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因“画板”更精彩
2020-05-12闻爱芳
闻爱芳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既要注重过程的趣味性,又要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随着现代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文章对几何画板在探求数学规律、展现数学思想、提高教学有效性等方面的运用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几何画板 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的概念不仅多,而且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理解起来对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如何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几何画板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实例,探讨几何画板在引导学生在动态变化的数学环境中理解不变的数学关系,探求数学规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运用。
一、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还原真实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事物有了兴趣,就会愿意接近它并且态度积极、心情愉悦。小学数学中大部分內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还原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收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良好效果。如五年级的植树问题,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教具或者画线段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间隔与棵数的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授课方式是静态的,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棵数与间隔的关系,在生动活泼的演示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取得激发潜能、激活思维的教学效果。课本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若是正方形该是什么效果(如下图的方式动画滚动),闹钟指针的旋转……
二、用几何画板展现数学思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为什么有很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如临大敌?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小学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应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了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教师可以使思想和方法看得见、摸得着,这对落实“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极限思想。传统教学圆的面积的方式,是通过教具将圆形等分成扇形后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进行的。但在学生眼中观察到的是一个边线凹凸不平的图形(如右图),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因为这平行四边形的长明显是小于周长的一半的。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演变让学生观看由圆变方的过程,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拼接的图形也越来越接近长方形了。学生在观察演示过程中可以发现圆与长方形的内在关系,领悟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感受极限思想的魅力。
三、用几何画板对几何公式、概念图形进行诠释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概念”的模式,而操作学具正好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有利于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知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方式获得感性认知,并诱发学生积极摸索。
如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只有动手操作搭建长方体。这样做的缺点是学生动手搭建的长方体不能搬到黑板上展示,图形与讲解不能同步。几何画板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如下图,通过控制长宽高改变图形的形状,可以把所有孩子搭建的长方体展示到黑板上,再通过数小方块个数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实体与图像相结合,学生们从动手操作开始,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将个人的与团体的思考融合一起。还有周长、平移、旋转等抽象的几何概念,几何画板都能一一化解,用它特有的动画效果展示数学魅力。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希望“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但如何让“无趣”的数学变得“有趣”,如何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品尝学习的甜呢?这需要老师的智慧。用我们的热情,开辟新的领域,使用新的方法,带领孩子们敞开胸怀接纳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蒋艳菊,时金献.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康凯峰.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2019(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