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0-05-12沈小峰
沈小峰
新修订的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类。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动机,增强思维广度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计划性的动机策略,就可能使有趣的学科也变得死气沉沉。
那么如何使数学具有吸引力呢?首先,教师在安排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一些能够体现积极主动、调查研究、“冒险”、社会交往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由两位同学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地行走,设问:“1.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是怎样的?2.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样通过直观的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抽象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其次,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小学生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感到枯燥,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变抽象为直观。如通过“学号是质数、合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的游戏,使学生形象地领悟质数与合数的区别。
二、控制教学流程,提高思维密度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学生得不到“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那么充斥这节课的便是“饱和信息”,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产生内驱力,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思维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和贮存、加工的过程。因此,要激发思维活动,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信息,从而提高思维密度。
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到自觉调控的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常是以语言为载体表现出来。俄罗斯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关于智力形成的学说提到,智力活动始源于物质活动,以语言为中介,内化为“人脑”的内部言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要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从“外化”到“内化”,在操作中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合理设置问题,优化思维厚度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体思维善于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当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触类旁通。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演變、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思结合,以思促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