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不足及措施
2020-05-13文|王英
文| 王 英
国有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想取得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对其自身进行改革。在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作用巨大,但各自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勇于面对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时代发展特色,探索其改进措施。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会计信息失真,成本计算盲目。在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中,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在企业的实际运转中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当然,造成国有企业会计失真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会计人员较低的专业素养,工作过程中的主观故意,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不协调等都有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性,使得其成本计算相对盲目。由于国有企业具有自身的特性,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在企业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个人也能获得较高收益,导致个体员工在成本计算中较为盲目和随意。
2.收入确认不准确,资金浪费严重。国有企业具有企业的普遍属性,即盈利性。在收入确认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为了满足本企业利益需求,会采取少报收入或者是谎报收入的方式。由于国家给部分国有企业下达了任务要求,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会以国家规定数值作为生产量上报标准,而忽视实际生产量情况。国有企业的上述两种做法会严重导致会计核算与实际不符问题。比如:X棉织厂企业,政府在2018年给其下达的任务是赚取利润2000万元,在年底统计时当年企业的利润只有1600万元(其数据表格如表1)。而企业在进行利润上报时直接以国家规定数值上报,即2000万元,这就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年底会计核算收入确认也不准确。
表1
此外,由于国家财政给予了国有企业足够的支持,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重视成本控制,资金浪费较为严重。又如,某制造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需购买3台设备,在采购过程中,采购负责人洽谈了三家供应商分别为A、B、C,其中A报价87万元,B报价84万元,C报价90万元(其中对比数据表格如表1)由于C供应商与采购负责人是同学,并且承诺给其返点。企业最后选择了C家的设备,设备购入金额为90万元。由于国有企业的亏损一般是国家财政买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企业员工忽视成本控制,对企业资金和资源进行肆意挥霍,造成企业资源配置不佳,利用不充分,资金浪费严重。
表2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待提升。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其用人机制的特殊性,使得其财务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法律规则意识淡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跟不上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国有企业的财务现代化管理带来了阻碍,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不佳。
4.财务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机制缺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众多企业已经对财务进行了信息化管理。而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与时俱进,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相应设备配置仍然较低,财务管理方式也比较落后。在财务管理中,没有将财务预算和资金流动等项目纳入管理体系中,导致财务管理内容不全。在监督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监督机制在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不善。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1.强化国企制度建设,健全会计核算监督机制。规章制度是所有企业都要遵循的办事标准,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在当今时代下,要想改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现状,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国企制度建设,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不仅要制定严密的核算制度,还要保证这些制度能够在企业框架下正常运行。会计预算制度对国有企业会计核算效果影响重大,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预算制度,在企业运转过程中严格审核会计预算方案。为了保证各项制度落地,国有企业要定期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国有企业要健全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缺乏监督的制度和规则都会形同虚设,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大有裨益。在企业成本和资源利用方面,引入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不仅能够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减少资金浪费情况,使资金、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在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中建立专门的核算监督小组,对企业各项目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能够有效改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现状,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2.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了有效改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现状,需要从人员与制度两个方面来保证所获取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体而言,会计人员是获取真实、客观数据信息的主体,国有企业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会计人员从业思想,提升其获取真实信息的技能,提升其工作的专业性,以便从主体方面保证所获取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由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会计工作人员难以自律,为了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控制,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并强化惩罚。凡是违反制度规定的人,都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和法律制裁,以此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在国与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是主体,财务管理的质量也由其综合素质决定。要想有效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需要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并要求其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并且,国有企业内部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所有人员严格参照制度办事,通过财务法规的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自控力,约束其行为。为了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国有企业要强化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在原有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表中加入包括新出台财务法规内容掌握应用情况和所获取信息的真实度等在内的新内容,并对考核结果加以应用,绩效高者给予奖励,比如升职加薪,绩效低者进行处罚,比如降职减薪,或者辞退。
4.更新财务管理手段,完善财务监督机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应该走出国门,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和专业性。比如,在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增加资金流向内容,财务预算内容。同时,为了有效落实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国有企业还要改变原有的用人制度,引进具有高技能和强专业素养的新型财务管理人员,以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不仅要继续发挥政府与社会的监督作用,借助政府政策和新闻媒体等对国有企业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还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落实企业的自我监督,自查自纠,自我管理。
结束语
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成本计算盲目,收入确认不准确,资金浪费严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待提升,财务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为了有效改善现状,需要国有企业强化制度建设,健全会计核算监督机制,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更新财务管理手段,完善财务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