于学习的获得感是不强烈的,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真正的反思,或者是教师的评价反馈没有覆盖每位同学,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
(五)学生发展不明显
应该说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想发展的,但往往学习中的绊脚石阻碍了某些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有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不是很明显。在班级中,那种脸上充满自信、阳光,一看就觉得各方面发展得不错的学生并不多。有很多学生看上去都是默默无闻的,也有一些学生很能引起教師的注意,要么是畏畏缩缩的,感觉什么都落后于人;要么是吵得不可开交,什么都不想学。在这些迹象中,让人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自我发展是有欠缺的,学生们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到闪光点,或者说还是缺乏自信,也或者是学生根本没有想要学的动机,那么就无从谈自我发展的需求了,这都需要教师做出深刻反思。
三、系统支撑的课堂学习:指向儿童需求的课堂变革
针对儿童的需求,及儿童需求在课堂学习中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情况,经过长期研究,构建了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现在笔者主要从它的总体结构和支撑方式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系统的总体结构
指向儿童需求的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板块。课前是一个资源需求,相对应的支撑方式是资源准备。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中,课中需要满足学生的动力需求、认知需求和获得需要,其中动力需求相对应的支撑方式是动机激发,方法有:目标驱动和情境创设;认知需求相对应的支撑方式是深度学习,方法有: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批判质疑和迁移运用;获得需求相对应的支撑方式是反思评价,方法有:自我反思和评价反馈。课后是一个发展需求,相对应的支撑方式是后拓延展。其总体结构图如下图中所示。
(二)系统的支撑方式
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的支撑方式主要确定为五个方面:资源准备、动机激发、深度学习、反思评价和后拓延展,接下来将进行详细介绍。
1.资源准备——学起于学习资源的完备
这里的资源可以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看待,凡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视频、音频、书籍、文字资料、照片、图画、教学材料等都可以看作是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的提前准备、有效准备,可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首先学校要有所举措,比如我们学校有网络资源库,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课件都能在资源库中找到,同时学校也为各个学科配齐了各种教具和学具,有的学科还有相应年级的材料箱,甚至是和学习有关的图书资源也基本配备到位。可想而知,这么完备的资源库,为教师准备学习资源提供了便利,也满足了学生对资源的需求。当然在上课前还是需要各個学科有侧重点的有所准备,甚至是精心准备。英语学科,精致的集声光电影于一体的精美课件的呈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数学学科,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更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动手中建构数学概念;美术学科,教师拿出范画,学生的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更能提起学生创作的热情;科学学科,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开放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探究。
2.动机激发——学承于非智力因素的唤醒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动机激发的方法会有所不同。经实践,笔者的课堂学习支撑系统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效果比较突出。
(1)目标驱动
目标驱动是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实施目标为根本途径,以反馈矫正为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通俗地说,就是教师在课上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分析、判断、综合、归纳、概括等智力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目标驱动比较适合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了学习目标的驱动,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自我挑战的激情。在目标驱动下,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更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融合。
(2)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情境创设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或课后,甚至可以贯穿课的始终,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情境创设适用于各个年级,好的情境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去认识、建构知识。一般的课堂可以设置童话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勾起学生的求知欲。
3.深度学习——学转于思维发展的探索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的课堂学习支撑系统主要采用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批判质疑、迁移运用这四种方法,来发挥深度学习的功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1)促进自主
学生学习的最好状态就是自主学习,教师的所有努力,包括学情前测、动机激发,都是为了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只有建立在学生主动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能,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中积极探索和思考,发展思维,建构知识。因此,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催化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反馈,要发掘课堂互动中学生的异构思考,鼓励肯定学生的异质思维,并在第一时间把握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切入式引导,让课堂生成变成教学灵动的源泉。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成效的展示,通过情景表演、个性化表达等形式,呈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收获与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与点拨。
(2)合作探究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促成学生的合作探究,包括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合作探究的全员参与等,每个成员都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探究任务,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思维的碰撞,并学会倾听与交流,达成小组的共识。
(3)批判质疑
批判质疑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在平时的课堂中却很少看到这样的场景发生。因此深度学习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养成批判质疑的习惯。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质疑发问、主动表达的需求,只是没有这样的环境和机会。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不同的看法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保护和鼓励学生质疑的思维品质,让质疑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常态。对于学生的质疑,要给予积极的回应,有价值的疑问,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批判意识,可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自我阐释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理据意识和思辨思维。
(4)迁移运用
深度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习得新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甄别检验,学会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说明学生是真正会了、懂了。在迁移运用中,往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得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和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反思评价——学合于生命成长的迈进
把反思和评价也作为课堂支撑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评价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然而教师也不能忽视反思的深刻意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才能扬起学生生命成长的风帆。
(1)自我反思
没有反思的学习是不深刻的学习,可是又有多少教师在课堂上会去真正关注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做出反思呢?最近参加了STEAM创新科学教育的博览会,有一位专家就讲到了STEAM课程的学习,必须将反思进行到底,課堂上要留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没有学会什么。教师此时的角色又转变成了聆听者和支持者。在反思中,学生才能对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消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对于没有弄懂、没有学会的东西,深思其原因,深究其对策,直到弄懂为止。自我反思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与成长感,同时也找到了亟待突破的方向。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有时课堂也不必追求热闹,静思默想,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因此自我反思在课堂支撑系统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
(2)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学习的各个节点,所以这个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比如可采用检测诊断,就是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所进行的一个反馈,以便有效调控后续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评价反馈,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效度,帮助教师找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为课堂核心活动的设计找到依托。同时,有了评价反馈,学生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到底怎样,哪些方面自己做得很好,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当然各个学科的评价反馈的方式、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反馈在课堂支撑系统中也是不可少的。
5.后拓延展——学指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省略号,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又带着新问题出课堂。课后的拓展延伸,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等思维,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内容,使得课堂支撑系统更趋于完善。课后的拓展作业,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计,使得作业更科学、规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要考虑作业的综合性、实践性与运用性,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理解、实践运用,并使之有效纳入已有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终达到发展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指向儿童需求的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的构建,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同时也顺应了新时代培养儿童的要求。教师将不断探索,构建更加完美的小学课堂学习支撑系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忠武,王玉玺,钟绍春.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支撑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 (7).
[2]赵庆林.小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建构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